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对国民党在政治上专制独裁,经济上疯狂掠夺和军事上的大溃败,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起来进行斗争,因此,国统区掀起了广泛的人民民主运动。在这一斗争中,新疆爆发了三区人民的革命斗争,这就是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它爆发于1944年8月,坚持到1949年9月。三区人民五年的革命斗争鼓舞和支持了全疆各族人民反帝反国民党的斗争,特别是牵制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2.
"五·二一"事件点燃斗争烈火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以学生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斗争,形成配合人民解放军的第二条战线。在中共地下党南昌城工部领导下的南昌国立中正大学(以下简称"正大")爱国民主运动,便是南昌爱国民主运动的先锋。在全国学生民主运动的推动下,1947年5月,正大爆发了"护校运动"的"五·二一事件":正大学生在中正桥头与反动军警搏斗,海内外反响强烈。海外传媒称:"蒋介石的军队在蒋介石大桥殴打蒋介石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军队在军事战场上进行的殊死搏斗,是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一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则是指在国统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学生、社会各革命阶级阶层人民参加的同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斗争的人民民主运动。这条战线配合着我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在推翻蒋家王朝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作为第二条战线中一支重要力量的各民主党派,站在人民一边,也积极参加了这场国统区的爱国民主斗争,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军的正面作战,加速了蒋介石政权的灭亡,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永不磨灭的历史贡献。探讨民主党派在“…  相似文献   

4.
1928年,国民党按照"以党治国"的原则,建立了五院制政府。1930年国民党和南京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和胡汉民围绕制定约法、国民党政权实行合议制还是实行独裁制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个人独裁还是"以党治国"的问题,斗争虽以蒋介石获胜而告结束,但却导致了国民党内部的再次大分裂。  相似文献   

5.
何香凝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对共产党的宗旨、主张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坚定执行孙中山的“联共”政策;积极支持廖仲恺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全力推举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担负重要工作;并与共产党人一起同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地斗争。在抗战时期,她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成立爱国团体,力主抗战;提出对日作战纲领,推动南京政府再次与共产党合作,抨击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共和对日妥协政策;将民族抗战前途命运置于自家安危之上。在解放战争时期,她赞赏中共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揭露蒋介石内战、独裁、卖国政策及美国的所谓“援助”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她拥护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热心侨务工作;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在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中,一部分具有进步倾向的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反侵略爱国思想,有的还亲身参加到抗英斗争的行列中去,这些士大夫的反侵略爱国思想和活动,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士大夫人数不多,影响不小,其主要代表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黄爵滋、包世臣、张穆、陈庆镛等人,本文主要是介绍他们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禁烟、抵抗侵略的爱国思想。坚决反对英国的鸦片侵略,主张严历禁止鸦片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社会贤达与回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国时期,回族人民的国民意识和爱国热情大为高涨,并积极投入到反帝、反封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在相互交往中,汉族社会贤达对回族的民族性格、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度生活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作出了正确的评述,对其爱国革命活动也给予了有力支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回汉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是派系众多的联合体,派系政治是国民党政权的一个重要特色。各派系对权力的渴望和权力分配的无序,必然导致派系之间的斗争。与国民党政权相始终的派系斗争,弱化了南京政府的统治功能,使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和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连绵不断的内部纷争.招致外入侵.民族蒙辱;激烈的派系斗争,使国民党在危机之中.失去自我挽救的机会,最终导致其政治衰败和王朝倾覆。  相似文献   

9.
“怀安”诗是“怀安诗社”诗人们的创作,它诞生在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年代。从1939年开始,国民党顽固派一次又一次发动反共高潮,投敌卖国的阴云四处弥漫,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考验。英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方面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搏斗,另一方面对国民党的投降反共政策,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了进一步调动抗日爱国力量,1941年初,陕甘宁边区筹备召开第二届参议会。9月5日,参议会召开前夕,由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境内存在着两条战线。国民党反动军队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与这条主要的战线相配合,还有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这个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而一九四五年的“一二一”运动,就是为开辟这条战线而吹响的第一声号角,点燃的第一堆烈火。“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反对内战,争取自由”。它首先由昆明的爱国学生发动,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大后方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虽然实行国共合作,但国民党仍不放弃其专制统治,在文化上实行种种专制政策;颁布一系列反动法规;设置反动文化机构;制订反动的“文艺政策”;压迫和扼杀进步文化团体。为了放手发展抗日文化运动,中共领导进步文化界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政策进行坚决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表现在:强烈呼吁思想、言论和出版自由;深入批判国民党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文艺政策”;坚决抵制法西斯主义的书报审查制度;努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的斗争,是一场重要的文化思想、文艺理论的斗争,也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这场斗争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施根 《金陵瞭望》2005,(14):7-7
在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中华儿女报国热血沸腾。一批爱国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不再保持沉默,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意愿。当年,为唤起抗日,曾轰动一时的续范亭中山陵剖腹明志就是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这个传统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的爱国斗争,成为根植于人民心中的一种民族精神。在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斗争中,所体现的近代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不但使历史上的爱国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而且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注进了  相似文献   

14.
四、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列重返斗争第一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我党的正确方针和坚决斗争以及全国抗日运动迅猛发展的推动下,蒋介石国民党被迫接受我党提出的关于国共合作的主张。一九三七年八月,我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战。不久,我党中央又向国民党提出,将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在南方保存和发展的武装力量——南方各区游击队,进行统一整编,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国民党被迫同意将这些部队改编为一个军。但是,为了控制这支军队,国民党曾提出要派反动头子陈诚或张发奎任军长。我党为了保证党对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经过坚决斗争,蒋介石只得按照我党提出的条件,请叶挺担任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后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党。1927年,蒋汪集团叛变革命后,就变成了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政党。国民党内部以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为代表的杰出左派,继承孙中山爱国和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坚持孙中山的革命纲领和政策,同蒋介石集团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并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了历史发展规律,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并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说过:“中国人民从中国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获得了明显的比较。”我们现在也可以从革命根据地的货币斗争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法币政策进行比较说明之。革命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多党合作,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之间的合作,也是民主党派之间的相互合作。 我国的民主党派,大多数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先后在四十年代成立的,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由于处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们是政党,但又不同于无产阶级政党或资产阶级政党那样单一阶级的政党。在初建时期,它们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和它们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它们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民主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年劳动党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个进步党派,经过一个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从孤星社时期的文化斗争,到铸魂学社时期的抗日救亡活动,再到正式组党时期的民主政治活动,构成了一个清晰的演变脉络.中国少年劳动党从文化活动走向政治斗争、从结社到组党的历程,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斗争日趋激烈的重要表征,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当时政治斗争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漆南薰是一位热诚的爱国学者、坚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士和国民党左派革命家。他把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同自己的命运与前途完全融为一体,不惜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一切。他的《经济侵略下之中国》一书是唤起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著,是中国现代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中国近代经济问题研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他的政论文章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六年,中国共产党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团结一切力量,发动全民抗日,在西安市七贤庄设立了红军联络处。一九三七年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当时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除了供应前后方的物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爱国青年,护送他们到革命圣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外,主要是不断地揭露和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亲日反共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活动,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方面进步力量共同抗日。另外,也大力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党中央和毛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