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动性是衡量期货市场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我国最近几年上市油脂期货为例,分别考察了价格上涨、价格下跌和价格震荡调整三种不同价格行为阶段的市场流动性。构建了价格冲击模型,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了油脂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了量价关系,并刻画了不同阶段市场流动性的变化特征,发现在价格下降阶段和价格调整阶段交易频率变动均引发了较大的价格波动,此时交易成本较高。最后针对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流动性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黄大豆1号期货结算价在2006年1月4日至2016年8月2日期间的日度数据为样本,通过运用MCMC算法估计SV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充分证实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的聚集性、时变性和持续性。并结合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对收益率的波动成分进行分解,刻画出我国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成分在不同分解尺度上的动态特征,解释了我国农产品期货收益率的短期波动及长期趋势,并发现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对极端事件的冲击也十分敏感。据此,指出在研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性特征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加强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选取的6种期货价格行为为对象,运用2003-2009年的收盘价和结算价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和自相关检验的结合进行了实证研究.各种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各农产品期货的对数期货价格序列不能拒绝弱式有效市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业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农民无法直接参与期货交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不能利用期货市场;通过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期货合作社等方式,农民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指导农业生产,调整生产结构,从而提高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1950-2010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农产品产销价格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销价格保持相似的波动态势,二者之间的双向传递是顺畅的;与此同时,农产品零售价格对农产品产销2个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农产品产销价格的联动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或"单向"的特点。提出必须努力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以及发展"农零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溢出视角,利用DCE与CBOT豆油期货连续合约收盘价数据,实证分析了夜盘交易启动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夜盘交易的启动,未能有效提升DCE豆油期货对CBOT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效应,CBOT豆油期货对DCE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夜盘交易前,CBOT对DCE豆油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强于后者对前者的波动溢出效应,而夜盘交易的启动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夜盘交易启动后,DCE与CBOT豆油期货呈现双向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综合来看,夜盘交易影响DCE向CBOT信息溢出的主要渠道为波动溢出而非收益溢出,夜盘交易未能有效提升以DCE豆油期货为代表的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限套利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期现差价、期期差价与持有成本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利用2004年1月—2014年1月中国玉米、强麦、棉花、黄大豆二号期货与现货价格日序列资料进行的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50%以上的单个合约期现价差率与市场利率、合约到期时间的变动关系与套利决定论不符;14%~60%的单个合约期现价差率与合约到期时间不存在显著关联或反相关;玉米、棉花期货的连续合约期现价差率、期期价差率与市场利率变动反相关;市场利率既不是这四种农产品期货连续合约期现价差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也不是期期价差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这些证据表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套利不充分,应更重视预期在农产品期货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当前农产品价格总体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场农产品供应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产销各环节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贡献率,分析其合理性,找出降低农产品成本的可行途径,从而为调节和稳定农产品价格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2001-2011年的鲜果零售价格数据,分析了我国水果价格波动主要特征,运用X11季节调整模型实证分析季节性因素对我国水果价格波动的影响;运用HP滤波分解模型将2001—2011年我国水果价格指数序列分解为趋势值序列和波动值序列,据此考察我国水果价格长期波动的趋势,并对短期波动的周期进行划分。研究发现:我国水果价格具有稳步上涨的长期趋势,但季节性因素、不可观测性因素及国际经济因素会使价格在短期内剧烈波动;此外,研究期内我国水果价格波动可划分为7个周期,各周期持续的时间长度、谷-峰落差都不尽相同,研究末期水果价格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明显提高。提出为了稳定我国水果价格,有必要从生产、消费及进口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水果价格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叠加期中,国内分项收入结构对促进大宗敏感农产品产业发展意义突出。利用2006年至2012年面板数据,采取IV-GMM估计方法,发现:城镇及农村居民收入均对糖产业格局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居民收入主要通过工薪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渠道发挥影响;农村居民收入主要通过工薪性收入、经营净收入渠道发挥作用,而占据较大比重的转移性收入作用不明显;期货市场尚未对糖产业有效促进,最后提出要加强重点收入的需求引领作用、建立精准调控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期货市场国际关联性主要通过同一期货产品在跨国跨市场的期货价格互动关系上体现出来.利用多元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技术对中国、美国、马来西亚3家期货交易所的豆油与棕榈油期货价格和中国豆油现货价格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连、芝加哥、大马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和中国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芝加哥市场在影响力和定价权方面起到主导作用;总方差中来自于芝加哥、大连和大马交易所分别为59.639%、33.847%和4.624%.在世界植物油期货市场中,芝加哥交易所的权威性比大连、大马交易所更强.  相似文献   

13.
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分析我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三种有色金属和一种贵金属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货价格表现为现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但对不同商品而言,各个市场的功能发挥存在差异。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强于现货市场,而贵金属黄金的现货市场更强于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月度数据,以大豆和食糖为例,通过ARDL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影响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的金融化因素进行了系统测算。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因素、国内期货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国内期货价格、通货膨胀因素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食糖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汇率和能源价格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明显。最后,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规范期货市场发展、健全农产品进口风险防控体系、关注品种间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产品金融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我国小麦期货市场是否存在价格泡沫,采用超常易变性方差分析和三分法,以强筋小麦期货市场的历史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小麦期货的泡沫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小麦期货市场长期内不存在价格泡沫,短期内存在,并且近几年我国小麦期货市场的价格泡沫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同时依据价格泡沫的发展阶段划分了不同性质小麦期货价格泡沫的区间。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终端使用者,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烟台市362份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确定了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信任度的显著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食源性疾病发病史、质量安全事件知晓度、可追溯体系知晓度、可追溯农产品知晓度、食品安全监管评价这七项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信任度。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可追溯体系知晓度是深层根源因素;可追溯农产品知晓度、质量安全事件知晓度是中间间接因素;职业、食源性疾病发病史、食品安全监管评价是表层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绩效实证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中引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已经为很多学者所认同 ,然而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实证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绩效假设模型 ,为了验证假设模型 ,设计调查表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取得了实证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 ,结果证明该假设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期货交易对波动性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课题。建立了包含预期风险收益、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非对称信息冲击效应的EC-TARCH-M模型,对大豆、豆粕、玉米和强麦等期货的交易行为、现货市场信息冲击与期货市场内在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期货交易行为均对波动性有着显著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一致,投机交易会加剧期货市场波动性,而市场深度却有助于降低期货市场波动性。不同期货市场波动性对来自现货市场的信息冲击反应不一,但对来自期货市场中的信息冲击具有"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7年3月—2012年12月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大豆价格、玉米价格和小麦价格的动态冲击;同时运用DVEC和DVEC-TARCH模型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和非对称性。结果发现: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大豆价格互为Granger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大豆价格影响程度最大,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次之,对小麦价格影响不明显;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主要来自自身前期波动,而大豆价格波动同时受到自身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大豆价格波动呈发散趋势,玉米和小麦价格波动趋于收敛;国际原油价格和大豆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玉米和小麦价格的非对称性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