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平军目》版本研究述略《太平军目》,是概括太平军组织制度的文件,颁行最早,流传较多。对此书版本的研究,始于《贼情汇纂》编者张德坚。他在该书卷四“伪军制上”,举旱军,水军示例,张氏云:“此贼初定军目式也。曾刊伪《太平军目》一册,以一军为例,全刻五百两司马,前列军帅,师帅、旅帅,后列卒长,每一卒长之下,列两司马四人,尚无东西南北之分及刚强伍长、冲锋伍座诸名色,千篇一律,满纸皆卒长、两司马字样,不知其军制者,无不开卷茫然。嗣俘得续改《军目》,眉目较前清楚,因于旱营各举二军、水营各举一军,著之于篇,以为定式,十军百军皆同,俾览者可以触类而推寻焉。”近代最早影印《太平军目》的是萧一山。他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据伦敦大英博物院藏本辑入《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封面题:“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新镌”。萧氏跋:“盖即其续改之本也。”见《非  相似文献   

2.
刑罚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而规定的惩罚犯罪的措施,它与刑律构成刑法的两个基本内容。有关太平天国刑罚的刑种,不少研究者都认为基本沿袭了隋唐以来枷、杖、徒、流、死等五种形式,而形成了太平天国刑罚的枷、杖和死刑三个刑种。从张德坚的《贼情汇纂》  相似文献   

3.
韦昌辉考辨     
一“投机革命”辨很多论者提到韦昌辉参加起义是“投机革命”,其根据是张德坚《贼情汇纂》的两段记述:“昌辉素业质库,兼饶田产,富甲一邑。洪秀全倡乱。所过富室一空,掘土数尺,昌辉惧,献银数万入伙,封为北王。”“元玠韦昌辉之父……家本富有,闻洪逆倡乱,惧毁其家,随子入伙,尊为国伯。”如果对史实认真核对一  相似文献   

4.
《贼情汇纂》卷三,叙述太平天国官制,错误忒甚.今止校勘其中的一条,即:《同职官分表》:《职同检点官名目》中的《日干侍卫》."职同官",这个名目,虽然出自太平天国,但是根本不通.据《同职官总表》记载,有职同检点、职同指挥、职同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等十种"职同官".今以《分表》中《职同检点官》为例.侍臣、掌朝门、掌朝仪、日干侍卫、左右史、引讚、通讚、总圣库、总圣粮、东殿尚书、东殿承宣、东殿仆射、东殿指使、东殿引讚、东殿掌门、典天舆头目、东殿大旗手十七种名目,各有自己的具  相似文献   

5.
“略城堡,舍要害”战略方针,是东王杨秀清1851年6月在道州提出的。《贼情汇纂》卷11《老贼》记载:“群贼怀土重迁,欲由灌阳而归,仍扰广西。秀清独谓非计,曰:‘已骑虎背,岂容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东,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  相似文献   

6.
关于张德坚的生平事迹,因资料零散,搜寻不易,长期以来无人能言其详。近年来张氏晚年所著《曾文正公挽诗》刻本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被发现,为我们了解其一生重要活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另外,《贼情汇纂》的记事下限,不同版本也有所不同,它的记事下限迄于咸丰五年。  相似文献   

7.
《历史研究》1958年3月刊载的《太平天国杂税考》中说;“太平天国的杂税……是天国财经政策中除田赋之外另一种取之于民的重要税目”,太平天国后期“杂税”项目可大别为三类:“有以田亩计征的杂税”,“以户口计征的杂税”,“以营业计征的杂税”。处在太平天国派征“杂税”的情况下,“有的农民‘力农不支,……多破家勉应’,有的‘甚至情竭自尽’”。在探讨所谓“杂税”的起因时说:“太平天国的杂税多起于后期”,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长沙发现的文献资料———《<太平王洪秀全檄文>公告文书》的解读,对长久以来教科书里认定洪秀全从金田起义伊始,就称为“天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结合大量清史资料、太平天国文物,分析讨论了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封号演变,认为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开始,就是用“太平王”这个称号,直到咸丰二年(185 2年) 10月时还在沿用。  相似文献   

9.
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洪仁玕不仅文化水平高、见多识广、有卓识,而且是最具新思想.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说:“盖千王居外久,见闻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等.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秘钥所在.”他的《资政新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其中确有真知灼见,以致连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也认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能静居士日记》)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印书太平天国出版了多种书籍,统称“诏书”,又称“圣书”,也称“天书”。后代学者称之为“太平天国官书”,或称“印书”。从辛开元年(一八五一年)起,太平天国开始刻书。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以后,在每书卷首都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到庚申十年(一八六○年)止,“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共二十九部。除《钦定制度则例集编》外,现已  相似文献   

11.
一八五三年三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的政局和军情,历来为治太平天国史学者所注目。近来我们发现两本记叙天京情状的书——《金陵贼略》、《金陵被陷记》,特别整理,略作介绍,以飨同好。 《金陵贼略》,作者未署名,约1700字;《金陵被陷记》,署名野渡子,约1600字。该两书为线装本,合订一册,长24.7公分,宽16公分,直书无格,每页十行,每行21字,无标点。原是民间藏本,“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作为“四旧”抄出,后辗转至武汉图书馆,最近在清理该馆旧籍时被偶而发现。  相似文献   

12.
太平军造反十几年,主要活动于南方几个省的一些城镇,并没有统一全国,局部的军事占领不能称为国家;国内绝大多数百姓和国际社会也都不承认它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权,因而不应照其自称的“国号”作为正式的称谓。国外的有关著作,绝大多数称之为叛乱,即使奉之为“革命”,也没有视为国家,今后不应继续将太平军叛乱(或革命)译为“太平天国”。《赋情汇纂》是清方人员编撰的情报汇集,在当时有很高情报价值。《李秀成供词》是太平军后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李秀成被俘后,出于多重目的而写给曾国藩看的,与前者在时间上正好衔接。(太平天国天京观察记测是英国人伍士礼1861年在南京观察一星期后,写给英国公众看的长篇报道。三者写作意图不同,都是了解太平军真相很重要的史料。应当尊重史实,走出美化“农民革命”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有幸得到日本鲁迅之会访华团(“鲁迅の会访中团”)赠送的一册1981年7月30日出版的《鲁迅之会会报》(“《鲁迅の会会报》”)第3号。在该刊封里影印了鲁迅早年在日本学柔道前在入门誓文后面的署名和印章,这在我们中国还没有披露过,因而是弥足珍贵的。鲁迅的亲笔署名是:“清国浙江绍兴府会稽县城内都昌坊口户主周树人”;在名字下方的印章是篆刻的四个字:“存诚去伪”。  相似文献   

14.
镌刻图章,书写条幅,都可用来抒情咏志,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场。鲁迅早年刻过“文章误我”、“嘎剑生”两枚图章,表示对孔孟粃糠的深恶痛绝,决心拔剑而起,誓与旧世界战斗,其志浩若长虹,其情何等高洁。叛徒江青不学无术,却自命风雅,也剽章窃句地镌刻图章,来发泄其反党之情。一九七一年四月一日,江青窜入故宫,窃取了国家大量文物,从中精选了三块玉石,命人刻了三方图章:一曰,“制怒”;二曰,“君向潇湘我向秦”;三曰,“可怜夜半虚前席,不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后期,云南省哀牢山区的彝族农民,“历受汉庄主欺凌,僻居山野,贫苦为生,几十世”尤其“自满贼入主,汉庄主与之狼狈为奸,苛虐我夷、汉庶民,食不就口,衣不蔽体;白发爹娘,呻吟于床;幼弱子女,扶门饥啼”(《哀牢夷雄列传》、《李文学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文字刻石年代长、数量多,气象万千,凿刻技术也极为高明。绵延数千年的文字刻石,以其材料的耐久性,保存了大量古文献、古法书,成为中国文献和书法的一大渊薮。文字石刻形制颇多,摩崖即其一。《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语石》谓:“碑之有文字,始于秦汉。而周之‘吉日癸己’即摩崖刻矣。推而上之,海东之锦山古字,黔南之红崖古字,远在商周以前,亦皆摩崖也。则碑为后起矣。”所传夏禹、周穆王、孔子等撰书的刻石皆难凭信,但无论是碑刻还是其他形式的石材雕刻,都必须先  相似文献   

17.
黄巢伪降于高骈历来有三说。《旧唐书·黄巢传》云:“巢乃渡淮,伪降于骈,骈遣将张潾率兵受降于天长镇,巢擒潾,杀之。”伪降的时间在乾符五年渡淮之后,南下闽广之前,地点在江北。《旧唐书·僖宗纪》记载:“是岁春末,贼在信州,疫疠,其徒多丧。淮南将张潾急击之,贼惧,以金啖潾,仍致书高骈,乞保明归国,骈信之,许水节钺。”则伪降的时间在广明元年春夏巢军北上之时,地点在江南。《旧唐书·高骈传》则云:“广明元年夏,黄巢之党自岭表北趋江淮,由采石渡江,张潾勒兵天长欲击之?薄毒商剖椤ぢ芬嘌浴霸羧呕茨?张麟被杀”。据文意可知,巢北上至淮南,张潾因狙击而此,则张当死在江北;因代表高骈方面直接与黄巢打交道、接受黄巢伪降的是张潾,所以伪降之巢军似亦应在江北。此三说,究竟何者为确?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官书《天情道理书》中,对太平天国首义诸王的籍贯均有明确记述,唯独对西王萧朝贵的籍贯记载很笼统,说:“西王僻处山隅。”似难下断语。萧朝贵的籍贯,向来有说武宣人,有说桂平人。《李秀成自述》说他“武宜卢陆峒人氏”,《武宣县志》也说“邑(武宣)之东乡花雷人,传说或云桐岭人”,“后移居(桂平)紫荆平隘山与杨秀清比邻。”《桂平县志》也说:“萧朝贵原籍武宣,移居邑(桂平)之宣二里平隘山”。县志说法基本一致。清方的《平定粤匪纪略》也说:“萧朝贵,武宣人,亦家于桂平。”以上记载,均说明萧朝贵祖  相似文献   

19.
王守仁于正德12年(1517)在《与杨仕德、薛尚谦》书中,说过如下一段话: 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阳明)向在横水, 尝寄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相似文献   

20.
《宋史·张叔夜传》载:“张叔夜……以徽猷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宫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虏获。于是募死士得干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其中“副贼”究竟指何人,现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说法是何心在《水浒研究》一书中提出的:“而李进义的身价仅次于宋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