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焦于科技财政支出与省级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研发投入、不同创新主体政府研发经费配置、基础研究投入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发现在我国科技投入存在结构和区域不平衡的情境下,政府研发占比、政府科技经费配置结构、基础研究占比的影响性值得认真区分、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2.
3.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地区差异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创新绩效是考察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尝试从动态的角度,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00-2007年区域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及各省市创新绩效的差异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东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和中西部地区要创新财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个人的创新是在一定的区域中进行的,必然受到区域的约束和影响.区域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有的话题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企业界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中国52个城市6万多家企业的全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HLM模型检验,构建了理论模型,考察了区域因素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但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的进程不仅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而且也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些年的发展,尽管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整合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真正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区域利益既具复杂性又具综合性,而区域中只有政府拥有全面管理区域地方事务的权力,因此在区域利益争夺中,区域政府必然会直接参与,并且政府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常常会大于区域企业或企业集团。基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现有基础,在我国现行的制度结构下,能否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构建起协作联动的统一规则和合理的组织安排是确保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建立和有效运转的关键。而在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官方组织和微观经济主体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绩效是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化和优化的直接体现。本文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三次产业贡献率三个指标,客观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绩效。肯定成绩,寻找差距,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分类配置 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但本文也分析和研究区域之间、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问题。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产业功能分类法,对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产业功能分类法,即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着重考察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式,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的相对地位、作用和功能为标志,将区域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我国部分学者从产业结构同构角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些的研究。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产业结构同构的测度方法;我国整体或局部地区是否存在产业结构同构;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同构的成因及政策建议。本文从产业结构同构的测度方法角度对该领域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中实证研究、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中,旅游交通业垄断、寡头、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并存,旅行社业呈寡头竞争格局,旅游酒店业、景观业呈垄断竞争特点,旅游餐饮业呈完全竞争市场特点.产业资源配置集中于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行业,而娱乐、游览等产品需求弹性大的行业收益能力弱;从产业绩效看,广东省景观游览业和邮电业呈负增长态势,与全国水平相比,广东省娱乐、游览、邮电业不具备行业与区域竞争优势,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低,产业集中度与收益结构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制困境与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之一.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应该协调好地方政府间关系,关键问题是整合"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但要推进这种整合,协调一致的区域法制是必要条件.先市场调节,后行政协调,再到立法协调,这是区域法制协调的解决路径.而实现该路径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区域法律制度的完善,即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和行政协议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发展史充分说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和因果。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动力。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转换的能力,直接决定的一个地区总体产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发展史充分说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和因果。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动力。一个区域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转换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区域总体产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在产业结构优化组合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创新是其核心的影响因素。教育产业既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支点,又是创造未来经济的原点。因此要实现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核心影响力,必须处理好教育在创新中的诸多关系,并完成教育内容、目标和投资主体等方面的创新,为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多种智力、人才和资本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必然出现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先发区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认为,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印走向非协调时),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产业承担的能力低,致使先发区域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阻碍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后发区域经济基础差,投入少,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区域经济联系弱化,经济增长受阻.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两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6.
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少红 《东岳论丛》2004,25(2):170-173
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就是要素配置趋于优化、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产品供求接近均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要素流动、技术进步和市场导向来实现的 ,其中蕴含的人力资本因素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 ,必须正确认识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的关联关系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区域发展差距正在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在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即实现全面的和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种长效的新型协调机制。这种新型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补偿机制、扶持机制、合作机制、参与机制、共享机制六个方面。要通过这六大机制,合理引导企业、政府、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群体行为,共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是实现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产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等方面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中轩 《兰州学刊》2008,(8):58-60,87
培育和发展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然是我国区域宏观发展战略的一大目标。文章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及区域发展新格局之间的关系,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城市群发展阶段。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各地区竞争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打破地方封锁,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因而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