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信仰危机是社会转型时期人类信仰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和环节,当代人的信仰危机产生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是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现代风险.这种风险直接威胁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信仰被普遍置于反思和怀疑的状态之中.在当代中国,要解决因风险引起的信仰危机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使人的信仰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
信仰危机是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大变革而产生的,是对传统价值观、社会道德伦理和传统文化的反叛。目前,我国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价值观模糊、道德失范和信任崩塌。信仰危机的产生是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的。由于我们在推进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否定和抛弃了传统文化,而新的价值观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因此,重塑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构建,使之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信仰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体现了人的根本精神追求和基本理性需要.信仰危机是一种普遍的、根本性的怀疑与迷茫,表明了理性精神领域的苍白和萎靡.信仰危机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人类文明的彷徨,极大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信仰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信仰危机的出现要求我们关注信仰教育。受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也处于风险社会之中。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首先阐述了信仰以及信仰危机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当前存在的信仰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于解决我国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人的自我本体性安全基础发生了转变,现代人普遍遭遇着生存焦虑,人们在面对将要发生的、与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由焦躁、不安、忧虑、抑郁等感受交织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的背后实际上是自我认同危机、风险忧虑、生存意义的迷失、关系焦虑等问题.因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还需要具备应对不确定性的自我调适能力,以排解生存焦虑而获取发展,这需要个体提高反思性选择能力,信仰的建构和信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怀疑与信仰     
怀疑与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两种相互关联的生存方式,它们的形成和演化都有着深层人性根据和实践根据。怀疑不只是信仰的腐蚀剂,而且是信仰升华的必经环节和重要手段。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现象,既是种种社会问题的折射,也反映了人们深化、升华信仰的内在要求。提倡合理怀疑,超越怀疑主义,是追求信仰合理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从启蒙理性到技术理性,现代性在不断的发展演变,工具理性逐渐演变成一种拥有主导性地位的理性,为了使人们的理性精神不断发扬,必然会导致对宗教的祛魅。资本主义社会使人无法意识到自己最根本的诉求,他们从对某一信仰的追求中脱身,继而又去追寻新的信仰来克服自身面对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信仰危机。从现代性的角度出发解读引发信仰危机的原因,并希望通过对理性的合理利用的同时将之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以调制解救现代人类面临的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8.
此在生存之根的理论反思:生存论视域内的信仰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慧珍 《北方论丛》2005,(5):105-109
信仰危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信仰危机的实质在于人的自身的生存论的危机,是人的完整存在的本体论危机.因此,重建信仰,重建人的完整性,加强信仰学的研究是我们的必然理论选择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信仰危机及重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大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具体表现为价值迷惘、道德失范、理想幻灭以及封建迷信卷土重来和各类宗教、半宗教的乘虚而入。针对社会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信仰的重建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同时,兼容其他有益的社会信仰,最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人的信仰危机与意义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面临着信仰危机,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得尤为突出。信仰危机意味着人对自身生存方式的深刻批判和否定,同时,这种否定必然转化和提升。中西方信仰危机的意义不同,在现代社会会出现多元价值系统共生共存并趋向整合的局面,因而必须对信仰重建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1.
信仰:超越、不确定与延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个体对基本生存状态、人生内在矛盾和现实世界的超越。在此过程中,由于"理性的跳跃",信仰的对象、心态和根据均呈现出不确定性。进一步,信仰的不确定性在后现代背景下得以凸显并获得了合法性,使信仰在个体生存、文化传统和符号流中无限延异。  相似文献   

12.
综述既有研究成果,也是进一步探讨的基础。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社会信仰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信仰内涵的界定、社会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信仰危机的原因以及大学生社会信仰的建构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信仰研究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风险社会,风险规制逐渐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任务。面对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现代风险,以交涉性和反思性为本质特征的现代程序在风险规制中的意义日益凸显。以“司法程序”为模型的传统行政程序呈现出高度的封闭性与对抗性,难以为风险规制的多元主体的论辩与协商提供足够的制度空间,应当建构一种风险规制的“分析—协商”程序,从而为包括风险规制机构、专家、利益相关者、普通公众在内的多元主体就风险议题展开协商论辩提供制度性平台。我国风险规制应当倡导一种新程序主义的法治路径,以促成风险规制决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导语:传统中国以信仰为基础,以伦理道德为框架来建构社会规范,并以此来规制各种利益主体。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在新与旧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乡土与城市之间,物质丰富了,人却迷茫了,信仰缺失与信仰危机等问题成为社会诸病态之首①。信仰到底是什么?中国人是否真的信仰缺失?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框架下,应该如何认识并面对信仰问题?为此,我刊特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向平教授,从信仰社会学的角度,对当下的信仰问题进行解读,旨在从信仰方式上梳理关于信仰问题的认识,从而为国家、社会治理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知识社会中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现代工业化社会被说成是“知识社会”和“风险社会”。本文分析了知识、信息、数据、不确定性、无知和风险的关系 ,进而讨论了一个社会在什么意义上可以使用其中某一种说法。本文还考察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并且对为什么可以把当今社会既称作知识社会又称作风险或不确定性社会而不矛盾 ,提出了一个解释  相似文献   

16.
"少林寺现象"作为佛教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呈现,对中国佛教而言,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们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另一种形式的信仰危机.同时,它们亦引出了宗教社会学在中国的重大命题:中国人对佛教信仰的传统认同方式,中国社会对佛教的传统认同方式,佛教神圣资源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配置和利用方式,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走在了变革的边缘.随着少林寺存在模式的变化,世人的佛教信仰方式也随之改变."少林寺现象"恰好说明,在寺庙、和尚与佛教信徒们的信仰之间已经构成了某种认同之间的冲突.于是,何谓佛教?何谓真正的佛教信仰?人们信的是"佛",还是信的是"教"?佛教信仰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究竟存于何处?这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另一种信仰危机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的发展风险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发展风险的生成,是与其所处的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或者说风险性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与快速多变的社会,因而也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社会.不断制造、生产与分配风险,不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成为现代社会人的发展风险生成的重要根源.现代社会,人的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也具有极大的复杂性.正是这种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对风险把握和预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歌德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信仰问题亦如此。中国当代信仰危机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待信仰的态度和方法,不得不去观照当前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终极关怀”的影响,警觉缺失人文精神的科学主义对人类生存造成的灾难。一、信仰的界定给信仰下一个准确的、被所有人接受的定义困难很大,但如果不以一个普解性强、覆盖面广的概念为框架和背景,透视信仰现象、解读信仰危机、分析信仰建设又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认为,站在信仰建设的角度,信仰是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知识的增长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特别是网络与卫星通讯技术的普遍使用,推动了社会结构变迁、经济利益重组和权力格局的演变过程,使得心理意义上的社会不安全和各种损失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随着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人们对现代各种制度控制确保社会安全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人们的风险意识在增加,对风险社会的研究也在深入,从而形成了一种风险文化现象。风险文化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社会研究。处于社会双重转型期的中国,因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变迁与体制转型,使当代中国进入了高风险社会。就地缘政治而言,包括国家信息传播在内的信息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在国人面前,成为风险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安全隐患。大众传媒在确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信息文化安全方面,应该从更广泛的社会视野和更深层的内在文化理性去观察与思考,以营造有利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潜质和价值判断的舆论环境,推动中国公民政治文化认同和行为取向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这在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中更为普遍。主要表现为信仰缺失、信仰异化和信仰困惑。是由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因素所导致。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信仰引导和教育迫在眉睫。其主要途径为: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思想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就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认同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有效开展坚定信仰的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