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37—1945年,苏联从避免两线作战,确保本国安全与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行远东政策。“七·七”事变后,它以援华制日为主,同时坚持对日展开缓和外交。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联仍重视中国战场在牵制日本方面的巨大作用,但被迫减少并终止援华,由美国代替自己扮演援华抗战的主要角色。大战后期,苏联的远东政策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决定在远东从防御战略转入进攻战略,参加对日作战;二是削弱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建立苏联的远东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2.
1937—1945年苏联远东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1945年,苏联从避免两线作战,确保本国安全与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行远东政策。“七·七”事变后,它以援华制日为主,同时坚持对日展开缓和外交。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联仍重视中国战场在牵制日本方面的巨大作用,但被迫减少并终止援华,由美国代替自己扮演援华抗战的主要角色。大战后期,苏联的远东政策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决定在远东从防御战略转入进攻战略,参加对日作战;二是削弱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建立苏联的远东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3.
194 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军为了迫使重庆政府投降 ,对香港和仰光实行了轰炸 ,接着又切断了滇缅公路 ,使大量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国。为了使重庆政府坚持抗战的决心 ,英美等西方盟国一方面千方百计打破日军的封锁 ,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交通线。 194 2年初 ,印度汀江到云南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传媒大亨亨利·卢斯以《时代》周刊为舆论阵地,对中国进行了大量报道.由于卢斯本身的中国情结和美国世纪理想,这一时期《时代》向美国人呈现了一个逐渐上升的中国形象,从而加深了美国公众对中国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认识,为美国决策部门加大援华力度奠定了有利的舆论基础.但另一方面,卢斯和《时代》对中国的报道和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恰恰反映了美国人的梦想和希望,背后是美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1941—1944年美国对华政策入手,阐述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重点论述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采取的一系列援华抗日政策;驻华军事代表史迪威将军的来华及其使命,揭示蒋介石政府同罗斯福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日本的争斗由来已久,两国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时好时坏。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年间,正是两国关系不断调整以至于最后关系破裂而爆发太平洋战争。从1931年到1941年是美日关系急剧发展的十年,两国之间的摩擦最终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结束。这一时期的美日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这时美国对日政策基本上还是处于绥靖姑息的范畴之内;从七七事变以后是美日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美国逐渐从姑息纵容的立场中走出,也冲破了国内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势头,开始了对日禁运和援华制日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矛盾慢慢变得不可调和,从而最后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经八年抗战,最终把日本军队赶出中国,但中国战场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出现一个"战略反攻阶段",而是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的形势下结束了战争。这种局面的出现,既体现了中国抗战不同于欧洲及太平洋战场的特点,也反映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肩负的特殊任务及其作用。但这并不能由此否定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二战时美国对中国抗战地位的认知情况,是一个需要推进研究的问题。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经历了将中国抗战与维护美国东亚权益相联系,继而延伸到将其与在太平洋地区应对日本南进军事威胁相联系,最终定位于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不能没有中国抗战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的提升反映了战时美国对中国抗战战略地位的肯定,是其主流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中日冲突的两起标志性重大事件,引起了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媒体的关注。在这两次事变期间,《纽约时报》对中日冲突的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的态度由冷眼旁观转变为日益同情;对日本的态度由纵容妥协转变为批评谴责。《纽约时报》关于中日冲突的报道逐渐向抑日援华的方向转换,为美国远东政策的转变奠定了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中国的抗战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政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美中开始面临共同的敌人。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给予了大量的战争援助,在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上也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力促双方的团结合作,以期能有效地联合抗日,最大限度地拖住日军,从而缓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受到的压力。进入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有了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大众媒介接触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和中美关系认知的影响,对美国民众进行在线抽样问卷调查,获得2 200个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均无显著影响,但通过杂志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与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呈正相关;通过电视、广播和新闻网站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对美国民众的中美关系认知有显著影响。此外,虽然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负面倾向,但美国民众通过各类媒介接触中国新闻的总频率却与其对中国的印象呈正相关,这是由于美国民众通过其他渠道接触到的有关中国信息相比媒体的新闻报道更为负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进程中,有两位伟大的先行者,那就是出生在云南的郑和与曾任云南姚安知府的李贽。郑和七下西洋,虽不像后来的西方航海家那样,完全是适应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为开辟海外市场的需要,但这一壮举,同样是建立在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反过来,又必然引发国内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加速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化,即由封建向近代的迈进。李贽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撕开了当时虽日趋腐朽而仍层层叠叠的封建天幕的一道裂隙,为窒息的社会透进一丝阳光和清新空气,为中国社会由封建向近代迈进作了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3.
自信是一种信念及精神,中国道路自信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发展能力及前途的信任,其形成与中国百年发展辉煌成就息息相关.中国道路自信源自中国道路的正确选择.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历经千难万险,先后成功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人民在百年磨砺中增强了中国道路自信.这种自信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无数梦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软实力.树立中国道路自信的理论前提,关键在于对中国道路优越性的彰显.只有将其置于不同参照系中进行多维度比较,才能使其优越性得以全面彰显,并愈加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阔步前行.显然,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通过梳理、总结建党百年来中国道路发展历程,将中国道路置于自身与"他者"之历史与现实中,进行共时态与历时态之比较,以唯物史观回望并厘清建党百年来中国道路自信生成逻辑,具有极其重大意义,既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又能激发全体中华儿女愈加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华裔美国文学主要关注华裔的生活和境况、身份属性的建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等,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描述不太明显。随着生态批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思想。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描绘了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在中国和美国的生存状态、中美文化差异等问题,同时还独辟蹊径地彰显了其生态意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谭恩美的作品突显了其东方生态和谐思想,通过精神生态下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书写,文化生态下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书写强调了作家精神、文化和社会和谐的生态观。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发展趋势下,人类在多元文化交流共存的基础上,必然能融合出一种人类精神发展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选用2006年11月至2017年7月的月度数据,采用TVP-VAR-SV模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产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对中国产出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该溢出效应在不同滞后期和不同时点上具有较大差异,尤其当美国货币政策发生方向性变动时对中国产出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不同时期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和中美贸易差额在影响方向和程度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人民币有效汇率和中美贸易差额的变动反过来对中美利差和中国产出增长也存在着时变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促进全民健康,决胜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要求,蕴含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条件保证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特别是指导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华侨华人救灾政策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在不同阶段,党和政府对华侨华人救灾的参与态度和开放程度不同,并呈现出政策优待、统筹化与法制化趋势明显、动员组织与政策激励并存、加强服务管理等特征。这一政策演变与民族情感和历史传统、主流国际救援观念、国内外形势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并在事实上对华侨华人参与新中国救灾的规模、流向、程度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日文原始资料的解读,阐述了20世纪初旅日浙南籍下层华工商社群的历史变迁过程,论证了浙南籍华工商社群如何在中日经济差距的拉力下东渡日本,兴盛一时;该社群又如何在日本政府的排华政策和屠杀事件的推力下,迅速衰退。研究发现:日本浙南籍下层华工商社群的存在证明了日本华社不仅仅是华商型社会,华工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日本政府对从事非熟练劳动的华工一直持以排斥态度,华工社群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中,中国各党派、军队为民族大义同仇敌忾。各阶层、各界人民,包括民族资本家、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少数民族、宗教人士、台湾同胞、各地华侨,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解放战争。许多国家的友人和军队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抗日战争是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欧洲早期学者们对中国的认知,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预测了中国革命的必然胜利、中国崛起的有效途径以及未来中国的可能地位,充分展现了经典作家的中国情结。毋庸置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中国社会的预言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