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要]百年以来的佛教文化交流研究经历了从“丝绸之路”研究范式到“一带一路”研究范式的重要转换。文章详尽回顾了百年佛教文化交流研究的历史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于“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研究的方法、思路和重点,作出了前瞻性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2.
[提要]古丝绸之路文明孕育了丰富灿烂的西南民族文化,酝酿了底蕴深厚的智力资源,为西南民族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创造力。“一带一路”建设为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智力资源联结着文化之根,以教育途径传递丝路文明的薪火,需要在更加开放的格局中构建起“内外互通、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以开放创新为驱动,加强跨文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以文明互鉴为方向,开发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翁所"兴"之"学"是"官学",他采取"诱进之"的办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是让大家都看到读官学有很好的仕途。如果只有学习内容为儒家"五经"的官学,中国文化的发展或者将就此终止,所幸的是,传授古文经学的私学仍然在发展。司马相如、落下闳等文人学者的出现与文翁毫不相干。之所以"蜀文冠天下",并不完全是文翁兴学的原因,而是蜀地有对文化教育重视的传统,始终活跃的私学教育,在经历了多年战乱之后终于安定了的社会条件下的一次文化大崛起。  相似文献   

4.
该文使用古代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对汉晋时期“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形成与路线特点、建设、商业活动,以及汉代成都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这条古道在西汉中期以前就已存在,但汉帝国直至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才将这条道路全线开通。其基本路线为从成都经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到达身毒(今印度)。当时在古道沿途大规模开凿道路,设置郡县治所和各种交通通讯设施,大量移民,屯军等措施来保证道路畅通与高效的通讯传递。当时古道上的商业活动可分为境内和境外两部分。境内主要在蜀地与西南夷地区之间,境外主要在蜀地与境外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5.
[提要]民族的图像空间呈现是竹枝词特有的一种空间叙事方式,其以视觉语言为文化符码来展演可视的西南少数民族。竹枝词的民族图像空间以“可视的语言”为视觉形象的媒介形式,对西南族群的盘瓠神话、跳月对歌、节日庆典、婚丧礼仪等仪式场域进行展现。在“同化”视野下对西南族群进行服饰、发式、秉性、形貌等种族特征的视语建构,呈现为以视觉语言解码破译与编码转译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符码。与跨界想象、族群边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及社会结构互动中演进形成认同的根源,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上的“西南少数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6.
西夏(1038-1227)上承吐蕃、唐代归义军、回鹘,实际控制"河西走廊"达200余年,客观上把汉、唐之后贺兰山一带的"丝绸之路"引向了繁荣,并把"河西走廊"沿线的文化遗存打上了独有的印记。本文拟从宗教学、语文学、文学等方面论及存世西夏文献与河西走廊遗存文献、文物以及民间信仰之间的关联,从而彰显西夏文献对丝绸之路古代文明建构的重要价值以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话语”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何谓“话语”,在使用该词之前有必要对其能指与所指加以考察。脱胎于语言学的“话语”,经过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洗礼,意涵越来越丰富,因此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对其进行理解和把握。经历了从语言到“话语”的转变之后,西方“话语”研究派生出话语理论和话语分析两个分支。话语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丰,并且跨越了不同的学科领域,话语分析则经历了从主流话语分析到批判话语分析再到积极话语分析的发展轨迹。在此将对西方“话语”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进行考察,以揭开“话语”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提要]中国人重视家训,因为家训是体现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信仰的符号,是家的精神根基,是根植于内心的行为准则,家训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家庭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兴衰。宋代四川眉山苏氏家族因其清正廉洁的家风和经世致用的家训培育出了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对“三苏”家训的内容、内涵和特色加以研究,从文化背景、地域特征等方面挖掘出“三苏”家训产生的条件,以期为中国的童蒙教育改革、为社会风气的引领、为以“三苏”文化为代表的宋代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承找到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要]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认为,表音文字所形成的“视觉文化”及其在印刷时代产生的巨大作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实现了去部落化;而中国等使用表意文字的社会仍属于落后的部落文明。事实上,纵观文明发展史可知,汉字等表意文字对于人的认知模式和社会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能否推动社会变革,既有文字及传播媒介本身内在属性的原因,还必须考量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太虚”这个概念,是张载整个哲学体系的枢纽。从张载提出这个概念至今,近千年的时间,历史上的阐释不断、争议不断,当代的解释更是纷繁芜杂,而且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路径,却都能自圆其说。一方面,以冯友兰和张岱年、陈来师徒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太虚即气”,作了倾向于唯物论的解释,证成了“气一元论”,但也遇到一个理论难题:道德的价值无处安顿。另一方面,牟宗三等人主张“太虚非气”,强调了“太虚”超越的体性而削弱了气的兼乎形上形下的存在流行作用。上述两系争端的焦点在于“太虚即气”中“即”的阐释,然而他们均难以真正达到“以张载解释张载”的可信度。但是,唯有澄明“太虚”的内涵,张载的哲学结构才能完整呈现。据此进一步探索,才能实现天道性命的贯通。  相似文献   

11.
道教文化在古丝绸之路的传播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从四川经云南至缅甸、印度、中亚的西南丝绸之路,从秦汉至明清时期,这条道路成为道教文化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亚传播的重要路线。西南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古老的道教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道教文化传播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有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在古代道教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提要]“观照”是东方佛学术语,也是东方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近代日本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们较早使用“观照”来阐发自己的美学理念,其中岛村抱月提出“观照的艺术”是“为人生的艺术”,是艺术的“大乘之境”,强调“观照”所具有的“东洋趣味”;长谷川天溪站在现代社会“幻象破灭”与“幻象重建”的角度阐述“观照”美学,提出了“幻象观照”和“自我静观”论。同时,有评论家用“观照”论评论夏目漱石的作品,也有美学家用“观照”来对译西洋“aesthetic”(审美)一词,其中竹内敏雄把东方“观照”与西方“审美”加以融合,冈崎义惠在“感动”与“观照”的概念关联中阐发“观照”的东方特性。由此种种,“观照”在日本现代美学中完成了由传统东方美学概念向现代美学概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既是历史命题,又有现实意义,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现存文化霸权的有力抵制,也是对当代不同文明冲突的有效调和,更是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前瞻性预判。而重建"精神丝绸之路"是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有效路径,原因在于它既可充分利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还可借助今天"一路一带"战略平台的兴建,同时它又有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4.
[提要]国家创新战略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支撑,最深刻的创新危机,往往深潜于一定的文化问题之中。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幅上升的条件下,中国创新水准的提升依然面临种种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创新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培育。破解中国创新危机,首先应破除学科藩篱,着眼于器物、制度、精神三个文化层面,激活中国文化创新精神源头,从政治、经济、社会、精神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大文化”观出发,全面推进创新文化培育,为国家创新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15.
司马相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怀有建功报国的伟大志向.在汉武帝通西南夷的历史进程中,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平息了唐蒙事件,稳定了汉在巴蜀的统治,保证了通西南夷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亲自出使西夷,使汉朝与"西南夷"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得以加强,增强了"西南夷"对汉王朝的政治认同,为汉武帝后来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提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从其概念内涵看,学科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制度安排,还是大学育人的载体,所以学科的建设要遵循知识、制度和载体的逻辑。基于此,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应从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制度环境、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来探寻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提要]2021年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诞生80周年。80年来,对外广播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革命之声”“国家之声”“改革之声”和“融合之声”阶段性地记录下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与世界的关系。声音中的政治意涵亦清扫了战时舆论障碍,巩固了新生政权,推进了现代化建设,增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量。本文沿着声音与政治“互构”的视角系统梳理了人民广播对外广播的发展历史后提出,以“柔性”方式坚守国家站位、引领国际传播技术范式和依靠各级各类对外广播的合力,将赋予对外广播更多的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18.
[提要]互联网的兴起让传统纸媒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而转型的目标往往指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以报纸为代表,纸媒历经了“报网互动”、“两微”、移动客户端等尝试,融合之路却似乎渐行渐远。原因之一是技术的进步让互联网与传统纸媒的力量对比日益悬殊,新老媒体的融合实质上变成了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取代;二是在社交媒体等强势平台垄断稀缺注意力资源的格局下,绝大多数纸媒的“渠道失灵”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修正,即使完成了新媒体转型,往往还必须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来实现内容的分发——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新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急需建立一个平衡双方利益的有效商业模式,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作为这种模式的先行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要]基于“缘起论”思维根基的印度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其在思想层面遭遇了中国化的“体用”诠释。东晋释道安、僧肇等就借用玄学思想与概念通过“体用”“本末”等中国本土概念创造性地诠释了佛教般若思想,之后伴随着中国佛学由般若学向涅槃学的取向,《起信》《华严》及中国禅宗皆借用体用概念与思维模式逐渐建构起了中国佛教“心性本体论”理论框架。中国本土的“体用”概念及其思维框架不仅深度介入到中国化佛学的哲学建构中,使印度佛教经过诠释与会通终于摇身一变成为启发中国人心智的理论模型,同时它也是达成儒佛道三教思想汇通的重要思维桥梁。“体用”思维模型一方面建构了中国化语境的佛教哲学,另一方面也使得本土的“体用”概念发生了“佛学化”的改造。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体用论模型在回溯到中印佛学思想源流的相关理论议题时也遭遇到一些挑战,如何面对此一挑战也关涉到中国佛学的现代性诠释问题。  相似文献   

20.
雷州文化的历史及特征与“海上丝绸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雷州半岛等地古越人文化和南越、西汉的外贸方各,而“海上丝绸之路”又为雷州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雷州文化又未能真正继承“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涉鲸波、开拓进取之精神,局限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未能走向以海为商的发展道路,以致民性保守,“惰向外志向,乏进取毅力”。在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的当今,真正继承和发扬“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应是发展雷州文化的应有之义、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