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主题与女性中心人物是亨利·詹姆斯文学世界中极其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詹姆斯作为一个文化身份与性取向皆较为复杂的作家,其个人体验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呈现一种综合的动态关系:19世纪美国人对欧洲文化的回归式探寻与“朝圣”情结、历来文学领域女性价值及其形象的被忽视,跨欧美文化的生活经历、性倒错的个体心理体验;两个维度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詹姆斯小说国际主题的特质与以女性形象作为小说中心人物的文学选择。  相似文献   

2.
亨利·詹姆斯早期短篇小说《德莫福夫人》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表现了对意识中心叙事手法的实验性运用,该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故事是在他人的“凝视”下展开的。运用米歇尔·福柯的凝视理论,从空间结构、全景敞视和医学凝视等角度解读《德莫福夫人》中女性作为附属品被父权社会物化的地位。詹姆斯在该小说中描写了不甘于被男性操控、争取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德莫福夫人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詹姆斯对女性地位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父权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是其最著名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其中,《泥土》揭示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人性的缺失与堕落,唤起人们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从功能文体学的及物性系统理论视角对小说《泥土》的文本进行剖析,揭示作品人物刻画手法和写作风格,探讨作家呼唤爱尔兰人民摆脱精神缺失、追求精神自由与意识觉醒等主题的深层含义,为小说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9,(8):24-25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对内情报机构军情五处正在计划招聘一名首席科学顾问,以领导和协调科研工作。这一岗位可以说“007”系列电影中为王牌特工詹姆斯·邦德设计各种新奇武器的O博士。而著名间谍小说作家吉端里·杜恩斯则披露了他最欣赏的十大现实世界间谍装备。  相似文献   

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创作技巧的革新方面充分体现了一个现代主义者的实验精神和革新意识。在诸多作品中她巧妙地运用镜像,使之成为她塑造人物和读者了解人物的一种独特手段。文章分析了镜像的使用在人物塑造方面所达到的作用和效果。首先,通过镜像小说中的人物获得了自我认知;其次,用镜像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第三,从镜像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云街》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蒂姆·温顿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两个普通澳大利亚家庭经历无数风雨磨难后重构生活,最终完美和解的故事。象征主义手法在《云街》中的物品、人物及情节三方面的运用使其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更加完美,对《云街》的分析也为解读蒂姆·温顿的小说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亨利·詹姆斯将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在建筑、绘画、园艺等领域中流行的画意书写美学理念跨媒介性地运用到了小说叙事中。以詹姆斯的《波音顿的珍藏品》和《阿斯彭文稿》为例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詹姆斯画意书写的创新之处。研究发现詹姆斯在这两部小说叙事中借鉴了画意书写派常用的透视缩短、色调对比以及衰败古旧的理念,把小说创作成具有双重视角张力之美的、透露着浪漫主义感伤情愫的画作。画意书写是詹姆斯尝试图像叙事的重要表现方式,他突破了传统画意书写以自然景物为中心的做法,转向人文场景,专门探讨人与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豪门春秋》是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发表于1905的一部长篇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后纽约上层社会为主要背景,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丽莉·巴特的种种遭遇。犹太富商西姆·罗西德虽然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但由于其身份和民族的特殊性,在小说中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这三个角度出发来探讨罗西德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当时的境遇,并将其与同为犹太民族的、处于16世纪末的另一个文学人物夏洛克作一比较。西姆·罗西德是继夏洛克后又一个犹太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9.
戴维·洛奇是学院派作家之一。校园小说特别关注的人物就是知识分子。《小世界》中洛奇通过对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人物的形象刻画,嘲讽了西方学术界,甚至是整个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10.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 ,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 ,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 ,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 ,以及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巧、表现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明确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与意识流小说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