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719-721
卢卡奇的现代性批判以其物化理论为依据,以辩证法为总体研究方法,以资本主义物化关系为分析蓝本,以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为扬弃物化的现象图径,是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磊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67-71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吸收了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科学内涵,沿着以物化理论为核心的现代性批判和以资产阶级形而上学为对象的现代性批判两条路径,展开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种现代性批判路径既表明卢卡奇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原则高度上,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又可以看到卢卡奇深谙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崭新路径。然而,卢卡奇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又戴着“黑格尔眼镜”,使其从事的现代性批判无法摆脱形而上学的理论困境,依然没有达到马克思的原则性高度。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9,(5):94-99
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问题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矛盾性就一直被社会理论家们感知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在批判现代性问题上发展起来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明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以往的社会存在方式,但也使主体自身原本具有的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成为不可能,物化阻断了人们与世界之间的真正关联,以错误的实践形式代替原有的真正实践形式来表达主体的生存状态。怎样冲破这种已经被物化的生命意识的束缚将是一个艰难的进程,而对人们实践活动形式的美好期许正是对现存物化状态的否定。因此,对卢卡奇物化思想的探究对我国社会思想和文化建设仍有其重要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是以物化理论和物化意识为标识的。卢卡奇的这一理论在继承马克思的学说、开启西方马克思主义新的研究方向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置于批判性的角度加以理解,即从经济批判、哲学批判和文化批判三重视角,细致地疏理卢卡奇物化理论的逻辑理路,认真挖掘卢卡其物化理论的思想特旨,深入领会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以期能够走进卢卡奇理论本身。 相似文献
5.
“物化意识”是商品成为社会的普遍范畴(即资本主义)的产物,现实生活的物化是“物化意识”产生的生活基础,当代的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是物化意识的外在表达。卢卡奇的物化意识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思想,而且在哲学层面上激活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和当代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先后经历了以文艺美学批判、物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日常生活批判为理论重心的几个阶段,并表现为文艺美学批判理论、物化批判理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等具体的理论样态。然而,不同的具体理论样态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具体来说,文艺美学批判是物化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铺垫,物化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具有内在统一性,日常生活批判是对物化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的发展。不同向度的具体理论样态有机统一,共同构成卢卡奇以资本主义为批判对象的文化批判理论。重新认识卢卡奇的文化批判理论并发掘其当代价值,对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演进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斌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67-71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把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结合起来,提出了物化理论,即人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客观和对立的东西。这一理论引发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和文化工业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对消费异化的批判也从这一理论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8.
孙乐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4):6-9
马克思绝没有忽视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性,而是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批判范式。这主要体现为3种模式:一是早期的异化批判模式;二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范式;三是后期的日常意识批判理论。后两种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文化批判是与经济批判和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脱离经济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批判,都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左派经济学都没有真正地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而是滑向了纯粹的文化批判和历史经验主义之中。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将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合理化和物化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但是他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却是各自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的.前者不是从社会生活的不同的领域展开论述,而是用总体性的方法来统摄其中,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来把握,从分析表面的经济现象人手,从而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同时并不止步于经济领域,也没有局限于分析物化现象,而是进一步分析了物化意识和物化结构,并试图揭示现象背后存在的本质的东西,其局限性是保留了黑格尔的痕迹;后者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说明异化和私有制的消除.通过梳理卢卡奇对物化理论的阐述思路,以期找到对哲学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将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合理化和物化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但是他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却是各自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的。前者不是从社会生活的不同的领域展开论述,而是用总体性的方法来统摄其中,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来把握,从分析表面的经济现象人手,从而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同时并不止步于经济领域,也没有局限于分析物化现象,而是进一步分析了物化意识和物化结构,并试图揭示现象背后存在的本质的东西,其局限性是保留了黑格尔的痕迹;后者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说明异化和私有制的消除。通过梳理卢卡奇对物化理论的阐述思路,以期找到对哲学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格奥尔格·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探讨了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中期作品《波士顿人》中的物化现象.研究发现,美国内战后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亲情和友情被物化,这有助于了解美国内战后的社会精神面貌,对国内詹姆斯研究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刘召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1):31
考察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需要区分物象化一般与生产关系的物象化、物化一般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需要区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与竖立其上的拜物教观念。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是指生产关系表现为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是指物在特定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它作为物就具有的属性。资本的拜物教性质非常复杂,远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和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能够透彻地说明的。拜物教观念指的是一种把物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的错认,它直接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而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有关。在拜物教观念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混淆了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抽象化、永恒化了。 相似文献
13.
杨乐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3):274-278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是在历史哲学语境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反思性的批判话语,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变革的关系是其话语活动的直接动因,总体性辩证法理论、物化理论和阶级意识理论是这种反思的核心主题,而意识决定历史是其反思的内在理念和逻辑归宿,这一点鲜明地凸现出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和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4.
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历史认识何以可能的条件和人文科学的认识论基础。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张扬了人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科学应有的地位,但由于自身的逻辑矛盾使其理论处于先验与经验、形而上学与非形而上学之间。 相似文献
15.
吴涌汶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经典劳动价值论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上还存在几个疑点,因而需要对抽象劳动物化为价值的原理进行重新考察。实际上,一切以迂回生产方法为前提的劳动,社会都会把它折合为多量的简单劳动,从而形成利润的平均化趋势。少量个别劳动折合为多量必要劳动的另一种类型,发生在同一部门内存在不同劳动生产率的场合,这正是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均衡价格论有一定的科学性,并与劳动价值论是相通的,因而应当以之补充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6.
蒋忠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50-55
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理论对中国文化批评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其理论中的"历史意识"才能够深入理解他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批评以及文艺理论。论文从"对理论及作品的历史化"、"历史与现在"、"历史与文本"三个方面对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历史意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在我国文化诗学的建设中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玉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84-90
"物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价值不再由原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沦落为该商品的交换价值,而商品价值的沦丧使得人的劳动成了与人相对立的异己性的东西,从而隐没了人的劳动价值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主体性与主导性。通过分析物化现象对人的情感、想像力、思维、人格以及人类幸福造成的影响,揭示出人的主体性是如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一步步被扭曲、被淹没,直至最终导致人类幸福的异化。 相似文献
18.
张学安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1-5
长期流行的商品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的观点是不对的,商品使用价值是经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间接社会性决定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不仅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而且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也是商品的本质,商品的本质是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正确认识商品本质,有助于正确理解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从而正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何以创造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大椿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7
现代科技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已经内在地并入生产过程 ,通过对劳动、资源和资本品的作用和变革 ,现代科技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这应是新的经济价值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