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器官供体严重短缺阻碍了器官移植的发展,以医学院校开展器官捐献教育为切入点,融合专业课程思政医学人文教育,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在专业课理论、实验课、临床课以及第二课堂教学方面相融合的举措,以助于培养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医学人才,发展器官捐献事业。  相似文献   

2.
文章调查江苏民众对于器官捐献的态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器官捐献事业发展的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61份,有效问卷742份,有效率92.8%?其中,42.2%愿意捐献,47.7%赞成但不愿意自身捐献,10.1%反对捐献?女性?高学历者?了解器官捐献?接受脑死亡概念的被调查者对器官捐献的认同度高?阻碍器官捐献事业发展的因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公民对器官分配问题的不信任?相关机构宣传工作的不到位?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将有助于提高器官捐献工作效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平的分配系统可以促进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对于器官捐献认知?态度?意愿的差异,并探讨影响器官捐献意愿的独立因素,采用自制问卷对2017年12月—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241名住院患者(家属)和202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医务工作者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显著高于患者群体(P < 0.001),而两组人群对器官捐献的态度?愿意身后捐献器官差异均不显著(P=0.17,P=0.44)?Logistic回归显示,促成身后捐献器官的因素包括年龄≤35岁,认为器官捐献是高尚的事情,以及对器官捐献持赞同态度?建议将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纳入医学教育课程,提高医务人员的捐献意愿,进而影响社会民众,促进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技术为许多因器官功能衰竭而生命垂危的病人带来了健康的福音,但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成为制约该项技术发展的瓶颈。构建切实可行的器官捐献体系是器官移植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器官捐献体系的现状,探讨了供体器官严重不足的原因,并在对国外器官捐献体系构建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健全相关法规、建立器官捐献基层组织、建立全国性的遗体器官调配机制等方面阐述完善我国遗体器官捐献体系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在人体器官捐献上并未强制要求器官捐献者对器官捐献予以登记,在其他各省的条例之中则要求器官捐献者对器官捐献予以登记.器官的捐献与否纯属自然人私人事务,器官捐献登记对捐献者效力较弱且不是扩大器官来源的途径,器官捐献登记会主动或被动地将部分潜在的捐献者排除在捐献大门之外,此外,对做出捐献登记的捐献者隐私权保护亦堪忧.因此应当对硬性的器官捐献登记予以否定,更多的转向关注捐献者的理性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依据国际惯例,施行人体器官无偿捐献制度,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社会公众器官捐献积极性不高,陷入器官捐献 窘境,其原因之一在于器官供体的相关权利得不到保障。在坚持人体器官无偿捐献制度前提下,从经济补偿、精神褒奖和社会 保障三个维度,探索构建人体器官捐献激励机制,对器官供体相关权利予以保障,提高社会公众捐献积极性,推动器官移植技 术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器官移植法规赋予了器官捐献人对其已作出的器官捐献意愿以撤销权,但若从民法理论上对“撤销权”与“撤回权”进行界分,则应称此项权利为“撤回权”。器官捐献的撤回非是使器官捐献不生效力,乃是停止对器官捐献意愿的追求,该项权利的行使只能是捐献主体在其生前或器官植入受体之前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行使。赋予器官捐献人撤回权在于尊重其自我决定权及体现民法所蕴含的价值。器官捐献者行使撤回权后,在活体器官捐献中捐献人恶意撤回致使受体死亡或严重身体损害时需要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民众自愿遗体器官捐献的比率极低,民众对去世后捐献器官的意识茫然,相关伦理制度及体制不健全。规范体系缺失、传统“孝”观念的影响、生命形式的单一化认知、公共意识缺乏,是影响我国遗体器官捐献的重要伦理因素。破除遗体器官捐献的“坚冰”,应建立科学、透明的器官捐献保障机制,充分挖掘传统“孝”观念中的“延续性”意蕴,认识“关系生命体”的生命存在新形式,通过宣传提升人们的公共意识和公德精神。  相似文献   

9.
高等药学教育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人文精神与药学和药学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强调了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发展之本 ,医药行业和药学高等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阐述了药学高等教育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提出了药学事业的本质最能体现人文精神 ,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创造优良的学风、校风,构建人本主义教学模式,强化人文文化教育,在人文精神的理性光芒中开拓高等药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的目标及人文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文教育追求理想的人性,其根本宗旨是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由于教育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培养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世界性和时代性的需求,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这关乎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并重,才能使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自由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器官劝募与协调工作在中国是由红十字志愿者、义工发展而来,但自2013年8月国家卫计委特别设立"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职务,明确排除由社会工作者、志工来担任器官劝募与协调工作。一些国家和地区即便定有高准入门坎的限制,但从器官劝募率高的医院来看,专任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在临床应用碰到诸多困境,由护士转任对器官劝募的总体业绩并没有比社会工作者、志工具有高效益。器官劝募工作演变到后期,从单一医疗专业的定岗定编走向跨专业人性化的双轨合作模式。亚洲器官劝募率最高的台湾佛教慈济医院从劝募到移植的整套流程对有效推广中国内地器官捐献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姬建民 《中华魂》2020,(3):28-29
虽说上了一大把年纪,也经过一些风雨坎坷,本应心如止水,但近来一些报道却令人感动不已、潸然泪下。卢永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老校长,因病88岁逝世。老人家走前定下两件事:一是把毕生积蓄880万元捐出扶持农业教育事业;二是办理了遗体捐献卡,身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3.
非等额高额补偿的活体器官捐献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活体器官捐献机制主要为亲属间的无偿捐献,这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弊端。为此,我们提出政府监控下高额补偿的活体器官捐献机制。这一制度不仅具有伦理学和经济学上的正当性,而且能解决实践中的许多问题。设计补偿金额之确认机制,并对政府严格监控下的等额和非等额补偿机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非等额补偿机制具有更多的优越性,更符合法律"自由、公正和效率"的原则与理念。  相似文献   

14.
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应从知识、精神、能力三个方面同步进行、全面发展,而其中“精神”的培育则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本质包含着探寻自然、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探寻人世、求善的人文精神:两者交融互补,保证了人类实践发展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是创业者开拓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与培育是当代大学创业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不平衡性。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已经导致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学科的整合强烈要求高等教育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而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知识结构、改革高校课程与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加强高校科学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师欣  徐建新 《社区》2005,(20):43-44
在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邮局对面的一幢老旧的苏联式的建筑里,有一个“辽宁省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俱乐部”。这里的志愿者中的6位固定成员,全部是社区里退了休的老人,他们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让人敬而远之的事业。然而就是这样一项事业,当初却引来了周围邻里街坊们的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7.
如果病人的器官受损需要移植新器官,但一时又找不到能够捐献器官的人,这时,医生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在尸体器官捐献决定权的归属上,死者本人的自我决定权和其遗属决定权都具有重要性,但前者较之后者更为优先。对"遗属"的范围宜从形式和实质双重角度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有遗体管理权以及具有丧主地位的当然应该考虑是遗属的范围;从实质上看,与死者曾有密切的家族生活等事实的人也是遗属的范围。各遗属之间必须共同同意方可摘取器官或捐献遗体。尸体器官或者遗体捐献得到死者的书面同意或者死者生前没有表示过拒绝,遗属推定承诺,才称得上是正当合法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冲突之中,这些冲突的实质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的冲突。科学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应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理智发展与专业技能培养、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显性影响与隐性影响的辩证统一,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产生分野与对立的根源,提出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的前提是正视科技进步与人文发展的现实对立,在克服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通过观念互启、方法借用和学科整合等途径和方式,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