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摄影作为一种现代审美范式以来,人类的现代生活已经从传统绘画为主的“光晕”语境中,走向了以媒介视觉为主的现代性“惊颤体验”境遇。视觉文化的审美话语所揭示的正是现代文化的革命性转向,目前已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主题之一。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语言转向”“图像革命”“视觉转向”的理论维度出发,辨析视觉文化理论的生成谱系以及审美向度,并结合本雅明关于视觉文化的现代性论述,以此寻找其审美路径。本文主要以视觉话语的构造形态来书写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经验意涵,并试图在视觉话语的审美空间中分析本雅明的视觉文化理论的寄喻结构与阐释阀限,从而明确视觉文化理论的批判向度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境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意义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话语理解不再被看作是人的世界知识因素和具体语境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认知———推理”的动态过程。本文试以认知语境的两个基本操作单位即知识草案与心理图式为基点,探讨翻译中认知语境在翻译实践中通过认知推理建构出目标文本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揭示认知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视觉文化的增殖,对视觉文化的理论兴趣就出现了。虽然在不同的文化与历史时期人们都可以遇到视觉文化,但只是在近几十年它才成为文化的主要形式。一方面,视觉文化理论产生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尤其是在90年代初,在哲学、思想史、视觉理论和艺术史的汇合点,许多著作也出现了。这些著作致力于研究视觉中心论的问题,即被视、观看和凝视等。艺术史为视觉文化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起点,在这里,前者不仅仅是进行如此分析的一种工具,而且反过来也一样:视觉文化的分析改变了艺术史,使艺术史从此开始把图像作为符号进行解释,从而使我们能够将图像作为文本来阅读,图像是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的整体部分。尚未得到解决的在艺术史家与关学家之间引起烦恼的现实和理论的问题,是作为文化特殊形式的视觉文化与艺术——尤其是与在文化对立中建构的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关系。在1996年,讽刺时事的《十月》杂志提出重新思考艺术史的历史基础,以至于允许后者通过人类学建立一座通向视觉文化的桥梁。至少到现在,如此首创精神还未马到成功。  相似文献   

4.
会话交流是说者与听者之间相互的话语理解活动,而话语理解活动牵涉到复杂语境的认知。人们一开始主要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语境,认为语境是关于当前时刻的情景,然而语境绝非静止的,它是随着交流的进行而持续变化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语言学家从语境的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从语境的类型、参数与变量研究转向结构模型研究。M.Berry的礼貌的共同合作模型,O' Donnell的语境限制模型、T.W inograd的过渡网络模型以及E.Ventola的流程图模型,使得动态语境模型的建构越来越精致化。他们的模型虽然引入了主体因素,但是对于主体的认知状况与选择的刻画过于理想,因此还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5.
读图时代的视觉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视觉经验及主体的对象化观照是视觉文化形成的关键,消费主义为视觉文化提供快速发展的平台。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观看”有着复杂的文化意义,视觉文化蕴含着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内容。  相似文献   

6.
艺术话语是20世纪后结构主义转向过程中出现在艺术研究领域的新兴问题。对艺术研究而言,后结构主义转向体现为话语转向、图像转向、文化转向。话语转向是语言学转向的深入发展,彰显了交往性言语实践的重要性。图像转向改变了艺术研究偏向内部的局面,将广阔细微的社会文化内涵纳入艺术史研究之中。文化转向以福柯、后殖民主义话语、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等为代表,全面拓展了当代艺术研究的文化社会新视野。在三大转向的推动下,艺术话语正式出场,以巴赫金、罗兰·巴特、布迪厄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想家们深入论述话语交往、话语阅读、艺术场域等内容。从上述思想史维度开始,艺术话语的学术史维度逐步开展。对中国而言,艺术话语研究除了思想史、学术史维度外,还有一个是实践史维度,即注重艺术话语的建构性。这一点对中国当代艺术及其理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它指示的问题是"艺术如何表述当代中国",从而将艺术话语真正沉淀为中国艺术话语。  相似文献   

7.
风景是主体对自然的情感认知的载体,其既是观看也是表达。我们唯有将其纳入到视觉机制和情感符号系统中才能发掘出其价值意义。而“风景诗学”作为20世纪最具有典范性的理论话语,是我们介入文化思想性考察的有效途径,这一诗学话语的理论生成和主体认知、视觉机制、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联,并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主体对自然的审美判断。而本文的考镜源流,将辨析出这套理论话语产生的过程,这将有助于我们去理解风景诗学在当下生产的话语向度和基本范型。  相似文献   

8.
所谓话语的理解,就是对语义的理解.认知是一个哲学因素,引用哲学因素到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人类研究语言学的一大进步.所谓认知语境,就是客观世界和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人的知识.认知语境不仅有助于对话语本身的理解,更能清楚地表明交际意图.所以,离开认知语境的语义理解一定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9.
含意性是话语的一种本性,而话语含意的构建过程是基于交际双方的文化知识、语境知识和认知结构的一个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对话语含意认知模式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揭示话语含意构建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合法化语码理论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社会教育学领域,是基于自主性、密度性、专门性、语义性、时间性五个维度的一套理论分析工具,为身份建构的个体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首先尝试探讨语言社会功能与个体身份建构的关系;接着从认知关系与社会关系两个维度考察精神科医生话语身份在词汇语法、语篇语义、语境三个层级的示例化表征,旨在彰显知识在个体编码取向划分中的重要作用,丰富身份建构的拓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低调陈述认知语境的建构基础和建构过程方面探讨低调陈述认知语境的形成,运用认知语境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违反语用合作原则和违反语义搭配限制的两类低调陈述,认为认知语境对低调陈述语法结构的选择及其隐性意义的确定起着动态的语用制约作用。同时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低调陈述认知语境的建构视角,揭示低调陈述认知语境的人本性、建构性和互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发现性语境”时期研究的分析,指出其典型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和中国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非逻辑性认知: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第一体现在对“多元的西方文化”的缺乏分析性认知;第二,体现在“文化背景”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对“中西方文化关系”非逻辑认知,第一体现在对本土性“文化立场”的错位认知;第二,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缺乏认知。并提出,“发现性语境”的“不可分析性与非逻辑性”特质,使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第一时期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呈解构与被解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修辞认知观是基于修辞认知属性上的一种理论观点,它的产生吸收借鉴了认知理论有关语言认知的研究成果,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修辞的基本理念:修辞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行为和认知过程.修辞的本质特征是认知性、语境性和审美性.修辞的认知机制是以修辞主体的语境认知为起点,指向修辞话语建构或修辞话语识解的心理认知过程.这种取向于认知视角的修辞观为修辞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避免了传统的修辞话语内部功能分析带来的各种局限,使得对话语修辞的研究更为透彻、全面.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论经历了从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或者说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再到反语言论的流变过程。尤其是文化研究主导下的反本质主义,成为当代文论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再到“后理论”的话语表征。可以说,以“审美”为中心的本质主义文论是基于对“从属论”和“工具论”的反驳而生成的,而“反本质主义”则生成于“文化研究”的话语语境。于是,当代文论的流变过程可具体化为革命话语(外部研究)→本质主义(审美、语言)→反本质主义(文化、媒介、意义)的流变过程。具有悖论性意味的是,当代学界诸多争议性的话题,如文学研究的空洞化、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以及用理论强制阐释文学等,使得文学研究领域有一种重新回归以“审美”为中心的“本质主义”研究的理论诉求。不仅如此,要研究当代文论的流变及未来发展的话语逻辑,进而搞清楚当代文论发展的来龙去脉与历史轨迹,就有必要回到曾经的“历史现场”——以“主体性”和“本体论”为中心的本质主义文论的本土旅行和话语建构过程之中,并将本质主义视为新时期文论研究的知识起点和参照系。这些都是研究当代“本质主义”文论的本土旅行和话语建构的触发点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话语歧义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它产生于言语交际双方所依赖的具体环境。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语义的认知心理理据。认知语境是传统语境内在化的结果,它可以使歧义结构的意义具体化。本文探讨了话语歧义的成因以及认知语境对语义歧义的解释和制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视觉研究的新兴领域,图像修辞不同于传统语言修辞的第一重表征体现为跨媒介符号建构的文本修辞实践。中国传统的"题诗画"为这一图像修辞提供了理想的范本。"题诗画"中由语、图符号构建的修辞范式形构了从符号表现形式的审美互动到符号话语意指的内在呼应乃至语图互文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产生联动的多重逻辑,它建构了图像修辞跨媒介符号文本实践的知识模型,使得超越传统语言修辞建构图像修辞的本体理论话语体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视觉动词是感知动词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并且动宾结构又是语言结构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共时角度出发研究汉韩视觉动词的语义及带宾情况。通过考察结果可知,各视觉动词的语义及语义特征之间存在相同性与差异性;其语义特征及引申义的差异会对其所带宾语的类型及论元范围造成不同影响;语言结构的区别也会使人们对宾语产生不一致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是体现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两性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可以镶嵌在新闻中得以维护与再生。对于新闻中的社会性别批评性研究,鲜有人从认知角度考察社会性别的新闻话语建构。本文以van Dijk的认知语境思想为理论基础从社会性别的话语建构、社会认知理论下新闻中的社会性别建构及新闻背后两性不对称的社会权力关系本质三方面简要揭示新闻中社会性别话语建构的非自然化特征以破除原有社会性别意识偏差。  相似文献   

19.
论“视觉时代”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媒体“读图时代”和电子媒体占主导地位的“影像时代”的来临,诠释了正在进行的文化的“视觉转向”——由“语言文化时代”向“视觉文化时代”转变。文化生存的基本形态由文字的阅读转向形象的观看,引起了文化精英的普遍忧虑。文章认为,形象的兴起并不必然地带来理性文化的危机,因为形象同样可以达成对事物的深层认知,形象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往深处看,语言的衰退也并不就是受形象挤压的结果,文化的审美化才是“视觉时代”必然来临的深层原因,而文化的审美化又是植根于文化个体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背景之中的。  相似文献   

20.
以逻辑分析和框架描述的“类型-权力”分析视角为研究工具,即“类型学社会话语”分析法,分析新媒体事件的“类型箩筐”及其“话语场域”,将新媒体事件归纳为4类话语:国家(民族)话语、公共话语、民粹主义话语和文化话语,分别体现了官方意志-爱国主义、公民性力量、戏谑狂欢精神和文化建构逻辑,为日益频发的新媒体事件提供框架性的质性认知。分析认为,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生产方式代表了一种创新的媒介逻辑,这种新型逻辑推动着“媒体-公民-政府”三者的互动,重构着权力配置机制,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公共治理路径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