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代湖南商贸有三个基本的表现形式:转口、过境与市肆,由此形成了湘潭、郴州、岳阳、常德等几个商品集散中心。明代以降的经济发展,是形成这种贸易与特征的社会背景。这种商贸一方面满足了清代湖南民间社会日常生活的需要,一定程度活跃了城乡经济,催生了一批市镇,在西南边境经济与内地经济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同时商贸的发展又是单一的,带有政府强制性的行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基本上为外省之人,本省之贾亦或难见方志史传。 相似文献
2.
3.
历史名城发展需要不朽文化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承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4):110-114
鉴于文化景观对历史名城的特殊价值,剖析了当前历史名城景观建设中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认为历史文化“物化”为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已是生产力的表现;特别是针对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坐标的古城如何守护文化遗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对粗制滥造的“伪历史设计”,呼吁历史名城发展需要建设不朽文化景观,营造一个民族值得记忆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具有变革性的影响,同时其在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中的运用也具有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设计领域虚拟建模及虚拟设计两方面的运用以及在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中的运用,都显示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论清代今文经学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铁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33-40
今文经学作为政治———社会解经形态 ,作为具有现实政治指向的政治儒学 ,复兴于晚清 ,首先是学术主体忧患———经世意识的寄托 ,其传播流布 ,对士林的政治主动性和经世学风提供支持 ,并具有启示和导向作用。其所具有的疑古精神成为分裂和瓦解经学传统的一个助力。尤其是其从学术向政治的跨跃及其发挥的批判现实政治、榫接西学的作用 ,更标志着其历史转折时期的真理地位 相似文献
6.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和文化生态的结晶与精华.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面临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内涵和关系剖析入手,论述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在探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存在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欠发达与边缘化现象、地方性与现代化、真实性与商业化等主要矛盾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8.
清朝统一新疆之后 ,在当地长期实行军府管理制。这对于巩固西北边防、抵御沙俄侵略、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和文化、加强民族团结、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清代新疆军府制的内容丰富而复杂 ,深入了解其内容 ,能更好地认识边疆管理制度和民族政策 ,了解清朝治理和开发新疆所采取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为主的"四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影响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地方性与国际化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发生较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作用过程下不同的空间特征和不同的形成机理。本文立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建立,提出了过滤与分离、适度与协调、保护与维护、培育与参与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用"华夷一家""天下一统"的政治思想取代传统"华夷之辨""以夷制夷"的治边思想,在西南边疆深入经营治理.面对中央王朝自上而下的治理和教化,西南边疆主动自下而上地回应与向化,并在与中央王朝的博弈与互动中形成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的认同.研究旨在接续我国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镜鉴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田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87-92
城市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有时化身为统治阶级的“助手”,不自觉地成为统治阶层教化民众,灌输其意志的思想工具。清代城市的景观更多地承载了帝国的教化功能,景观的修建大多是出于贯彻国家文化政策、维护某些社会文化价值的需要,如重建孔庙是为了强化礼制秩序、“崇儒重道”,武侯祠、关帝庙的重建与加强中央集权、倡导忠义的政治思想有关,青羊宫等道观的重建合乎当时休养生息的国策,而重建杜甫草堂则切合重建社会共同体的现实需要。在清代重建城市景观的过程中,越是前期修建的景观,如孔庙、武侯祠、杜甫草堂,其教化意义就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朱端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5):153-158
考说清顺治一朝《明史》修纂基本过程,陈之遴、傅维鳞有关材料十分值得参考,由此可知清顺治朝《明史》馆所在地以及修纂的、体例变化等。顺治朝《明史》修纂的主要成就是史料征集,但也并不排出可能有过史稿,而影响这一时期《明史》修纂的关键是所谓政治上的“忌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朱文哲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6):35-38
清末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皇帝年号纪年方式提出了挑战,围绕着解决当时现实政治困境和遵循世界发展"公理"的思想内核展开了论争,展现了不同群体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加深了知识分子对纪年的基本功用及纪年必然会趋同于世界标准的认识。清末的纪年论争对之后中国纪年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何晖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4-88
清末统治者为了摆脱困境、挽救危机,使其统治获得一个稳固有力的经济基础,在商业领域,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进行了一系列商事立法.实际上较多地仿效了日本1899年的商法模式。其唯一的政治目的就是力求度过危机,重固统治。清末的商事立法与西方资本主义商法貌合神离,它根本不可能冲破封建的羁绊,将中国引上资本主义轨道。 相似文献
15.
张晓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12):125-127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清代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商品性特征,并结合相关法律阐述了封建社会末期商品性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商品性特征出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5):112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早期改良派的"君民共主"主张.但是,这种"君民共主"缺乏近代立宪国家的基本特征,只是君主立宪思想在近代的最初发端而已.戊戌维新时期,君主立宪思想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具备了资产阶级宪政国家的基本内涵.20世纪初崛起的立宪派提出了"国民立宪"的主张,从而把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由二元君主立宪制推进到了最高形态--议会君主立宪制,中国的民主政治也迈出了由封建专制走向民主的第一步.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递进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处在内忧外患局势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历程.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在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基本点上,两者是一致的、同质的,这正是我们应该肯定君主立宪思想起了积极作用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28-136
明清时期,西南土司的承袭在两种方式间发生多次转变:赴京告袭,即土司或亲自或遣人赴京请求承袭,其显著特点是将承袭与朝贡结合;就彼冠带,即土司在地方请求承袭,但长期要求土司承袭时需按品秩纳粮。前者主要集中在明初,后者从明中期开始逐渐成为主要方式,但期间多有反复,直至清康熙时期就彼冠带被正式确立为土司的承袭方式。赴京告袭向就彼冠带的演变符合行政运作简化的规律,背后隐含了中央与地方经济获取状况的变化,即中央从起初的经济支出方转变为获取方,土司从明初的获取方逐渐成为支出方,直至改土归流后对土司编户齐民,直接征税。这是中央政府对西南土司经济管控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西南少数民族逐渐被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管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贵州由于实行严格的农业管理而获得了良好的生产成效.借助于清代遗留下来的有关碑文资料,文章对当时贵州加强农业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其成功的农业管理经验,尽可能为今天进一步搞好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明清西南地区彝族服饰文化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0(5):17-20
彝族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彝族服饰与之相适应。明代中国西南地区彝族先民罗罗服饰的共同特征:男子椎髻,摘髯,带竹笠,着短衣,披毡,跣足或着履。女子发式和头饰复杂,披毡,衣黑,着短衣,着长裙或齐膝裙,带耳饰。清代中国西南地区彝族服饰的总特征:男子椎髻,剃须缠头,披毡戴笠,短衣。女子短衣配百褶长裙或短裙(根据社会等级),服色尚青。山区或交通闭塞之处彝族多继承传统服饰特征,坝区或交通方便之处因民族间的互相影响和渗透而产生变异。 相似文献
20.
张桂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59-64
史表作为史学著作体例之一而被确立下来,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后代史家追踪马迁,或编纂史表,或研究史表,使史表的内涵和功能有了多方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运用史表、研读史表的传统,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史表编纂和应用的理论。这一点在清代史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其读表、研表和作表用力之勤为前代史家所少见,说明史表在清代已臻于成熟。他们对史表编纂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对今天的史书编纂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