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的集体主义与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否具有一致性?本文认为集体主义的真正内涵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而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个体本位与公共理性的对立与统一,因此,集体主义与现代化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个人利益机制,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个人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问题也由此而生,既然个人利益机制有如此巨大的驱动力,个性活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是否还要提倡集体主义?弘扬集体主义是否会抑制个人的活力等等.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一、集体主义不是主观外在的强加,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任何一个社会,在选择和建立了自己特定的经济关系后,必然要以自己的方式在伦理道德领域生成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把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作为自己最基本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占有生产资料的广大劳动群众在根本利益上具有最大的一致性,每个人的利益与国家、集体的利益紧密相联.这一经济关系反映在伦理道德上,就要求个人必须主动维护集体的利益,对社会积极地作出贡献;同时,也要求社会必须尊重个性,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这两方面的要求,正是集体主义内涵之所在.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内在地决定了它的道德价值导向只能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也最能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之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有社会主义的特殊要求.它以公有制  相似文献   

3.
郭根  刘田 《学术论坛》2012,35(9):44-47,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与确证。这一建基于社会历史运动规律和人类价值实践基础之上的自我建构过程,既具有文化自身发展的维度特征,又遵循价值生成、凝练、形成和实现的一般逻辑。经由观念文化载体生成了"公平正义、和谐文明"的价值取向;经由制度文化载体凝练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认同;经由社会文化载体形成了"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价值共识;经由公共文化载体实现了"共同富裕、文化自觉"的共享价值。四大价值意蕴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即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是衡量文化先进性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其进步的价值取向指导人的全面发展,以其先进性规范人们的活动并指导着通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江苏社会科学》2007,1(1):142-147
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无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定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评判标准,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无不显示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独到的价值诉求,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观的超越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只有以集体主义为本质,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诉求的现实基础,才能真正实现对当代社会中种种价值取向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以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于静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推进,改变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改变着社会集体的内在关系和结构,同时也呼唤着价值观念体系的调整和更新。为能自觉有效地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体系,我们...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与集体主义价值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彦 《江西社会科学》2007,3(4):188-191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本文分析、探讨了和谐社会日益凸显的集体主义价值需求以及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在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体现,并对和谐社会集体主义价值原则遵循的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促进和保障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去“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人们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上存在误解,从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因素。因此,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伦理基础,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推进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关注弱势群体,注重制度建设和立法保护,确保人文关怀思想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主旋律。这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社会为本位,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都融汇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共同基础之上,这就必然要求社会成员从道德上自觉地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各种利益关系中的首位,自觉地维护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而个人的需要和利益、个人尊严、个人价值也就在社会需要和利益、社会进步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得到更根本地维护和更充分地满足。因此,集体主义不…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社会发展模式角度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认为这大体上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思想政治建设为主要价值取向模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主要价值取向模式;以人为本,以经济社会谐调发展为主要价值取向模式。准确地认识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历史进程和转变,对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汪立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迅速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发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原来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集体主义模式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13.
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思想意识。我国是一个受封建主义思想统治较长的国家。长期以来,农民的小生产意识浓厚,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障碍性因素。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尖锐地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首先提出了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依然十分重视对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引导。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提出,要“鼓励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见1980年9月29日《人民日服》)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阐述了集体主义教育的地位。对广大农民进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一项迫切而又很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并非仅仅在于为改进农村工作寻求权宜之计,而是  相似文献   

14.
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两者在历史定位、扬弃对象、价值含量上是有区别的 ,而在进步方向、价值取向、实现基础和现实需要上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从理论上深入把握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才能加强对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5.
1998年4月16日-20日,全国第九次伦理学研讨会在郑州召开。130位代表出席会议,提交学术论文90篇。会议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 一、关于集体主义原则 对于集体主义原则的探讨是这次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内容。 同志们在发言和论文中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处的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环境,决定了它的发展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存在着一致性、统一性。集体主义决不是从计划经济派生出来的,而是社会化大生产与公有制经济关系的产物,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适应。有的同志讲之所以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在于:①集体主义承认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不仅社会集体利益合乎道德,而且个人的正当利益也是合乎道德的。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与社会主义道德找到了契合点。②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根本一致,二者共同增长、和谐发展。③集体主义提供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价值主要包含自由和平等两个内容。消灭私有制是实现这两个方面的根本措施。而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现代化的动力源不在社会内部,必须通过社会的外部力量国家来推动。国民党政府在调集社会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和方向上发生了失误,注定了这一时期现代化进程的失败结局。而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却是成功的。由于当代中国革命的现代化价值取向与传统的现代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传统的社会资源又成了这一转换的制度性障碍,因此,现代化的方式选择了革命。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现代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关系。生态现代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目标取向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赵波  成敏 《学术论坛》2012,35(1):5-9
列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帝国主义阶段和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下,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始终相信、依靠和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无产阶级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培育共产主义新人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公民意识的道德培育和法律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意识的道德培育应使集体主义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为此须重释集体主义内涵,把集体主义分为“贴近现实生活”的一般层次和“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导向层次,用普遍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公民进行激发和引导。公民意识的法律塑造以转变公民传统观念为目的,以塑造公民的法律信仰意识  相似文献   

20.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坚持的是原子化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古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新政治经济学则在坚持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同时,强调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密切联系与统一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以个人与集体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价值观则是一种片面强调集体地位的绝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应当摈弃各种极端化的经济学价值观,整合具有内在联系与相通性的经济学价值观,构造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