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2003年吉林省双辽市辽南街南康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玉被人事部、民政部评为全国社区先进工作个人,这个殊荣的获得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党总支书记的王玉,她组织了106名社区党员,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责任进社区”,“我为社区做贡献,我为党徽增光彩”等活动。南康社区党总支在王玉的精心组织下,像磁石一般强烈吸引了全社区的党员。像84岁的原副县长张洪喜、82岁的正处级校长宋振忠、74岁的老厂长张治奎等耄耋老人都自觉参加活动。为了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难的问题,王玉和几个党员成立…  相似文献   

2.
李燕喜 《社区》2014,(22):11-11
为推进完美社区建设,湖南省常德市推出了《完美社区“3+N”治理模式指导意见》,探索建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加若干个社区网格的“3+N”社区治理模式,成为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3.
社会疏离给农村留守老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消极影响。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分别从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面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疏离进行了社工干预实践。经验发现,“抗逆力”在社会工作中是一个强调联合个体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概念,可以在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逻辑层次上,有效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内部保护因子和外部保护因子,提高农村留守老人抗逆力。在干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疏离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社区为本”的理念,避免问题化取向,坚持优势取向、系统性介入、持续互动,以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彭书会 《社区》2012,(10):39-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居家老人生活及“居家式社区养老“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家式社区养老”可谓是在中国老龄化趋势发展加剧情况下一种理想的养老方式,理论界也多对此展开研究。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对该区60岁以上居家老人基本生活现状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老人希望社区为他们提供更完善的生活服务,但不太愿选择“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其中经济收入、社会传统、社区服务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应以社区为依托,积极健全社会养老保障措施,加速构建社区生活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促进“居家式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建立“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空巢”老人家庭急剧增多。家庭虽然在中国养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空巢”老人的出现与传统的养老模式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家庭照料资源减少、社会照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形成了老年照顾资源的断层,而新的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实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有诸多的优势,现阶段要充分重视社区在为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尤其要完善“空巢”老人社区照料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陈红 《社区》2008,(1):16-17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党总支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依托所在地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和谐”与“特色”并举,坚持“以党建带动共建,以共建促创建”的理念,以“千名党员社区共建”活动为抓手,全面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使社区党建工作得到不断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驰骋社区居委会运用“五步法”化解社区矛盾,引起社会关注。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淑贞深有感触地说:“在解决小区的热点、难点问题时,我们感到单靠简单的行政命令和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唤醒居民群众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为居民搭建民主参  相似文献   

9.
翟楠楠 《社区》2005,(20):9-9
“居家养老”既不同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与把老人送进养老院的“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比较符合中国老人“故土重迁”的心态,也更符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以石家庄市为例,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2~13%,早已迈入了老龄社会,而全市登记在册的老年公寓只有28家,真正维持下去的更只有七八家,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  相似文献   

10.
依循田野调查、实作参与和他国经验,指出我国“未富先老”的老龄社区须具备“关系营造”与“活化市场”双重面向;场域再造以释放社区蕴藏的巨大“老年人口红利”、将就地养老照护问题操作化,引导老年人成为社区发展主体,积极回应老龄社会本土化机制。在非正式安排与正式制度中,实现高龄老人就地照护、低龄老人适度就业,达成制度化与社会性并行、共享共治的老龄社区永续与自组织。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街道新民社区是由原新民村、十里铺村、挺进村三个建制村合并而成的新型农村社区,现有2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975人,流动人口460人。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新民社区探索实施“合力微治”工作法.通过创设“微平台”、组织“微协商”、开展“微服务”、落实“微监督”,充分发挥组内熟人社会的特点,以小组“微”自治.打通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脉络,打造和谐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12.
张筱萱  田甜  孙星 《金陵瞭望》2010,(17):75-75
为贯彻落实“保增长、促转型、保稳定、促民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合理安排党组工作.为社区群体办实事解难事。油坊社区党总支开展了社区党员干部“党小组进楼幢”活动。  相似文献   

13.
阮先强  熊雪 《社区》2014,(30):21-2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温泉办事处花坛社区地处美丽的温泉河畔,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总人口11678人。社区党总支下设有4个党支部,现有直管党员82人。近年来,社区“两委”班子把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拓展社区服务作为争创和谐社区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打造服务品牌,在社区全面实行了“三位一体”和“责任网格、多元服务”“六联”“六有”等管理服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钱瑞生 《社区》2013,(19):14-14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街道五里墩社区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居住地党员857名,驻区单位到社区报到的“双管”党员150名。辖区内有这么多党员资源,不用岂不是巨大的浪费?五里墩社区党总支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结合党员特长,在社区积极推行了“居民点服务项目、选党员结对对象,党员点服务区域、选服务项目”的“双点双选”服务活动,激发出党员的服务热情。  相似文献   

15.
王忠华 《社区》2012,(10):13-13
黑龙江省青陬县将“人性化元素”注入社区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中,按照社区内不同类型党员的情况,以兴趣爱好活动区域、行业性质设立党支郎和党小组,构建了城工委、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小组“四位一体”党组织网络体系,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  相似文献   

16.
张强 《社区》2012,(3):24-24
最近,家住湖北省宜昌市八宝塔社区的吕玉兰心里有了一丝安慰,家里的生活困难已由社区的党员们帮忙解决了。社区党总支开展的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变成一件件为民办的实事,温暖着社区百姓。 社区居民的需要,就是党员服务社区的内容。2011年以来,党员们按照社区党总支开展的“五带头”活动的总要求,成立了包困难户、包治安巡逻、包环境卫生、包邻里和睦、包青少年教育的志愿者队伍,并向社区群众公开承诺“有困难找党员”,  相似文献   

17.
张茹  冯新民 《金陵瞭望》2010,(15):34-34
随着“两新”组织的不断增加.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80后”党员越来越多.为加强“80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白下区瑞金北村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80后”党员管理新模式,以服务年轻党员为突破,发挥年轻党员作用为目标,扎实推进社区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德刚  钟万里 《社区》2013,(33):30-30
目前山东省临邑县有60岁以上老人8.61万,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6.1%。去年以来,临邑县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努力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实行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城乡、普惠民生的“三级联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葛美琴 《社区》2013,(22):33-33
根据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山北街道惠泉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亲民社区”建设指标体系,突出“为民、便民、亲民”的工作理念,结合社区实际,整合辖区各种资源,打造出亲民“一卡通”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20.
张茹  冯新民 《金陵瞭望》2010,(14):34-34
随着“两新”组织的不断增加.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80后”党员越来越多.为加强“80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白下区瑞金北村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80后”党员管理新模式,以服务年轻党员为突破,发挥年轻党员作用为目标,扎实推进社区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