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绪六年(1880年),左宗棠为了收复伊犁,从肃州(今酒泉)出发,越过千里戈壁,把大本营设在哈密,以便就近指挥与沙俄侵略者的战斗。史籍中,曾有左宗棠“舁榇(抬棺)以行”之说。此后,“左宗棠舆榇出关”、“左宗棠抬着棺材与侵略者拚命”,就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多年来,史学界一直把它当作信史引用。特别是近几年在研究左宗棠的热潮中,随着人们对他收复新疆壮举的充分肯定,“舆榇出关”、“舁榇以行”更  相似文献   

2.
左宗棠早期思想探微阮新生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在一生政治活动中,主要做了几件事,即镇压人民起义,倡办洋务,收复新疆失地,抵抗外国侵略,几十年来,一些学者虽对他的历史功过作过不少评论,但就左宗棠早期思想与活动,以及对他以后从政的影响论述尚少。本文试就...  相似文献   

3.
左宗棠的心性观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强调“发明本心”,以天下国家为志,“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他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其心性观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清代名臣左宗棠,因率军抗俄,收复新疆伊犁等地,战功卓著,升任军机大臣。左宗棠虽官高位显,但品行严谨,对欲求他推荐弄个官做或得以晋升的亲友,一概拒绝,从不为人作荐书。他的老友之子黄兰阶,想走他的门路,以图升迁,不远千里从福建赶到北京拜见他,向他说明自己的意图。不料左宗棠很干脆地对他说:“你若肯弃官归田,我可给你40亩地,至于其他,就不要想了。”黄兰阶见左宗棠把话说死,只得尴尬告退。黄兰阶希望落空,心中落寞。他于街头闲逛时,忽见一卖扇者,扇面上有摹仿左宗棠的题字,其上款空着,遂心生一计,将其买下,让人摹仿左宗棠笔迹,在上款写…  相似文献   

5.
反对外国侵略,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在左宗棠的戎马生涯中,他的后半生与抵抗外来侵略紧密相关。本文将对他办洋务的御侮思想、收复新疆和伊犁交涉中的爱国主张以及中法战争中的积极抵抗思想进行一些探讨,并对史学界一些有关左宗棠评价中有分歧的意见提出几点看法。一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独树一帜,他举办洋务的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两次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有识之士,左宗棠指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所恃”。1864年,左宗棠在杭州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抵御外侮的爱国者,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中兴名臣”,相对完整地经历了人类19世纪,见证了国家“崛起与衰落,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与政治”的主题. 历史传记小说《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作者徐志频认为,同为被载入史册的晚清重臣,曾国藩追求“道德之名、文章之名”,毕生压抑真实的人性,端坐圣坛以致人格分裂.但左宗棠做人真实,做事实在,以凡人标准追求“一艺一伎之名”,着眼做好分内事,真正做到了“心忧天下”,以至事功盖世.  相似文献   

7.
左宗棠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这是镌刻在长沙近郊新近修复的左宗棠墓前的一幅对联。它简要地表彰了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建设新疆中的功绩。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县人。青年时,他有兴于经世致用之学。中举后,他三次会试不第,遂绝意科场,“不复再踏软红,与群儿争道旁苦李”,常“耻不能自食”。但左宗棠虽“身无半亩”,却“心忧天下”,发奋研究兵事、地制、农学,以图有益于国家。他与林则徐相互倾慕。1850年,太平军兴起,左宗棠先是隐藏湘阴青山白水洞,后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邀入幕,从此走上了镇压太平军的罪恶道路,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等要职,成为晚清“中兴名将”。  相似文献   

8.
左宗棠爱国思想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史学界对左宗棠一反过去的评价,由贬到褒,主要是因为他在收复新疆、抵御沙俄侵略的斗争中树立了功绩。的确,左宗棠当时对俄国强硬的主战态度,与李鸿章的媚外主和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人们赞赏他:“绝口不言和议事,千秋惟有左文襄。”他的言行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笼统地讲,毫无疑问,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但是,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国主义,大体而言,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是有区别的,当然也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剥削阶级的“爱国”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向外侵略扩张;另一种是反抗外敌侵略。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9.
胡雪岩一生政治上的荣誉得益于左宗棠的提携和保举,但左宗棠不是胡雪岩政治上的靠山。左胡交谊的聚焦点是洋务、西征、慈善,这些都是顺应历史潮流、有功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左宗棠和胡雪岩纯私人的交往很少,左宗棠屡次保举胡雪岩,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因为在兴办洋务事业、西征筹款采办军火、慈善救济等方面得到过胡雪岩大力协助。胡雪岩帮助左宗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胡雪岩与左宗棠之间不存在官场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没有权钱交易的清白的政商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办的《电视剧》杂志,于1988年总字第五期刊登了绥之、英灼撰写的电视文学剧本《大将西征》。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左宗棠西进新疆镇压西北回民起义为素材的历史传记剧作。不能容忍的是,作者为了刻意拔高左宗棠的形象,把一个双手沾满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人民的鲜血的刽子手写成一个十全十美的“救世主”、“爱国英雄”,在铺陈历史事件、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人物命运、归宿等方面,不惜公然纂改人所共知的基本历史事实,歪曲历史人物,使这部作品起到了严重伤害回回民族感情,危及相国民族团结的破坏作用。“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一定要用历史态度来考察斗争形式问题,脱离历史的具体环境来提出这个问题,就等于不懂辩证唯物主义”。要正确、客观评判左宗棠在西北地区的功与过,就得从同治元年陕西回  相似文献   

11.
苏州大学历史系和江苏省史学会发起召开的全国首届左宗棠历史评价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13日至16日在苏州大学历史系举行。遵循党的“双百”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代表们对左宗棠一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在左宗棠的评价上取得了突破。同志们一致认为左宗棠功大于过,是个应予基本肯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清代曾出现过一位雄心勃勃开发西北的功臣,他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12载中,对该地经济建设起了主导和推动作用。他曾自号为“湘上农人”,因感甘肃地贫粮缺,运输困难,乃执行屯田政策,边进军,边屯垦,并招抚流民垦荒种地,建立区田及公田制,因地  相似文献   

13.
1852年至1860年间,左宗棠以在籍举人先后两次出山,充当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的幕客,随后投身戎行,直接统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本文着重考究他出山入幕和出幕从戎的政治环境与个人动机。1 左宗棠出身于地主家庭,1832年中举人。在鸦片战争前,他由于家境逐渐破落,又在会试中累试不第,断了仕途之念。“罢第归来,即拟长为农夫没世,”“愿力耕读书,以自勉其所未至。”鸦片战争后,在湘阴县东乡柳家冲买田立家。1852年9月,太平军进围长沙后,他领着家人亲故“徙湘东白水洞,诛茅筑屋,为自保计。”然而,十天以后,他却一改“隐士”面颜,风尘扑扑地到了长沙,进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成为湖南官府的得力谋士。  相似文献   

14.
“引边荒艰巨为己任”,这是左宗棠一八七六年初给清廷所上奏折中自明心迹的一句话,也是他收复和保卫新疆这一爱国壮举的真实写照。本文试图论述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的民族政策,有望大家指教。一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新疆地区一八六四年的库车、伊  相似文献   

15.
胡林翼(1812——1861年)一生的政绩,始终同镇压农民起义相联系,而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和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并列齐名。晚清时,他被推崇为“中兴良佐”,民国时期,更被尊为“近代第一实行家,亦一政治家①。”然而,因为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史学界就忽视了对他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仅希望通过对胡林翼在湖北巡抚任内整顿吏治的探讨,以窥其当时历史条件下他所起的一定作用,并提供一点评价胡林翼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同行。  相似文献   

16.
人名趣联     
中华文化中的对联,简洁明了,蕴味深长,所传的佳话很多,其中以人名人联者,趣味更佳。清朝“中兴名臣”“曾李左”的曾国藩、左宗棠,经常有政见不一、相互争吵的时候,但曾国藩巧妙地施用各种用人之法。网络了一大批人才在他的周围。有一次,曾国藩与左宗棠(字季高)又出现了意见分歧,这时,曾国藩忽然想,何不出一对联来试试他,于是他说出上联:  相似文献   

17.
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葆桢是洋务运动时期“能当大任者”之一。他的大任,主要是总理福州船政局。微观分析沈葆桢创办船政之举,对于宏观认识福州船政局、乃至于整个洋务运动,大有裨益。 一、出任总理船政大臣的动机 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大臣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是否重在防内,并无对外的意图?还是重在御外,并无安内的考虑?沈葆桢接替左宗棠赴马尾莅事,一方面是由于左宗棠的力荐,左宗棠曾一再疏言,福州船政局之总理,“非葆桢莫能任”。一方面是清廷赏识,早在1861年,咸丰帝就称沈葆桢“德望冠时,才堪应变”,以后慈禧太后则称其为“办事素来认真,人亦公正廉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忱葆桢本人对清廷的忠勤,以及对清廷自强新政的热心。当然,沈葆桢对船政与海防、船政与自强诸关系的总体  相似文献   

18.
六月二十二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了一次答辩,参加答辩的是八二届研究生牛济,他的论文题目是:《左宗棠经营新疆初探》。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左宗棠的爱国主义思想渊源。二、左宗棠一举收复新疆,挫败了沙俄和英国侵略者妄图吞噬我国新疆领土的野心。三、左宗棠为恢复和发展新疆社会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四、左宗棠与新疆改设行省。  相似文献   

19.
<正> 胡光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典型之一。其身份之特殊,表现在他既是金融资本家,又是大买办商人,还是一位官员。他与官府上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左宗棠办洋务等活动的得力助手,以“熟谙洋务”著称。其极盛之时,“操纵浙江商业”,“垄断金融”。他的破产,“举国震动”。故后人刘体仁在《异辞录》中曾言:“清史而立货殖传,则莫胡光墉若”。本文试从他的破产和影响,及其与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的关系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赛亚·伯林把赫尔德形塑为“反启蒙”旗手,这一观点广为流行,却未必站得住脚。赫尔德反对法国启蒙哲学,不等于反对启蒙哲学本身,毋宁说,他希望提供“又一种”属于德意志的启蒙哲学。赫尔德在21岁时写下的参赛征文已经表达了自己的启蒙抱负,即让“整个哲学成为人类学”。赫尔德最为著名的著作《人类历史的哲学观念》充分表明,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想。赫尔德一直被视为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先驱,但他同时也是个自由主义者。鉴于赫尔德是古典学蜕变为人类学的开启者,我们有必要看清其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实际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