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明 《齐鲁学刊》2012,(1):143-147
由于现实的巨大变动,鲁迅在一种怀疑精神的驱迫之下,由对历史和现实的否定,走向了对启蒙、人生及其价值的怀疑,走向了对自我力量的怀疑,他的自我分裂了。然而,鲁迅惊人的意志品格体现在:他又怀疑于这种怀疑,于是在一种决绝的寻找中,在一种悲剧性的承担中,鲁迅力图确证自我,并进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他的自我重新聚合了。——这整个过程,是人类历史上罕有的炼狱般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这种既区别于唯心史观的绝对精神,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个人,他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正是这样的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我们走向何方?我们期待什么,什么东西在迎接我们?"布洛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希望的原理>.<希望的原理>(1954-59)是人类梦想和理想的一部百科全书.在大百科全书意义上,布洛赫汇集、解释和系统化了人类的伟大希望方案,这些希望方案涉及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各种现象,通过对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和现象的研究,布洛赫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些活动和现象都是人类希望在人类文明中的各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社会文化以来自实践的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以传统文化为表达形式。时代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主观反映,一旦通过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表达出来,便具有塑造社会经济制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乃是精神化了的社会物质力量,是社会生产力对经济制度的决定作用的体现。以此来解释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并且得出关于人类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新范式。  相似文献   

5.
走出社会理想构建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理想社会的探索与建构,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其重要的价值向导。然而历史表明,人类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据以解释社会生活和引导自己的活动,却往往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行程。本文依据人类历史的辩证法,着力分析了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终点论”思想得以存在的认识根源和实践危害,并就如何走出社会理想设计的误区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具有自我治疗和拯救意义的符号行为。本文从这种认识出发,考察20世纪伟大小说家海明威的创作动力,把他一生的创作视为抗拒个人所遭遇的生理和心灵创伤、寻求自我治疗的生动案例,并结合他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的分析,揭示文学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微妙关系:文学虚构空间与实际生活的对应,以及它对现实缺憾的补偿性超越力量。  相似文献   

7.
张传开 《江淮论坛》2005,1(5):54-58
马克思是在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氛围中登上哲学舞台的,因而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马克思始终站在时代实践的高度,批判地审视一切传统哲学,并最终冲破了旧哲学思维方式的樊篱,创立了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即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解释人,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统一起来,并注重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著作中完成的.这个逻辑进展的过程与马克思哲学创立的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历史的资政功能,为引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相继提出革命史观、“两大历史任务”说、“民族复兴”说。百年党史《决议》基于这些已有的理解,建构起新的党史解释体系,这标志着新文明史观的基本形成。新文明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程逐步加快,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开始显现之现实,立足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接连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阐发历史活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引领史学研究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关心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史观。新文明史观分析单元的开放性、重视历史主体的自主性、勾连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贯通性、历史解释的包容性,展示了融汇革命史学、现代化史学和后现代史学之潜质与可能。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论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为了纪念孔子把他与弟子们的谈话提炼、编撰而成的一部著作。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但并不可以任意解释。孔子的事业主要在于教育,而不是政治。在孔子眼里,即使是政治,也是要通过教育实现的一种伦理境界。他所构想的这种人类交往的方式超越于现代政治学的范畴。从更广的方面说,孔子的教育也不仅限于伦理。学做完人是综合而完整的课程,它覆盖了我们现在所谓文科的全部。在一个讲求实惠、以个人为中心的世界里,追求精神满足的渴求常常容易采取极端主义的和只强调特殊性的方式。而《论语》所表达的孔子的人性学说,对于实现人生目的而言是一条平衡的和敞开的道路,它为认知自我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训练,是一种根基性的智慧,是激发人类作自我理解的永不衰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头足倒置”的。他把世界历史的形成看作是“绝对精神”基于自身的自由本性并通过自我运动而实现的过程。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扭转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现实的人)、自我意识与人的劳动关系,以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为前提和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其中既坚持了唯物史观所强调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主张,又彰显着历史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孔子对天仍保留几分宗教敬畏,但在天人关系上,他更重视的是人及植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孔子的这种以人为本位的思想主张在促进春秋战国思想意识形态重建的同时,无疑也开启了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路向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实践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表现为劳动和交往两种基本的活动类型。正是通过对劳动和交往的分析,马克思阐明了人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在历史中现实地生成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具体地分析了现实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对历史的双重阐释。五大形态理论与人自身发展三阶段理论的统一,也只有在对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分析之中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3.
海登·怀特以诗性预构为核心建构的历史解释模式,实现了西方历史哲学的文化转向。诗性预构的提出,揭示了历史解释之中的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其对于历史解释具有的重要意义。而以诗性预构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解释模式则表明具体的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文化精神之间的内在张力,正是这种张力才使历史著作始终保持着内在的统一性。这种文化精神的内在张力,在他自己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就表现为浓厚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4.
《古船》是一部凝重的现实主义作品。与某些空灵到脱离具体时代、具体社会的作品不同,它植根于现实生活中,按照表现对象的本来面目,深刻地描写历史、现实和人们的心灵状态,从而为现实主义在当代的深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在批判知性真理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从前真理观的"理性颠倒"。黑格尔真理观的前提和基础是精神活动性和精神自我意识,因为精神本性具有活动性,在自己活动的结果中达到精神自我意识,所以真理必然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真理观的基础是人的自然需要和满足人需要的具体实践活动,所以也必然强调真理是个历史过程。但是,马克思的活动主体不是理性、精神,而是现实的人;活动的内容也不是黑格尔的精神外化的自我意识,而是现实的感性物质活动;黑格尔是把实践作为认识的环节,他完成的是一种理论系统化的哲学系统,目的是构建绝对真理体系,而马克思是把真理作为实践的环节,最终完成在一种开放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目的是人类的自由解放。因此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理性颠倒"的"实践颠倒"从而实现了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个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7,(1):123-130
不是诉诸于抽象的人性来解释人,而是从劳动的维度来揭示人的“斯芬克斯之谜”,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之所以能够避免重蹈在他之前的哲学家们陷入到“对抽象的人的崇拜”的覆辙,实现了人学研究的重大转向,是因为他首先确认了劳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然后科学地揭示了人通过这种能动的实践活动自我生成的历史过程。既然劳动对于人的自我生成具有本体性意蕴,那么,对劳动进行奴役也就意味着奴役了人本身,因此,把劳动从私有财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必然是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通过科学的劳动概念来考察人自身和人类历史的诞生与发展过程,马克思最终揭示了人的自身之谜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之谜,创立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而使人学和历史学首次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和评论家都提倡小说要表现人物的性格。什么是性格?恩格斯曾解释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这是指人物对现实的态度而言;怎样做,这是指人物的行为方式而言。现代的一些心理学著作,将人的性格看成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固性的表现,这种解释是科学的。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水浒传》人物性格的研究,大体上都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根据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6,(10)
名作家苏童极擅长写短篇小说,但近年来他推出的长篇小说《河岸》和《黄雀记》,直面社会现实的人性现实,洞悉与书写时代生活之变,既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也淬炼了他的文学品性和精神品质,实现了他所寻求的文学思想与艺术创造的现实跳转,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越走越从容自信,越走越坚实宽广。苏童的这种具有"新生"意味的嬗变,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人文价值,同时更拓展了当代文学烛照社会现实的精神空间,成为新世纪文学发展主潮中的形象缩影。  相似文献   

19.
<正> 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一直是人类为之不息追求奋斗的崇高理想。因之,自由观也一直是人类文化的精神内核。但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地区、国家、民族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进程和文化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由观。中华民族积聚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中国传统自由观深深植根于这种历史和文化,自然被赋予鲜明的特色,并反过来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和民族文化心理发生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质疑官方正史、偏爱野史杂记,是鲁迅对待历史的惯有态度,这是他追求历史之"真"、追求历史话语的现世关怀的体现。历史话语是一种"权力话语",鲁迅对旧历史传统的怀疑、对新历史标准的再造,是价值重估所需,也构成《故事新编》的精神底色。《故事新编》一方面通过铺陈推演,呈现历史话语的形成过程,抖落历史书写的奥秘,传统历史的书写范式被质疑、解构。另一方面,文本通过重写上古神话,诸子传说这些"存疑的历史",进入民族记忆的深处,以"文化思想史"的书写姿态对其做出理性的还原,在根柢上对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疏通清理。同时,文本在人物的选择和事件的安排上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用意:从"神话时代"到"英雄时代"再到"诸子时代",《故事新编》梳理了人类认识、解释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方式;从"死后"到"冷遇"再到"逃遁",小说集又从现代人的角度,对人类的理想国进行了批判性思考。这些都表现出鲁迅的精神探寻与人生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