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言语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行为,它是由若干关联的子言语行为组成的复杂行为集合。致谢言语行为通过多样化的组合与变换承担了交际中的礼貌功能,合理地利用致谢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各方的交际关系。由于汉西语言特点及其文化语境的差异,汉西致谢语的表现方式和致谢策略所存在的异同值得中西跨文化交际研究者的关注。从言语行为学角度分析致谢行为,有利于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致谢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比较和分析文化中两种不同文化在称呼语、问候语、赞誉与谦逊语、致谢与道歉语几方面礼貌原则的语用差异,可引起跨文化交际双方对于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重视,尽可能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从而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礼貌语言中的致谢用语属于日常活动中的言语行为,按照奥斯汀(J.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给予的恩惠使用致谢语被认为是言外行为,而致谢语被认为是正面礼貌.致谢并不是孤立的言语行为,它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夸张的或暗含的.再者,致谢语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致谢语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价值.根据不同的文化,人们表达致谢语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此外,人们评价致谢用语的标准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中国人与法国人的交流中,在不同的情景下,双方对致谢语的表达以及对致谢用语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中国人一般按照中国的生活习俗和汉语的习惯用法来使用法语致谢语,法国人对此有可能会不理解,甚至产生误会.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母语影响、文化差异等往往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常见于称呼、招呼、道别、致谢、称赞、道歉、禁忌、委婉等方面,故交际双方应注意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洞察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差异,以便采取适当的策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体裁分析理论,通过对40篇英汉学术论文致谢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学术论文致谢的宏观体裁结构和微观语篇特征,以及英汉致谢语篇之间的差异和原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致谢体裁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更好地开展ESP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对用英汉两种语言构建致谢时文化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对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了解越多 ,交际能力就越强。论述、分析、比较了汉英交际言语关于年龄、招呼和问侯、道歉与致谢、赞扬与辞让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致谢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术语篇中作者向给予过帮助的人们和机构表达谢意的唯一渠道。运用体裁对比分析法以140篇中西方研究生撰写的致谢为语料,探究致谢的体裁结构和交际功能,研究文化因素对致谢语篇的影响。试图丰富体裁分析理论和拓宽体裁研究的领域,为学术英语写作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启示,帮助学生撰写符合国际规范的硕博论文致谢,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在英汉礼貌准则的理论准则上就存在异同, 在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在称赞语、自谦语、致谢与道歉语、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等方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的异同,揭示它们的语用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礼貌用语的这种文化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在英语学习与涉外交际中,既是难点,亦是关键。中、美文化差异的根源之一是价值取向的不同。中国的价值取向为群体文化 (collectivism orientation);美国为个体文化 (individualism orientation)。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了两种文化的人民交际方式的种种不同。本文旨在研究两种文化 (群体文化、个体文化 )对言语行为的影响。涉及的主要言语行为有问候、道歉 (策略及回答 )、恭维告别、致谢 (及回答 )等。对每一种言语行为中、美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比较与分析。通过这种比较与分析,以及对群体、个体文化的深层分析,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自觉的文化意识,将文化因素融入英语学习与交际中。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用学以及言语行为理论,对中日交际过程中的寒暄、致谢道歉、请客送礼、邀请拒绝等言语行为,联系中日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进行跨文化语用对比研究,有助于中日两国人民交流和交际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礼貌表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民族由于受到不同文化心理的影响,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礼貌言行。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人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通过对汉英日三种语言文化心理的分析,并对其在称呼语、问候语、告别语、致谢语和道歉语等几方面的礼貌表达进行比较,探明三种语言在礼貌表达上的异同,以期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2.
论英汉民族思维模式与英汉社交语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称呼用语、招呼用语、致谢用语、道歉用语、称赞和称赞回应用语等方面,论述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英汉社交语用的影响,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英汉社交语用的特征和差异,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克服由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交际障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不仅是要学习一门语言,更要学习西方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忽略文化差异的存在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本文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简单对比了汉英日常谈话中存在的一些文化差异:问候语,称呼语,禁忌语、称赞语、祝福语、致谢语、致歉语和道别语。  相似文献   

14.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差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从文化的角度把语境分为高、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里的交际是高语境交际,而低语境文化里的交际是低语境交际,两种语境文化的交际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明显的差异。本文对两种语境文化交际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对话式交际模式是解决其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最有效的交际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强交际环境;弱交际环境;集体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价值取向摘要:比较了两种交际模式的差异,并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分析两种不同的文化如何孕育出两种不同的交际风格。掌握不同文化下的交际风格的差异能够帮助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减少误会,促进沟通。  相似文献   

16.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交际失误,而且令交际者困惑不解。从根源上找出造成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因素,结合实例从交际理念、言语风格、会话方式、交际礼节和写作模式的差异五个角度分析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同时个体交际者之间也存在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交际者要以对方的文化背景为标准去理解对方的交际行为,同时能辩证地对待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忽略社会文化的客观背景及语言交际环境而产生语用失误 ,会使交际失败。本文通过语言、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 ,强调交际双方应该进入对方的文化背景中 ,洞察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差异 ,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众多的跨文化交际都是通过英语来完成的。由于中西方文化之差异,中国人在英语交际中常常犯“文化错误“,导致“文化休克”现象。只有了解并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社会规范及其价值观念之差异,明确并掌握汉英不同的语用规则,以及中西方不同的交际风格,保持文化差异意识,才能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二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隐性文化阻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隐性文化中价值观和信仰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剖析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揭示了二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隐性文化阻碍。其目的是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便能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文化最明显的差异是交际中语境使用的差异.人类学家霍尔提出的高低语境概念为语境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按照霍尔的理论,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而美国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由于所处语境不同,从而造成交际模式上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差异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