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林伯先生从事《文心雕龙》研究多年,撰义疏百万余言,本文为其中之一篇。吴先生所作《序志》义疏,颇有精义,不仅旁征博引于前人,而且溶自己灼见于其间;既缕析刘勰著述之用意,又指出其思想之短长,这对理解、研究《文心雕龙》是会有助益的。因原文较长,故断全篇为上、下,分两次刊出。本期所载为前九节,后九节下期续完。为阅读方便,《序志》原文亦随义疏列在各节之前。  相似文献   

2.
吴先生所作《<文心雕龙·序志>义疏》共二万余言,因版面所限,故断为上、中、下三次刊载。前九千字为其上,已于本刊1981年第六期刊出。所余拟于1982年第一期、第二期分为中、下刊载,本期所载七千字,为其中。  相似文献   

3.
(十二)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论文叙笔,犹如论述文笔,六朝人约分文章为文、笔两类,文是有韵的,笔是无韵的。前者如诗赋,后者如论传。本书《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但本书有时不分,如《文心》之“文”,即包文、笔言之。○囿,根据。○章,明也。○敷,陈述。举,讲明。○理,原则。统,要领。○本书共五十篇,前二十五篇为上篇, 自第六篇《明诗》起至第二十五篇《书记》止,专论文体。按:以上言本书上篇的主要内容是论文体。说本书论述有韵的和无韵的文章,都根据不同体裁分别加以说明,而每种体裁都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叙述文体的原始和流变;二是解释文体的名称,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三是选择代表作品,决定篇章的优  相似文献   

4.
<正> 出现在公元五、六世纪之交的《文心雕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在世界文艺理论史上,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引为自豪的杰作。早在公元九世纪初,《文心雕龙》的部分内容便流传海外。公元一七三一年,日本出版了冈白驹校正的《文心雕龙》句读本,这是国外出版的第一个《文心雕龙》版本。十九世纪以后,国外不仅出版过多种《文心雕龙》的原本和译本,供研究《文心雕龙》的“通检”和“索引”也不断出现了。这说明,《文心雕龙》在理论上的成就及其历史贡献,正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各国文学研究者所注目。  相似文献   

5.
<正> 一《文心雕龙》中从《辨骚》到《书记》的二十一篇是“论文叙笔”。这二十一篇分别论述了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弔、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三十五种文体。刘勰对每种文体都讲了它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所以,通常称这二十一篇为文体论。但这二十一篇,并不仅仅是论述文体,更主要的还是分别总结晋宋以前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刘勰之所以能建立以唯物观点为主的文学理论体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能从实际出发,全面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研究历史悠久,若从颜延之《陶征士诔》算起,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六十五年。在这漫长的陶学发展里程上,高潮迭起,如唐代对陶诗的竞相祖述、宋代对陶公的推崇备至,清代于陶作的义理考据等等,都是异彩纷呈,蔚为壮观的盛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陶渊明研究更是历史上罕见的迅速发展时期,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1990年短短十四年,中国大陆出版陶学专著十六种,论文三百五十六篇,这确实是值得陶学同仁额手称庆的喜事。在上述专著中,就有魏正申同志的《陶渊明探稿》。承蒙作者惠赠,得以拜读大作,给我留下颇深印象。该著汇集十八篇文章,是作者一九六一年来研究陶渊明的大部分文稿,很多篇章均系在前人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学综览》序王元化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纂这部《文心雕龙学综览》已历时三年。撰稿者有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十多位中外学者,全书六十余万言。这样一部由海内外学人共同编纂的大型著制,在大陆恐怕还是一件创举。综览的编纂是鉴于迄今还没有一部比较全面反映《文心...  相似文献   

8.
对《神思》篇内容的理解,长期存在“想象论”、“灵感论”两种看法。本文从文学创作的构思过程及其心理机制角度对此篇进行分析,指出“想象论”与“灵感论”的偏颇不足,从而引入论述的中心内容及《神思》之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9.
“城南”之肇自有宋,与“岳麓”先后相等,其隔江对峙,各籍先贤之声迹以俱永。然后麓自宋历元、明,经兵燹者数矣,而旋毁旋复,至今一树一木,凡先贤手泽,无不可指数。及之“城南”,则自“紫崖先生”四字及妙高峰祠宇数椽而外,曰舍、曰堂、曰轩、曰楼、曰亭、曰榭、曰湖、曰谷,渺茫不可复问。虽以前明吴、翟诸君子累议修建,卒以阻于不能清复而止,岂非阙于载笔故耶?今国家承平垂二百年,圣圣相承,作育遍于四裔,民气蒸蒸,敬典惟上所命。而贤有司宣风布化,又无不以牖民觉世为兢兢。而我南轩先生七百余年之废迹,始克从荒烟蔓草,…  相似文献   

10.
《风骨》篇是《文心雕龙》五十篇中最不容易懂的一篇。第一,由于风骨一词,是两个实体词相结合的复合词。作者通过概括,把具体形象转化为抽象概念,使它成为文学理论中一个专门术语,这已经是很难的了。而他的用法,又和同时代作家的用法,在词义上有着极大的分歧。例如沈约的《宋书·武帝纪》说:“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都是风神骨相的意思。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界对《文心雕龙·程器》篇的主旨的研究不够准确。《程器》的主旨是衡量文士的器用和社会作用。刘勰主要从"名之抑扬"和"位之通塞"两个方面论述文士的器用和社会作用。从"名之抑扬"的角度,刘勰驳斥了"文人无行"之雷同之见的偏颇;从"位之通塞"的角度,刘勰强调文士应该"文武之术,左右惟宜"、"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程器》有为文士正名的意味在,意在肯定文士的社会价值,尽管刘勰对文士有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文心雕龙》中,文和质这一对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文章语言风格的华丽和质朴;二是指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其中还包含有关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某些因素。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后者。《文心雕龙》在具体论述时,文,有时用“华”、“采”、“言”、“辞”等词来说明;质,有时用“实”、“情”、“志”、“理”、“义”等词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具体含义虽有差异,却统统可以包括在文和质的范畴之内。刘勰对文和质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富有创见,自成体系,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台湾省的《文心雕龙》研究长期被称为“显学”。近三十年来,台湾学者发表了两百多篇论文,出版了三十部研究著作,形成了一支近百人的研究队伍;台湾的中学课程便开始介绍《文心雕龙》,各大学都有选修课,《文心雕龙》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已成专书出版四种。这一大  相似文献   

14.
过去,曾有人认为刘勰评论《离骚》,跳出了以经义衡量文学的圈子;其“以奇论骚”对理解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启发作用;等等。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此特写出自己对刘勰《辨骚》的理解,向专家和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原道》的思想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思想倾向,目前研究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道是指儒家之道;有的则认为道指佛家之道、道家之道等等。有的认为道指规律,因而其思想倾向是唯物的;有的则认为道指精朴实体,因而是唯心的等等。本文拟在疏解原文基础上略述鄙见。 《原道》篇的中心是说明文章的根源是道。汉代《淮南子》首篇名《原道训》,此篇题名当受其影响。但《原道训》探究道之体用,此篇则说明文之根源为道,角度不同。刘勰认为宇宙间一切有文采的事物(包括文章)都根源于道,都是道的体现。《原道》首段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文心雕龙》有关问题的专论.在《文心雕龙》中,"气"字被频繁使用,就刘勰的创作论和鉴赏批评的主张来看,"气"在作者、读者和作品之间形成了一种绵延不断、循环往复的"气脉"式的连贯关系,所以,以"生命力"来解释"气"字或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文心雕龙》的写作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经学文化背景,刘勰本人也有着比较明确而自觉的经学意图,这一点同样体现在"风骨"篇中."风骨"篇以"体要"为基本前提提出了"风清骨峻"的理想美学规范,使这一范畴具有了以"防文滥"为其现实指向的经学旨趣,这在当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是务实而深刻的.文章或从"情"和"采"的关系入手,重新阐释"情采"篇,可以看出"情采"篇所谈问题的核心是"情之采",而非"情与采",真情的自我表现是一种至上的"采"即"贲象穷白"之"采".其真情是一种圣情,是承载自然之道的儒家真情."物色"篇的主旨是"心物交融",刘勰在文中关于审美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分析,不是一般的"物感",是在强调"物感"的同时,还强调了心对物的驾驭和统摄,把"随物宛转"和"与心徘徊"视为不可偏废的同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在《文心》一书中所占的地位,即归属问题——归属于“文之枢纽”的总论还是归属于文体论——本来是很清楚的,刘勰曾在《序志》篇明确指出: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可是至今在评论界尚未有一致的意见。近年来,又提出了《辨骚》何以辨、辨什么的问题。本文主要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文心雕龙》一书作为我国古代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理论专著,它建立了自己极其完备的理论体系,可谓体大思精之作。全书五十篇自成四个单元,各有其中心,而又丝丝入扣。《原道》至《辨骚》为“文之枢纽”,是全书的纲领;《明诗》至《书记》“乃论文叙笔”,是文体论;《神思》至《程器》“剖情析采”,是创作论和批评论,《序志》是全书的总结。《辨骚》一篇在全书处于“文之枢纽”的关键地位,与《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相并列,构成全书的纲领,可见刘勰对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诗歌创作看得是何等的重要。《辨骚》篇也的的确确洋溢着刘勰对屈原,对以《离骚》为标志的骚体诗歌的无限赞美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聂笃友 《船山学刊》2011,(2):133-136
论文主要论述从《原道第一》首段中引出的三个问题:道的问题,道不是儒家之道,而是道家之道。它指的是自然规律;文的问题,它的具体含义有二层:天文和人文。文不是文化之文.不是文学之文,而是纹饰之意;文与道的关系问题,文不载道,也不贯道,而是文道并存。  相似文献   

19.
曾牧野 《学术研究》2004,(9):138-139
修志 ,是一项基础性的文化建设工程。中华民族自古有修志的习惯。通过修志 ,记载国家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历史有重大贡献之人物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修志工作。可惜 ,由于“左”的思想和政治路线的干扰 ,这一工作在 1 95 9年以后就停顿了。 1 978年1 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的国策 ,给社会主义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1 983年 4月 ,国务院成立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把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文化建设工程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 ;1 984年 3…  相似文献   

20.
由广东省社科联主持编修的《广东省志·社会科学志》出版发行了。这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举措 ,也是广东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该志有许多优点和特色 ,值得肯定和总结。一是该志在已出版的省志分志中 ,是一部体例完善、结构科学 ,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文字流畅、可读性强的专业志。广东省的新修方志工作始于 1 984年 3月 ,至 2 0 0 4年 9月 ,《广东省志》 93部分志中 ,已出版发行了 80部。而《社会科学志》涉及的学科多 ,时间跨度大 ,内容丰富多彩 ,是《广东省志》中最富特色、质量较高的一部 ,堪称精品佳作。二是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