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荟萃     
土家人为何崇拜白虎? 中国有句成语曰:“谈虎色变”。虎,威武凶猛,使人望而生畏。然而,你可知道,居住在鄂西的土家族人,却视虎为神,把它当做主宰世间福寿、吉祥升平的象征。土家族人之所以崇拜虎,还得从古代巴人谈起。巴人,是土家族的先祖,自古以来聚居在鄂西一带。鄂西,古代称巴子国。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远古巴人部落是一个以虎为图腾的民族。据传巴人先祖廪  相似文献   

2.
198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的四川省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土家族人口29万,占全县总人口的47.42%。当初,对我们酉阳县有这么多的土家族人口,不少人不知其来源。现据考证表明,酉阳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巴人是个很古老的民族,祖先最早生活在鄂西清江流域,从事渔猎牧耕。殷周时,巴人已扩展到今川东和鄂西北,并建立了一个奴隶制的巴国。春秋时期是巴国鼎盛时期,北边曾到达陕西汉中、河南邓县一带,南边到达湖南沅水、澧水流域和贵州东部。这时期,楚国也  相似文献   

3.
远在两千多年以前,土家族的先民——古代巴人就在鄂西一带定居了。巴人源于夷水畔的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县境),西周前大部迁徙入川。后来秦灭巴,巴人中有些又回到湘鄂西一带定居下来,并逐渐融合本地和外地迁入的其他民族,约在宋代形成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湖北鹤峰一带也称“贝锦卡”,意为本地土生土长的人)。自元代起,土家族社会长期实行土司制度,直至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经过“改土归流”,才废除土司制度,隶属于中央集权制政府。此后,取消了“汉不入  相似文献   

4.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先民巴人曾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巴文化,哭嫁歌就是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哭嫁歌以其哭而不悲,唱又如哭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广为流传,绵延至今。  相似文献   

5.
巴人传奇:从土里走向大世界本刊记者郑茜"我只有用土家族的大礼来感谢你们!"年过半百的舞蹈家资华筠跪在那一排淌着泪水的演员们中间;"从此,一个民族在音乐、舞蹈上站起来了!"著名教授杜亚雄这样宣告。--这就是1994年《土里巴人》对于中国民族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湘西土家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因土家人民的信仰文化而形成的独具土家族风俗特色的"傩戏"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视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书籍查阅,对湘西地区傩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音乐结构、唱腔、曲式结构,希望此文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能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湘西土家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因土家人民的信仰文化而形成的独具土家族风俗特色的"傩戏"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视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书籍查阅,对湘西地区傩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音乐结构、唱腔、曲式结构,希望此文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能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伏亘于延绵不绝的武陵山脉深处,是土家族的发源地以及历史上土家王朝——老司城的所在地,其人口绝大部分是土家族后裔,有着独特的"巴人文化"。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约有600万人,有本民族语言,活跃在今湘鄂渝黔边区一带.历史上,土家族是由土著先民、巴人、乌蛮等集团融合而成.土家族曾有过多种图腾崇拜,和巴人崇白虎,乌蛮崇黑虎,土著先民崇拜蛇、鹰、马等.由于巴人这一支势力最强,统治湘鄂渝黔边区大部分地区,且一度控制过湘西北地区,故其白虎图腾崇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约有600万人,有本民族语言。活跃在今湘鄂渝黔边区一带。历史上,土家族是由土著先民、巴人、乌蛮等集团融合而成。土家族曾有过多种图腾崇拜,和巴人崇白虎,乌蛮崇黑虎,土著先民崇拜蛇、鹰、马等。由于巴人这一支势力最强,统治湘鄂渝黔边区大部分地区,且一度控制过湘西北地区,故其白虎图腾崇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摆手舞与巴渝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土家族有一著名歌舞活动,名叫“摆手”。摆手有“小摆手”、“大摆手”之分,小摆手是各村各寨分头进行,大摆手在湘西龙山本有几处,而以马蹄寨与龙车为主要基地,由几县共同举行。大小摆手均因祭祖而举行,大摆手则以配合军事活动而著称。本文所称的摆手舞是从广义出发的,并以大摆手作为研究重点。土家族确系巴人之后研究摆手舞必然要涉及到族源。根据近几十年,尤其是近七、八年的研究,土家族之为巴人后裔已为众多的文献资料所证实。唐宋年间《通典》、《太平寰宇记》、《通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巴人故里,土家先民的聚居地,勤劳、勇敢、富有聪明才智的土家人在清江两岸生息繁衍,酝酿出醇香的巴土文化,歌舞之乡。高亢悠扬的长阳山歌,典雅隽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长阳人”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发祥地之一,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清江巴土文化优势,创新“三化”举措,纵深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打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长阳样板”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获得“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多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16.
<正> 土家族世居湘、鄂、川、黔四省边境地区。学术界关于她的族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巴人后裔说、乌蛮后裔说,羌人后裔说和江西迁来说等等,最后一统于潘光旦先生提出的“巴人后裔说”,但是近年来,在湘、鄂、川、黔边地文化沉积带,发掘了丰富的地层考古材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神秘而豪迈的少数民族。据《海后经》、《后汉书》等史书记载,"……后照始为巴人","廪君之先,故出巫诞  相似文献   

18.
古代巴人的歌舞,在《尚书·牧誓》、《楚辞》、《对楚王问》、《华阳国志·巴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重要历史文献中依次可寻。但是,在历史继续演进过程中,巴人的歌舞渐渐变得默默无闻。当艺术不再与战术糅合在一起时,艺术也随之消失了吗?  相似文献   

19.
长阳文化产业发展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现代文化正以日益增进的规模和深度渗透到经济领域。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文化产业被视为与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量齐观的第五大产业,显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长阳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长阳人”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其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丰富的物产、古朴的民风,孕育出深厚的巴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极其广阔的前景。巴土文化是以鄂西清江流域和长江三峡一带为中心,以古代巴文化和现代土家文化为内核的一种民族地域文化。长…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民歌中,恩施土家族民歌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整个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恩施土家族民歌传承和保护,可以赋予民族强有力的文化生命力,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进而绽放出恩施土家族民歌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针对恩施土家族民歌传承和保护调查展开深入研究,希望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