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1999,(11)
本刊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9月29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发出通知(劳社部发〔1999〕31号),要求在职业培训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文如下关于在职业培训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深化职业培训改革,加…  相似文献   

2.
技工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任务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只有使人才培养行业化和岗位化,技工教育才能落到实处。目前,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要求技工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深入实...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烟台市劳动部门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而举行的全市技工学校毕业生技术比赛日前降下帷幕。来自全市9所技工学校的90多名选手参加了激烈的角逐 ,有36名选手在比赛中获奖。此次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技工学校学生“学技术、当能手、争先进、创一流”的热情 ,有力地促进了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 ,来自全市59所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共6739名毕业生 ,参加了由市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合格率达89 7 %。此项工作的开展积极推动了职业学校毕…  相似文献   

4.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在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工作的同时 ,重视美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我国各类学校不重视美育的现象甚为普遍 ,技校的美育工作更为薄弱。本文就技校实施美育谈一些认识。一、技校美育的现状什么是美育 ?按照美学辞典的解释 :“美育 ,是通过一定方式、设施 ,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 ,提高人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新中…  相似文献   

5.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在第三次全国...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结合技工学校调整改革工作 ,各地积极探索技工学校调整布局 ,提高层次的新途径 ,纷纷推出推动新时期技校改革的新举措。为进一步提高技工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 ,3月24日 ,经河北省政府同意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计委《关于全省技工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报告》 ,启动全省技工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布局结构调整坚持多种形式、分类指导 ,坚持与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坚持…  相似文献   

7.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得到了加强。随着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再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本文从分析当今小学语文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和能力;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加强朗读训练三方面相应的改革策略。对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的决定》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持系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同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我国,素质教育毕竟刚刚起步,大部分学校比较注重?..  相似文献   

10.
张元虎 《职业》2008,(23):114-11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相似文献   

11.
德育自古以来就受到教育家的重视,并且把它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  相似文献   

13.
周沛江 《职业》2007,(24):41-4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这犹如一声喜人的春雷,使技工教育一池平静的春水激荡起了一层层涟漪。我们将要看到,一个充满生机的新世纪技工学校素质教育宏大壮丽工程正在晨曦辉映中冉冉托起;一支浩浩荡荡的中国21世纪的高素质技工人才队伍正在《决定》的指引下伴随改革开放的节奏壮大崛起。技工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企业输送技工人才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依据体卫两个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特色工作要求,并根据沈阳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沈阳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通知"(沈教发[2012]151号)要求,学校根据体育学科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体育与健康学科为特色学科,明确其发展方向和特色建设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坚持不懈地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和小型比赛,经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 ,努力培养高素质技工人才 ,最近 ,天津市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室、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举办了以加强技工学校教学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参加这次培训的有52所技校的校长、教务主任 ,同时 ,有关办学主管部门的领导也参加了培训。培训班聘请有关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了《技工学校管理》一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内容 ,联系当前技工教育实际 ,在技工学校教学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培训过程中 ,还专门放映了…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的最后一年,1999年,是我国教育培训领域,包括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好戏连台、进展重大的一年,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度。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是中国为新世纪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赵红臣  卢国存 《职业时空》2008,4(6):149-149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有着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正是这种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外,还具有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品质渗透到教育中去,是每位教师都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邹伟  杨维汉  徐硙  罗沙 《老年世界》2014,(24):15-16
良法善治,民之福祉。作为法治中国的“施工图”,长达1万7千字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艰巨任务。但是 ,当前的考试制度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 ,分析考试弊端 ,研究考试创新 ,推进素质教育 ,已成为时代对职教工作者的要求。一、当前考试制度的弊端当前 ,相当多的职业学校 ,不分学科性质和特点 ,几乎都采取卷面考试的办法 ,笔者认为存在诸多弊端 :其一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 ,具有熟练的职业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