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范文澜先生既是马克思主义史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学家,他在延安时期通过《中国通史简编》所形成的史学理论不仅指导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还在实践上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者应如何进行经学史研究,即要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斗争是经学发展的动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辩证思维方法等。这些史学理论指导经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对我们今天实现经学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坚持当然谈不上发展,但是不发展也就不能真正的坚持。那么,怎样才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脱离实际,拘泥于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的教条主义僵化坚持观;另一种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发展坚持观。教条主义的坚持观必然置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于不顾,显然是错误的。后者是科学的坚持观。科学的坚持不是静态的把握,而是生动的过程,其实质内涵在于发展。坚持是发展的前提,而发展则是坚持的途径和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应取科学的坚持观。那么,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那些东西呢?我认为科学的坚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的指导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而不是句句照办。  相似文献   

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 80年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 ,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坚持 ,马克思主义不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就坚持不了。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本本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按照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 ,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实事求是精髓论 ,从对马克思主义迷信和崇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 ,从错误和对立面中学习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深刻意蕴、逻辑依据及实践要求的研究进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展开学理分析。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精髓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四个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优秀的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统一,但是其精华所在是优秀的观念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二者具有高度契合性、彼此包容性、相互需要性和共同的实践基础;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合贯通,要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学理性与通俗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这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5.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学确立了在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经学发展繁荣兴盛的程度,成为衡量历史上一个地区是否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重要依据。历史考察表明,历代以来,无锡的经学教育颇为兴盛,经学传播颇为广泛,经学研究论著和经学人才层出不穷,这充分反映出无锡是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是具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厚实根基的。  相似文献   

6.
论顾颉刚的"由经入史"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颉刚从经学中走出,怀抱求真之旨进入古史研究.顾颉刚以特有的"古史辨"方式整理国故,实际上是以历史的眼光在求真意义上对传统经学进行彻底的批判.传统学术视经学为正统,旧的古史观念和意识形态均以经学为固守的阵地,不对经学彻底清算就不可能有真的古史.所以,他提出"研究中国古史必由经学入手","改经学为史学"."由经入史"说在顾颉刚的学术中处于核心地位,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对顾氏之学的完整把握.  相似文献   

7.
儒学是传统国术,它是解释、阐明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儒学所倡导的价值观被统治者高度提倡和重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指导思想。魏晋以来经学南北分立,玄学清谈之风的兴盛等对经学发展产生了不利因素,大唐帝国很快认识到统一学术文化的重要性。统治者重视儒学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开放、自由的学术研究空气,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儒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诗学的发展中,文化视野和意识形态分析互相交错,使马克思主义诗学成为一种文化战略诗学。在肯定文艺研究的独特性基础上,坚持文艺研究的文化视野对于沟通我们的传统诗学与马克思主义诗学以及西方当代诗学潮流,使诗学理论切合文学当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方针与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新闻方针与传统是他们认清自我、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新闻方针与传统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几代革命者新闻活动与经验的总结 ,它既体现了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 ,同时又特别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方针与传统 ,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坚持舆论监督、坚持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所谓“先坚持后发展”,另一种是所谓“先发展后坚持”。持前种观点的人认为发展是关键,“首先是发展,然后才是坚持”。持后种观点的人则认为坚持才是关键,只有先坚持然后才能发展。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不无偏颇。坚持和发展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既不相悖,也不存在着先后的问题。坚持必然发展,因为不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会僵死,因而也就无法坚持;同样,只有在坚持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发展。不然,发展的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别的什么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以纽科姆的ABX模式为分析框架,指出我国文化生态的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缘起,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要件,因而我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决定马克思主义必然中国化、大众化.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历史文化契机,然而要抓住此契机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转化,将其尽快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就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真坚持,一种是假坚持。假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机械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要坚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立场的继承与发展,又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始终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永远代表并最终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马克思主义在英国发展陷入停滞,表现在左派政党立场、左派知识分子理论方向和无产阶级对革命前途的三重迷失。以爱德华·汤普森为旗手的一批立志于寻求马克思主义英国化“第三条道路”的新左派理论者从理论精神、理论目标、理论方法等角度,展开了一场集中、广泛而影响深远的反思性争鸣。他们基于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理论形态,提出要重塑知识分子战斗精神、找回价值目标、打破传统的理论和革命枷锁。英国新左派理论的自我使命反思,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自我反思的范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应当始终坚持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立足人民做好人民的学问,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讲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事作为本职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注经学的解释实践,并用西方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分析中国注经学的困境,比较中国注经学与西方解释学发展的相吻合之处,试图阐明哲学解释学对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启示,并指出中国注经实践和西方解释理论的融合对丰富和发展中西方解释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机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南,把执政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理解和认同的思想信念。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坚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为坚持提供活力与拓展实践范围.坚持的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着力解决好理论界对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开拓性的统一这三个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熹兼采汉宋 ,促进了中国经学的发展 ;朱熹以“四书”义理之学取代传统的“六经”训诂之学而成为经学的主体和基础 ,是朱熹对中国经学发展最重要的贡献 ;朱熹重训诂辨伪启发了后世汉学。由此 ,朱熹经学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其中阐明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贵传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中,经学史无疑是其中核心组成部分,岳麓书院的师生亦以经学史为研究重点,并承担了经学史的系列课题。本辑论文以经学史研究为主体,涉及汉、宋、清几代的经学研究。我们还会继续推出经学史研究专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