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起到了强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轨迹看 ,乡镇企业的发展变化在中国经济的走势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转化因素和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乡镇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乡镇企业历史的回顾 ,提出中国乡镇企业再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乡镇企业蓬勃兴起,成为振兴农业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延安地区乡镇企业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七年的十年间,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为振兴陕北经济作出了贡献。但是,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乡镇企业展翅腾飞,关键在于确立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正确的战略思想。本文就是笔者对延安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现状进行的粗浅分析和发展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即将加入WTO,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对乡镇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确定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改革和完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等,以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乡镇企业是指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联合的合作企业。它是由乡(村)镇集体所办,部分农民联合经营的合作企业,以及各种形式和多种成份的联营经济和个体农户举办的企业总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文化逐步发展起来。乡镇企业文化的刨立,不仅促进了我国乡镇企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乡镇企业群体意识的形成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几点认识马华宪,王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如同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乡镇企业的崛起无疑对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但也应当看到,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部分乡镇企业经营不善...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徘徊不前、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形势下,乡镇企业如何发展就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对吉林省乡镇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缓慢的障碍因素,对推动吉林省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企业作为一支独立的队伍,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异军突起,它不仅推动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还产生了一种新鲜的亚文化群——乡镇企业文化,打破了中国农村古老而单一的文化氛围。最近,我们分别在四川新都、渠县等地对乡镇企业文化进行了调查。本文试图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乡镇企业文化的现状、形成及其意义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8.
江苏乡镇企业在8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奠定了江苏经济初步工业化的雄厚基础,促进了经济起飞。但需要指出,乡镇企业发展并未真正摆脱外延型发展的传统模式。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不断推进江苏经济的集约化、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为重点,实现乡镇企业制度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湖北省省乡镇企业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之上,分析了90年代末期市场的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入,世界经济环境变等因素对乡镇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的发展机遇和应该采取的对策,说明了湖北省乡镇企业只要看准形势,找出差距,制定对策,抓住机遇,便能够开创二次创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寻求乡镇企业发展前景的出路何在?应该说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个现实选择。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其自身的优势。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战略、目标、途径等各方面,又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就是乡镇企业。但是,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度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有:乡镇企业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并不是很强,乡镇企业没有足够的增长来吸纳劳动力,大多数省份的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偏向仍然是劳动偏向型。国家应继续保持甚至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的政策扶持以及创造条件形成乡镇企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进入乡镇企业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2.
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群是在原有乡镇企业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整体实力较强,发展快速,对乡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文章对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群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从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乡镇民营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和乡镇民营产业集群投入要素贡献率等几个方面对苏南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和结论。从而对本区域乃至全国同类地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及科研工作者专注的论题,为此对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11个乡镇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一、大城县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城镇化程度高,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人均收入与农村城镇化率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二、发展建设小城镇,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经历了十余年高速扩张后,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双重压力下开始进入一个调整期。其中,资金来源的渠道单一、总量不足以及投资的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改革乡镇企业的投融资体制已刻不容缓。在现阶段,一方面应改革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并建立完善的内部积累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和金融业应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主体.然而,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新经济的严峻挑战,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已成为关系到乡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当前乡镇企业发展的背景,以及乡镇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找到解决乡镇企业人力资源优化和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乡镇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目前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积极有效的推行乡镇企业东西合作 ,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加强资金营运管理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改善乡镇企业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7.
乡镇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以河南省偃师市的16个乡镇作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工业发展实力因子4个主因子,并基于因子得分矩阵对16个乡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和农业生产规模的农业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和工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对此,提出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发展新型工业、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特色建镇以及乡镇的非均衡发展等乡镇经济科学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都是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二者应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连动关系,然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比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大大滞后于乡镇企业发展。本文透过乡镇企业分散布局的表面现象进行深层次分析,认为农村城镇化滞后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原因不仅包括乡镇企业产权因素,也包括土地等相关政策、制度因素;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制度改革,通过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构建乡镇企业发展良好载体,不仅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打破近几年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聚集是有效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和传统农业向现代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乡镇企业借助小城镇的发展而形成的聚集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在区域内进行分工协作,同时,乡镇企业聚集又进一步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业的建设,带动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离土进镇的后顾之优等对策,以促进乡镇企业聚集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乡镇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主要体现在诚信意识差;侵害职工权益;污染环境、资源浪费严重;对慈善、公益事业淡漠等几方面。乡镇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驱动、监管不力、立法滞后、企业人员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利益相关团体弱势。现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经济全球化,对乡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产生了要求。结合国内外经验,乡镇企业社会责任实现需要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