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 ,已成为关系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成功的重大问题 ,必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 ,采取不同的债务重组方法 ,加大力度培育市场体系 ,使国有银行和企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国有银行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解决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双重身份问题。要建立现代化金融企业制度 ,就必须剥离国有银行的双重身份 :少部分改造为政策性银行 ,大部分改造为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量大集中本身是大量国有企业存续的需要 ,也是政府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的资金依托。因此 ,国有银行改革应与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3.
由于银企之间的天然依存关系和改革中日渐增强的关联性,使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改革的配套显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改革逐步深入、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联动配套是推进改革深入的必由之路,必须采取同步推进、分阶段和有所侧重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和难点。寻求其协调与深化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1.银行与企业改革的现状从1978年到现在18年的经济金融改革使我国的银行制度和企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财政主导型投资向金融主导型投资转化,银行中  相似文献   

5.
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严重阻碍了国企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本文对其债务问题的形成、种类、成因作了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缩影;同时,作为中国银行业的垄断者,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进程又是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国国有银行的命运与前途问题既是一个微观层面的国企问题,又是一个宏观层面的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7.
20年的改革,中国在相对缩小国有企业规模和提高经济绩效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功.积弱积贫的国有企业,由于银企之间虚拟的债权债务关系,致使国有银行累积起大量的内生性不良贷款.脆弱的中国金融体系构成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强有力的约束.为此,必须对财税体制、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进行洗心革面的整体改造.  相似文献   

8.
债信文化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文化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讲,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就是要建立全社会的信用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债信文化和契约文化.针对中国缺乏而又急需债信文化的现实,开放民间金融和民间信用,已成为建立和发展债信文化的必由之路.而放弃政府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隐含担保,清除债信文化的形成障碍,已成为建立和发展债信文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随着银行业市场的快速扩容,行业间的竞争焦点已由对市场和客户的竞争演变为对优秀人才的争夺。近年来,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区域设点,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较高的待遇吸引了国有银行大量人才,给国有银行造成较大冲击。从国有银行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绿色信贷政策是助力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以往国内的绿色信贷主要依靠国有银行推动,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非国有银行也开始系统性地在信贷业务中落实环保原则。论题结合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阶段划分假说,提出中国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的绿色信贷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并分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绿色信贷对以上两类银行经营效率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利用Meta-Frontier框架下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28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并将该效率值分解为技术创新效应与技术领导效应。在此基础上的Tobit回归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两类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效率的提高,但其对国有银行效率的正向边际影响更强,国有银行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加显著。这种异质性效率激励作用使得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间的效率差距呈缩小趋势。以上研究对两类商业银行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绿色信贷具有有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的是渐进式、由易到难、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变革道路。20年来,已经走过了从扩权让利、承包经营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改革国有企业到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从改革到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艰难路程。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展望未来,国有企业需要从宏观和微观层次上同时深化改革,沿着商品生产者——商品经营者——资本经营者的轨迹发展,实现市场化和资本化,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出忠于国有资本的企业家,使国有资本成为资本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12.
科学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可以充分的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团队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然而我国国有银行的内部激励机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科学性和有效性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分析了国有银行内部激励机制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必须刹住国有企业萎缩的趋势杨培新一、正视国有企业萎缩的客观事实国有企业萎缩的趋势已滋生和蔓延多年。1978年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0.73%,到了1993年已下降为52.2%,1994年由于税负加重、限制信贷规模、市场疲软、三角债蔓延,又猛退到43...  相似文献   

1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其对策李华明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从放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转换经营机制、制度创新等,逐步向前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我们不能不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亦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证券市场急需整顿、企业债券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以国有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依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国有银行商业化程度直接影响了企业融资的效率。当前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滞后于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 ,这种状况不仅使银行自身信贷资金运营效率低 ,而且造成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中国银行业应抓住入世的时机 ,加快商业化改革进程 ,增强竞争力 ,改善银企融资关系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转轨时期政府供给的“拨改贷”,“放权让利,”“承包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创新制度旨在通过成本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现实的情况表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残缺的债务债权关系使“公地悲剧”故事在信贷资金运行领域的凸现出来。创新制度的实行,并未使国有企业的行为方程符合创新制度供给者的主观模型: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困扰着国有企业,同制度变迁前的情形一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国有专业银行不良债权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术界的几种主要化解思路的利弊,并提出了重新资本化及帐户重整、股份化与“债转债”、成立国有企业投资银行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三个方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国有银行金融风险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立金融风险分析的视角基点,即三种行为主体(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准经济人”的假设入手,运用博弈论思考方法,以考察人的行为为主线分析了地方政府经济诱导、政策派生,策应说服、强行于预的什锦僭越行为;国有企业以礼攻心、误导隐藏、以动制静、借助外权的僭越行为;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粗放扩张、秩规替换、邀功饰忧、情感选择的僭越行为。进而从体制环境、人文思想等层面较深刻地揭示了国有银行金融风险之综合归因,即缺少明确的金融产权规范;行政性授权参与约束乏力;参与金融交易设权寻租;非理性渗入道德约束;不良行为“回归”风险。最后指出寻求制度上的分工合作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当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如何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和热点,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一、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中央提出,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并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确保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国有企业大批职工下岗的现象,既是生产与市场脱节、生产需求不足与劳动力供给过剩矛盾的集中表现,也是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其改革与发展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有资产流失、配置、经营管理内涵的延伸与拓展的探讨,呼吁大胆合理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在此基础上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