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艺术历史悠久,艺术门类众多,艺术成就辉煌,艺术精神独特,而且中国艺术形态在当代仍具有很强生命力,专门研究它的中国艺术学理应在中国当代的艺术学科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学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三个:一是作为一种国别视角的中国艺术学,二是作为一种类型研究的中国艺术学,三是作为一种学科体系的中国艺术学。但由于对于中国艺术学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仍未明确,实际上也造成了这门学科发展乏力。中国艺术学应作为独特研究类型而融入现代艺术学学科体系,从研究对象上它不仅要注重传统,更应面向本土现有的艺术实践,而且应作为一门具有"现代形态"的交叉学科而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建立与其他艺术学学科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对话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伟教授的<生命·文化·艺术>一书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深刻阐释了艺术的文化特性,揭示了艺术与文化的内在关联,拓展了艺术学研究的空间,开辟了艺术文化学研究的新领域.这是一部以生命为本体建构,集哲学、美学、文化学和艺术学为一体的学术研究力作.  相似文献   

3.
益众 《理论界》2009,(5):1-1
张伟教授的性命&#183;文化&#183;艺术》一书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深刻阐释了艺术的文化特性,揭示了艺术与文化的内在关联,拓展了艺术学研究的空间,开辟了艺术文化学研究的新领域。这是一部以生命为本体建构,集哲学、美学、文化学和艺术学为一体的学术研究力作。  相似文献   

4.
以整个艺术世界为对象的艺术学究竟应该是艺术哲学,还是狭义的艺术科学?本文从历史与逻辑两个方面论述了现代艺术学所面临的这一课题,描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艺术哲学的时代以及狭义艺术科学的诸种学说,明确提出在现代艺术学的建设中,必须超越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对立。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现代艺术学的学科系列,既包括诸种艺术哲学学科,也包括种种艺术科学学科;二是一定的系统的艺术学体系的创立,也必须超越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对立,努力达到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李树榕 《阴山学刊》2003,16(3):14-17
艺术学由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学构成。艺术批评学又应包括艺术批评原理、艺术批评史和门类艺术批评研究。艺术批评原理尚属空白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能进入各门类艺术本体批评的"通才"匮乏;艺术学基础理论原创范畴匮乏;艺术批评价值体系匮乏;艺术批评思想性、科学性追求匮乏。艺术批评原理是艺术批评实务的思想基础,是艺术批评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对科学系统和学科体系应该采用"4部11门"分类法.社会科学的评价必须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代表性学术成果作为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形成对学者学术水平的基本评价;有利于鼓励创新求精;有利于形成质量并重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抑制浮躁,形成良好的学风.CSSCI的发展经过学习借鉴、自主创新两个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今后要进一步国际化,逐步融入国际学术期刊检索系统,让中国的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艺术文献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文献学在艺术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艺术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以及艺术文献学与艺术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艺术学倍受国人关注的今天,给艺术文献学在艺术学学科中科学定位,进而厘清它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以及它与艺术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必需。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润安 《云梦学刊》2008,29(3):5-12
通过对四届教育部组织评选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有关数据的统计.对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状况进行总结,对主要获奖高校进行排名和研究实力的层级划分,对主要获奖高校的学科优势特点进行分类,并由此提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的几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需要适度颠覆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规范以一种普遍性原则将学术研究定位于外在形式之上,它所抱持的科学实证精神并不完全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定性.技术规范鼓励模式化抑制个性化,只能培养匠人扼杀学者,导致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缺乏理性思辨和人文精神,并最终放弃了"兼济天下"的社会职责与学术使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需要适度颠覆技术规范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起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作为当代哲学的重要分支而为学界所关注 ,提升着人们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运作方式的哲学自觉。本文立足于当代大哲学的视野 ,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对象性基础 ,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与功能、进化与发展、客观性和主体性、真理性和合理性、滞后性与超前性、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 ,探讨人文社会研究中的说明与理解、认知与评价、规范转换与学科际沟通 ,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