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精神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培育城市精神应当注意传承地方民俗文化 ,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 ,塑造当代新的民俗文化。本文以南京、青岛培育城市精神为例 ,着眼市民习俗的提炼塑造 ,分析了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功能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南方论刊》2003,(12):1-1
城市的兴起和成长,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列宁曾经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先进的精神文明.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必须在城市发展中注重城市精神的培育塑造.  相似文献   

4.
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城市有着不同于农村的文化特质、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以“城里人”为参照群体 ,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的社会过程中 ,会选择改变自我 ,融入城市社会和在城市重建乡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两种模式 ,全社会应采取措施使农民工阶层选择前一种模式 ,尽快完成在城市的适应过程 ,实现向市民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摘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应成为新时期城市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着力点。大庆作为拥有宝贵精神财富的资源型新兴城市,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了培育大庆城市精神的深厚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对于培育城市精神,大庆市委高度重视,动员全体市民参加讨论,在集思广益中凝聚了力量。通过科学谋划,进行创新管理;用教育方式提升市民素质;结合实际推进城市精神落实;创新载体与时俱进地传承文明传统;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使城市精神内涵得以丰富;建设标志景观,塑造大庆城市开放包容的新形象,使大庆城市精神的培育具有了迫切的现实需要和更大的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6.
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培育内蒙古地区城市精神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精神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客,是城市独特风貌的浓缩,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城市精神应以草原文化基本精神作为其基本内涵.内蒙古地区城市之所以要把.开拓进取、英雄乐观、自由开放和崇信重义"组成的草原文化基本精神作为其精神内涵,是因为草原文化基本精神是草原文化灵魂的集中体现,是对草原文化特征与实质的概括和凝炼.也是最能从精神层面及物质层面体现草原城市独特个性的因素.以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培育城市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引导内蒙古地区城市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能够保证内蒙古地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与独立性;不仅能够为内蒙古地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内在的动力,还能够凝聚内蒙古地区城市各民族的力量.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段学芬  王瑞娟 《学术界》2012,(11):156-168,286
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的评价。换言之,农民工能否自觉形成对城市的心理认同,并完成从社会生活、行动到社会心理的市民化,不仅与社会制度、政策和农民工的城市物质生活状况有关,也与他对城市及城市居民的认知与评价有关。概括而言,农民工的城市知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民工对城市区位的感知印象、对城市居民的感知印象,以及对相关的城市制度、管理体系的感知印象。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感受,即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满意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影响着他们对城市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新的挑战,关心和帮助农民工的呼吁也越来越多。因此,构建“低保障、广覆盖、重实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选择适宜的社会保障政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个城市,培育出符合自身特点而又体现时代要求的“城市精神”,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的发展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这是市场竞争的延伸和扩展。跻身先进城市行列,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加强对其精神文化需求的研究越来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新兴的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伟大战略的重要推动者。他们一方面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但另一方面又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挣扎。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其精神文化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建议: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企业主动关心,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归属感;关注农村基层,营造农村精神文化新风。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经成为我国新兴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现阶段他们在社会上还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弱势化和边缘化明显。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解决其"亦农亦工"、"非农非工"的尴尬困境,应采取多方面可行措施,如进行身份确认、强化就业服务、搞好权益保障等,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总被引:193,自引:0,他引:193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适应对我国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有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当前 ,农民工的适应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 ,政策性与制度性因素阻碍了农民工适应的深入 ,不利于将农民工阶层的素质提升到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民工教育是提高其城市适应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包括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层次,农民工教育的内容也应涵盖职业技能教育、城市生活方式教育和心理教育三个依次递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自发地、大规模地、跨地区流向大中城市,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民工潮"。大批的农民工进城就业对促进城市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如何全面正确的认识农民工问题,引导他们在城市合理有序的流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城市融合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发现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文献主要有社会认同、社会比较、社会角色、文化适应四种视角,进一步探讨四种视角的优缺点,并引入社会空间视角。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以江西省农民工为调查对象,考察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学历、健康状况,对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均产生显著影响;普通话水平对社会融入有显著影响,但对经济融入和心理融入没有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得出具体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城市农民工选举权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农民工既没有参加居住地或工作地的选举,也没有参加户籍所在地的选举,致使其选举权难以实现.城市农民工能否方便、有效参加选举是当前选举工作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状、剖析原因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赋予他们参加居住地或工作地的选举的权利,且无居住期限的限制,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杰成 《兰州学刊》2008,(12):87-89,142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现代性、社会化、社会整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网络这五种理论视角展开,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的访谈和近9000份问卷的分析处理,认为当前农民工在城市适应性总体较弱、农民工之间差异明显,并具有渐变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性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