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建宇 《理论界》2011,(8):33-34
本文对后危机时代储备货币的调整及政策建议进行了研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美元本位制的多种弊端,如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协调等。但鉴于美国的经济、政治实力,美元在中短期内仍然不可替代。然而,长期内美元将难以持续保持主导地位,超主权货币很可能成为未来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讨论热点.东亚地区作为美元体制的重要支撑力量,自然成为推动其未来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一方面,美国的金融霸权在短期内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呈现走强的态势,表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具有相当长时期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处于美元霸权影响下的东亚地区在储备货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贸易结构调整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使其短期内难以放弃对美元体制的依附和支持.因此,现阶段东亚地区尚不具备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能力.未来突破困境的可行路径是,通过加强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渐进地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进而削弱美元霸权.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2002年底,中国国际储备已达到284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种种异议。如斯蒂格利茨就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加剧了世界通货紧缩的观点。本文认为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根源不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的国际储备,相反,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国际储备,是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凸显了单一主权货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后危机时期,国际社会在总结危机教训的同时,更试图改革和重构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维持国际金融贸易环境的稳定.中国应抓住美元动荡、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重构这一契机,调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而改善中国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应遵循规范有序、稳步推进、市场演进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文章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现状,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模式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领域对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热烈讨论,本文经过总结吸纳各方学者观点阐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对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结合刚刚结束不久的20G金融峰会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并浅析了中国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国际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国际金融市场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近而影响该国的国际储备需求.一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的能力越强,所需持有的国际储备水平越低.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区域货币合作带来的国际清偿能力的加强,可以形成对国际储备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7.
8.
顾美玲 《理论界》2010,(2):58-59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日益重要的地位,人民币的角色与前景越发引起全球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现实意义及条件,探讨了其必然趋势与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金融危机暴露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国际货币体系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改革。欧元的出现必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欧元、日元、美元三足鼎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欧债危机对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带来一定的冲击,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却出现一定反弹趋势,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受到暂时抑制。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将会走向何处?首先,欧债危机对欧元形成重挫,欧元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将迎来暂时的发展停滞期。其次,欧债危机的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机遇,为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表明以IMF为代表的国际货币合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尽管区域性货币合作可以促进区域货币的稳定,但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有着严格的经济、金融条件。因此,一段时间内全球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不太可能有比较大的进展。在当前美元、欧元和日元三极化的国际货币格局下,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既需要加强美国、欧盟和日本之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也需要加强IMF的作用,使之成为有效协调美元、欧元和日元关系的国际机制。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不是对危机已经过去的断言,而是指危机缓和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视角看,分析后危机时代,必须分析后工业社会。从大尺度来看,当今世界处于商品经济历史区间,但从小尺度来看,该区间同时又有新变化,即以1970年代为界,历史进入一个后工业社会时代。在该时代,商品=意义性+符号化,财富=流动性+资本化,美元=媒介性+霸权化,构成后工业社会时代的核心结构。该结构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格局,即以国际对冲和套利资本为支点,全球资源资产与美元之间构成一个跷跷板关系,其中,美元是按钮,美元升值与否决定着该跷跷板的变动方向,所以如此,源于美元本身也有一个跷跷板结构,具有自我循环机制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金融角度看当代国际格局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货币金融力量演变成一种重要的战略权力.IMF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明显突出.在此背景下,美国形成了一种不同予以往政治和军事权力的“金融霸权”,它在国际格局的地位重新得到强化.欧元的诞生,使欧盟加速发展并成为挑战美元霸权和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日元国际化的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和金融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现阶段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存在持续的贸易顺差、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三大障碍.现阶段我国政府只能在多重约束条件下.在自然演化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顺势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还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其基本路径是从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15.
欧元已于 1999年 1月 1日启动 ,在一年的时间里 ,它并未如当初人们预料的那么强硬 ,因此 ,悲观主义有所抬头。但纵观欧元的产生历程 ,我们不难看出欧元是有着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 ,有着严格的法律保证的。在经历了一段艰难之后 ,其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必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金融危机既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缺陷,又带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契机.全球经济能否快速摆脱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平、合理和高效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全球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的呼声高涨,但美元独大的状况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将加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是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一个显著趋势;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表面上看起来是传统物权在知识领域的拓展,而实际上,却有着多种与传统格格不入的要素掺杂其中、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走向了自由主义传统的反面,对国际伦理产生不小的冲击。此外,知识产权制度的扩张也预示着全球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并在事实上形成了新型的霸权,从而使得国际体系复杂化、更加威胁到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其实质是虚拟经济的危机,总根子在于以美元纸币系统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出了问题.今后的国际货币体系领域将群雄竞起,角逐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理应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有更大的话语权,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首先完成人民币的可兑换,解除外汇管制,从强制结汇转为自主结汇,逐步放开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然后鼓励人民币成为海外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最终作为国际货币参加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的转变,国际合作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势头强劲.西方学术界纷纷从不同理论视角阐释国际合作的动因、模式与过程,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霸权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与共有观念合作论.本文试图对这些国际合作理论进行综述,并试图在比较中给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始于次级贷款危机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动荡。这场危机给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及变革的可行性.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