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探索实行官邸制。"一时,"官邸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一、官邸制的内涵特征所谓官邸制,指的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重要官员在任期内提供居住的住所的制度。官邸,即一定级别的重要官员在任职期间居住的住所。对于官邸,官员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官员任职期间,居住官邸;任职结束,离开官邸。  相似文献   

2.
正官邸制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在任期间居住的场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官邸制的正向效应是多重的。对国家财政而言,由于官邸制的要义是"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官邸可以长期且持续地使用,无疑可以减少对官员住宅的财政支出;对官员而言,由于任期只能居住在官邸内,这种看得见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官员进行房产腐败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官邸制     
《办公室业务》2013,(11):14-1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官邸制”是一种官员的住房制度。它既是我国官员福利住房的一种传统,也是许多国家目前采用的官员住房制度。在国外,一定级别官员的官邸和私邸是严格区别的。私邸是官员跟老百姓一样在市场上购买的私人财产,官邸只能在任职期间居住,个人没有产权。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没有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官邸制,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典型的福利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外,所有公务员都参加了住房制度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住房制度改革虽有重大突破,但同时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在任期内提供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如美国白宫、法国爱丽舍宫和英国唐宁街10号、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等都是典型的官邸。与官邸相对应的自然就是私邸。官邸当然不同于私邸,绝大多数官邸都是免费入住的,即使收费也是象征性的。而私邸是官员跟老百姓一样在市场上购买的私人财产。  相似文献   

5.
顾丽梅 《决策》2008,(12):30-31
官员“下海”曾一度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随后就是中国官员到高校任职的越来越多。可以说,官员转身国际机构任职,正在成为“第三种道路”。  相似文献   

6.
胡骏 《决策》2010,(12):73-75
这些京官仕途将出现两种可能:地方长期任职或提拔到中央,这也使部分官员对“地方交流任职”忧心忡忡,担心将来回不到中央,退休在地方。当然,这也成为另外一种方式的鞭策。  相似文献   

7.
老式电话     
尹全生 《领导文萃》2015,(5):129-131
民国初年,世道混乱。乱世出盗贼,二龙山就出了一帮偷鸡摸狗的蟊贼,头目叫黑三。一天,黑三的爪牙独眼鼠从县城踩点回来报告:县长的官邸有个宝贝,想要什么时对那宝贝说一声,所要的东西立马就到了面前!黑三根本不相信世上有这种"随心想"的宝贝,骂独眼鼠是人嘴里面放狗屁。独眼鼠却发誓赌咒,说自己昨晚潜入县长房内,躲在房梁上观察了半夜,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千真万确。黑三将信将疑,要独眼鼠带路,到县长官邸见识见识那宝贝。县长家眷尚未迁到,官邸只县长一人居住。入夜,黑三和独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对官员任职的年龄要求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官员若错过这一轮竞争,未能得到提拔,就可能永远失去晋升机会,这势必影响到地方官员的晋升策略。观察者得出结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年轻的官员易升迁。《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对年龄作出进一步要求,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时,要保持以55岁左右官员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其中48岁以  相似文献   

9.
自西汉以来,任职年资就成为官员升迁的依据之一。北魏时期为了解决官职少、应选者多的矛盾,吏部尚书崔亮奏请采用“停年格”制,即凡有空缺职位,不问贤愚,择停解年月日久的优先叙用。这就是所谓“停年格”。至此,论资排辈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官员选拔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商而优则仕"的现象让具有企业高管任职经历的地方官员(本文称"政坛CEO")与辖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但之前并未获充分的研究。通过对199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定量分析,本文发现具有市场经济时期企业任职背景的官员对辖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任职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而仅有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任职背景则对此无影响。而且,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对这种关系更敏感;省长比书记对这种关系更敏感。本文的另一贡献在于通过探索性案例和计量检验的混合研究方法讨论了以上结果的影响机制,发现市场经济企业背景的官员能通过管理方式、知识能力和社会资本3个途径有益地方经济,促进投资增长和工业发展。本文结论将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领导干部交流提供丰富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晋升激励和地域偏爱是影响地方政府官员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讨官员更替对企业环境表现的影响,并分别从晋升激励和地域偏爱两个角度切入分析这种影响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换届后,若继任官员来自本地调任,则当地企业的环境表现将得到改善;而若继任官员来自异地调任,则当地企业的环境表现将发生恶化。这一研究结论在解决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改变度量指标、考虑滞后反应、进行安慰剂测试、调整样本及控制其他可能的遗漏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异地调任的继任官员出于晋升激励的动机而倾向于降低地方环境治理水平;而本地调任官员出于对曾经任职地区的地域偏爱而更重视当地环境治理。本文创新性地从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和地域偏爱视角探讨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为理解地方官员的决策模式和企业环境责任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哈里·杜鲁门总统曾经说过:“如果你想在华盛顿有知心朋友,那就是狗。”他的前任,弗兰克林·罗斯福,多年来一直和自己心爱的小猎狗法拉居住在离华盛顿市中心不远的官邸里。在一次旅行中,小法拉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2,(16):10-11
大陆官员跨省调动手册推荐度指数★★★★★★常态的省部级干部异地交流任职自2011换届年至今已有66例。其中,中央与地方垂直交流干部28位,横向跨省调动38位。作为未来  相似文献   

14.
台北福林路向右转,有一座看起来像是伪装成西式洋房的碉堡式的建筑群,这就是当年蒋介石的寓所——士林官邸。不用说大陆人民,就连大多数的台湾同胞,对它也是所知无几。几十年历史风云过去,士林官邸的神秘面纱才渐渐揭开,让人们一窥其全貌。  相似文献   

15.
枰上谈兵     
从庐山回来,朱德常去玉泉山居住,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被贬的彭德怀居住在附近一处叫吴家花园的农庄里。1959年彭德怀在庐山倒霉后,正好朱德也闲居在家,就经常去郊区的吴家花园和彭德怀下棋。 朱德只要在玉泉山,就经常去彭德怀的院子里,没有别的事情,就是下棋。他  相似文献   

16.
贺海峰 《决策》2009,(1):16-16
综观2008年地方新锐官员群体,我们以为,风险时代的县市官员应当兼具三种品格,即扎实的本土政治实践、丰富的制度想象力、豁达的政治风度。  相似文献   

17.
两会落幕,官员们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部长被录音笔堵到下巴时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员反问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在我们这里,官员对记者打官腔早已司空见惯。再看看西方官员,就会发现,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对话的技巧还很欠火候,至少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官员真正学会对话,不仅事关自身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形象,以及是否可以让本地区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8.
刘俊 《决策探索》2010,(7):27-28
两会落幕,官员们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部长被录音笔堵到下巴时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员反问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在我们这里,官员对记者打官腔早已司空见惯。再看看西方官员,就会发现,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对话的技巧还很欠火候,至少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官员真正"学会对话",不仅事关自身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形象,以及是否可以让本地区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9.
光绪八年(1882年)秋冬,大清官场上传开一条绯闻,主角系进士出身,时任礼部右侍郎有名士之称的宗室爱新觉罗·宝廷。原来.宝廷奉旨赴福建任乡试主考官,出闱发榜后取道浙江回京。依制度,不许携带家属,不许游山玩水,不许接触亲朋好友,也不许多带仆从骚扰地方。宝廷大概是嫌旅途寂寞,便乘坐“江山船”走水路。  相似文献   

20.
杜放  桑彤 《决策探索》2014,(15):32-33
去年10月中组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下发以来,A股上市公司掀起独立董事离职潮。据记者统计,300余家上市公司已发布近260名独董的离任公告,其中“官员独董”120名左右,但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的“官员独董”依然在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