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扬子法言》中句末连用语气词汇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词是用来帮助表示各种语气的。当几个语气词连用时,语气的表达上往往存在主次之分,语气的重心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其作用是加强之前语气的表达效果。《扬子法言》一书中句尾语气词连用的现象非常多。其中以两个语气词连用为多见,有"已乎""也哉"、"矣夫"、"也与"、"也者"、"矣乎"、"矣哉"、"也夫"、"乎哉"、"而已"等;也有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如"也已矣"、"而已矣"、"已矣哉"、"几矣哉"。不同语气词的选择使用可以让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完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长治县方言的语气词为研究对象,描写和分析它们在表达语气方面的性质和作用,择例分析其复杂性,并比较它们和普通话语气词在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大同方言语气词“哇”的语音形式为[?a30],句法位置不限于句子末尾,还可置于句中停顿处。从句子功能和表达语气看,它可用在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和感叹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提醒语气等;它用在句子停顿处时,表示延宕语气。与普通话语气词“哇”不同的是,它可以与“么、哩、呀、呢”等其他语气词连用,组成“哇么、哩哇、呀哇、呢哇”等,表达新的语法意义。同时,大同方言语气词“哇”可出现在元音“u”后,还可出现在“i、n”等元音或辅音后,语音环境独特。探析大同方言语气词“哇”,可以帮助我们初步认识大同方言语气词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语气词在表达某种语气意义时,与各种句式的组合不是任意的,是受句法结构规则制约的,只有将语气词用于正确句法结构中,才能正确理解其所要传达的语气功能。语气词吧是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语气词之一,因此也是留学生们掌握的重点。本文就从句法分布(句末、句中)和语法功能(表意、表态、表情)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位置和语气功能。  相似文献   

5.
涟源荷塘方言中的语气词数量多 ,用法灵活 ,其特征符合汉语共同语语气词的一些规律。单用的语气词 ,每一个一般能表达多种语气。几个语气词的连用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语气词的语气意义较实词而言比较空灵微妙、复杂多变、难以把握,本文就嘛这一非典型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作了一个梳理,讨论了嘛所表达的常见的语气意义,其一是嘛的表示事情本应如此或理由显而易见,具有【+当然】的语气特征的基本语气;其二是由这一基本语气派生出来的几种常见的派生语气。  相似文献   

7.
贵州习水方言中存在较丰富的疑问语气词,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位置以及疑问程度共同构成了习水方言完整的疑问语气词系统。其中有的疑问语气词仅表一种语气,有的疑问语气词在不同的位置能表达不同的语气。文章着重研究习水方言中较常用的八个疑问语气词:不、嘎、哈、咹、(口欧)、麽、嘛、噻。  相似文献   

8.
仙居方言的语气词比较丰富,其中单音节语气词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为多音节语气词。有些语气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意义,同一种语气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词表示。常见语气词一般单用,也有一些可以连用。  相似文献   

9.
语气词是汉语表达语气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外国学生使用汉语语气词过程中的一些偏误现象 ,归纳出四种偏误类型 ,并讨论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感叹句语气结构与表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结构是句子构成的必备构件,它同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同样重要,有时,其重要性要超过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因为由单词转换而成的句子,就只有语气结构。语气结构是由语调或者是由语调加语气词构成的。语调是一种重要的表情手段,语气词是一种表情词。感叹语调是感叹句的必备构件,感叹语气词是感叹句构成的必备构件之一。感叹语气结构句,具有极强的表情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艺术发声学角度,分析了湘西民歌和以之以题材而创作的优秀歌曲中的衬词。认为衬词既是一声音符号,更是一个情感符号,不同衬词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存在显著差异。衬词在音乐旋律中出现,可造成色彩的对比,强化音乐层次的立体感;衬词与节奏的配合,装点着起伏的旋律线条,将音乐情景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12.
语气词“吧”的意义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语气词“吧”有多种说法,但仍有一些语言现象无法解释,原因在于归纳意义时忽略了用法的考察或考察得不全。实际上“吧”只作用于一个非疑问形式,其作用是附在判断式或祈使式上,缓和句子的语气。根据语气词不同的作用域,可以建立一个语气词系统。  相似文献   

13.
汉语感叹句形式特点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感叹句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大部分的语法著作都只是根据语气把汉语的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但都没有对如何判定感叹句、构成感叹句的语法形式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明确的阐释和细致的描写。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感叹句应该以它的主要表达功能为依据 ,而表达功能则是由句子的功能语气来表达的。感叹句有显形和隐性之分 ,显形的 (典型的 )感叹句有它特定的语调、语气词以及相应的句法结构。而隐性的感叹句则必须借助于语境才能判断出来。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了赵长卿的词作。认为赵长卿词善于以美女喻花。其主导风格萧疏淡远,兼有豪放飘逸、通俗流美之作。语言明丽天然,喜欢将词儿化,善于用语气词、方言等,颇具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5.
豫南罗山方言里疑问语气词十分丰富,也很有特色。这些语气词可表特指疑问语气、选择疑问语气、反复疑问语气、反问语气、承前疑问语气等。特指疑问语气词主要有"着"、"san"、"sε"、"lan"、"哩"、"ian"、"an",选择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哩",反复疑问语气词主要有"san"、"着",反问语气词主要有"哩"、"哇"、"呀"、"za",承前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哩"、"an"。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处理文化因素时,译者可以通过两种策略,即归化(adaptation)和异化(for- eignization),对意义真空进行翻译补偿。归化是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用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语气词的使用在汉语中比较常见,其本身并无什么实际的词义。由于英语中某些语气词的缺失,汉语语气词的英译尽可能通过归化的策略来体现。本文论述了如何用归化策略英译汉语语气词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日汉语气助词对比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深学习者对日语终助词和汉语语气助词的理解和掌握,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明两者共性存在于“使用场合——对话与独语”“句中位置”“地域性”和“重叠使用”四方面;差异存在于,日语终助词具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特点,且交际功能发达。与日语相比较,汉语中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比较丰富,使用复杂。针对以上学习难点,提出参考性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四川方言语气词"哦"有其独特的情态意义,与其在汉民族共同语中的身份完全不同。我们在这里对四川方言语气词"哦"的情态功能以及其礼貌值做讨论,有利于规范"哦"在方言中的使用,也为其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气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