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馆”一词,是从外国引进我国来的.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藏书楼”、“藏书阁”,是历代封建帝王、富家豪门的私人藏书楼,是作为知识的宝库出现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图书馆的“第一代”.尽管,人类的文明,历史的发展,使藏书楼从诞生发展到今天的第三代图书馆、即作为知识喷泉的发源地.然而人们在某些地方、某种程度上,仍保留着旧有的观念.如图书馆等同于藏书楼.谈不上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管理.因而,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现在的图书馆人员只要认得几个书名、借借还还.图书管理有何学问可言?!充其量是个“书皮子‘学问’”.  相似文献   

2.
1 二十世纪初,中国当时的教育界正值“科举垂废而未废”的从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时期,反映近代先进思想、近代科学的报纸刊物相继涌现,我国第一份高校学报《东吴学报》于1906年应运而生,其刊行宗旨是“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并期望“此报为强种强国之起点”。它的诞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亦促进了近代教育思想和各种先进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民国初年的苏州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辛亥革命时期,苏州并没有象武汉等一些大城市那样有过激烈的武装暴动,仅仅是  相似文献   

3.
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学习型知识创新组织,即构建兼容性图书馆是高校抢占教育制高点的战略举措。在构建过程中,首先应确认图书馆是一种知识组织,其知识组织必须以知识创新为“纲”,还必须树立终身培训的理念,确立图书馆继续教育机制,建立知识管理创新机制,并从建设“学科馆员”团队入手,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图书馆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4.
一序说“图书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图书馆界的同志们这样评价图书馆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只说到汉代有目录学,二十世纪有图书馆学,没有明确地指出古代图书馆学有哪些著作,有哪些学说,取得过哪些成绩,那么,“既古老”的说法,只是一种比较性说法而已。三十年代有人提出“中国无分类法”、“中国无目录学”的论点。无论从当时什么背景下的认识,这种看法终究是偏颇的,不全面的。“图书馆学是二十世纪以后出现的”,这又是一种看法,究其本意,实质上是指我国近代图书馆学而言。无可讳言,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兴起是在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以后,适应图书馆工作的需要,我国学者分别从介绍西方图书馆技术,融合中西图书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百年兴衰的历史记录──读《近代武汉城市史》李策由我国近代史知名学者皮明麻研究员主编的、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近代武。汉城市史》近日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上海城市研究》、《近代重庆城市史》之后诞生的又一部我国城市历史研究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方式的图书馆的影响之下,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刺激之下,在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和从西方移植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虽然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与资产阶级的局限,近代图书馆还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它在普及文化、社会启蒙、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以及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7.
《纯粹理性批判》是在对近代哲学唯理论与经验论批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构建。康德批判了近代以来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片面性于其哲学体系之中,依照“知识产生于对象”还是“对象依照知识”的哲学追问,以“先天综合批判如何可能”的批判中揭露了近代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之间的争论状况,最终创造性地批判和继承各自的理论成就及其缺陷,建立了其主体性的批判哲学体系,把近代哲学发展和走向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变革过程中,李大钊无疑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他对于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基础,推动了北大和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他被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的《世界图书情报百科全书》称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9.
走进大英图书馆新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遗产和知识的宝库。21世纪来临之际,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与设施该是什么样?人们可能会有各种美好的憧憬和新奇的揣测,但重要的还是要面对当今世界的现实。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吴建中在《图书馆建筑美学》一文中是这样概括的:“现代图书馆建筑思想中自始至终贯彻了以人为本这条主线,随着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和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变得更为突出”。他援引了大英图书馆馆长布里安-朗格博士的话说:在新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新图书馆建筑诞生的时代”,“巴黎和伦敦图书馆建筑在…  相似文献   

10.
自1898年近代第一份妇女报刊《女学报》创刊至五四运动前的二十年间,我国共诞生了百余种妇女报刊,它们或由女性创办,或与女性生活休戚相关。以1898—1918年间出现的妇女报刊为对象,重点关注其在女性觉醒与独立方面的作用与地位。这些报纸的创刊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女性的关注,见证了中国最早一批女性的觉醒,既促进了近代以来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又在改善社会风气、推动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出现翻开我国妇女报刊事业的崭新一页,成为近代女性建立话语权的最初尝试与生动实践,在近代以来的妇女运动发展史和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产物。近代图书馆储存并传播人类长期积累的尤其是近代中外的知识与信息,繁荣文化,有益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它又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本文就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研究情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是对文献资料和信息情报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保管并向社会、集体和个人提供利用的专门机构。它以交流文献资料、传递信息情报等的功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因此有“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培养人才的摇篮”、“信息情报的喷泉”等美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爆炸、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激剧增长的今天,遵循图书馆的发展规律,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图书馆事业,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制订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法》,已势在必行。  一、制订《图书…  相似文献   

13.
电报技术在晚清的传播始终伴随着西方近代物理学的普及,作为电报技术诞生的基础,西方近代物理学构成了电报技术的解释系统和参照背景。在电报技术传行于中国的同时,“搭载”子电报技术之上的物理学知识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本文以上述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探讨西方近代科学与具体技术在共同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模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基督教自然神学有着很深的渊源,而不只如默顿命题所言的限于宗教伦理层面。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来源于自然神学对古希腊理性的传承。自然神学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诸多方面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哲学基础,实际上是近代科学的“前科学”。  相似文献   

15.
文献信息学与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信息学与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战略孟智明图书馆情报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是近十年图书情报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与此同时,一门研究文献信息活动规律的学科──“文献信息学”也在我国图书馆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和研究中诞生了。图书情报事...  相似文献   

16.
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建设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馆员”是专家型的复合型人才,其与“参考咨询馆员”在知识、技能以及服务内容、对象和层次上有很大不同。将“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建立互动型“双赢”合作模式,一方面把重点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使之成为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学科馆员”对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促进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是当前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论孙中山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产物。它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因而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的最主要标志。可是,由于这个革命政权早在它诞生之前,已被许定给了反革命头子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受到里应外合的压迫,无法改变这个既成事实。本来,“孙逸仙没有妥协的意思”,但缺乏“斗赢袁世凯”的条件,“于是终于输给了袁世凯”。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作为保存、积累和传递人类智慧成果的专门机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它伴随着文献的出现而诞生。自从图书馆诞生以来,其形态和功能就处在不停的发展和演变中。曾经历了农业社会的藏书楼时期和工业社会的近代图书馆时期,而今又处在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演化的变革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文明同步发展的,因此,它的职能是与一定时期人类社会对它的需要相适应的。1古代图书馆的形态及职能中国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殷代,王室就有了专门保存文献的地方。外国最早的古代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出现在亚述首都尼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本文仅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选择 近代中国是一个变革、动荡的时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展走向了畸形的道路:一是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二是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近代机器工业(和轮船航运)最早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于中国。但那时外国资  相似文献   

20.
一、社团的定义和分类 所谓社团,就是按照国家法律或者在政府未加禁止的情况下,由群众自行组织的,以从事某种社会活动为目的的民间团体。(当前我国的社团都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建立并经民政部门批准备案的。)社团的出现,在我国是近代的事。近代许多社团并非按照国家法律建立,所以,上述定义中所说“或者在政府未加禁止的情况下”,一般是指近代社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