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海德格尔的"本真的历史"概念因其内在的矛盾而被伽达默尔弃之不用。在接受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学说以及意向性中的"先天相互关联"思想的基础上,借助于约克伯爵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性现象学之间所架设的桥梁,伽达默尔成功地清除了黑格尔哲学中生命概念的形而上学色彩并将历史性的维度植入其中,从而完成从基础存在论的"本真的历史"向诠释学的"效果的历史"的转变。海德格尔早期历史观中的革命性意义及其新的突破方向也因此得到清晰的彰显。  相似文献   

2.
语言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各派哲学家从不同的维度对语言问题进行探讨,而语言与存在、语言与世界以及语言与理解的关系问题几乎是各派哲学讨论的重点。在这种探讨中,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贡献是独树一帜的,同时,他们的观点也有很大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3.
4.
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看似没有直接论述历史的专著,但其思想却是以“此在”的历史性为核心, 突出表现的是人的历史性意识,由此建构了关于历史性思想的系统理论。他通过对西方传统哲学即形而上学的批判和扬弃,开显了“此在”的历史性意识,获得了对历史之本性即时间性与生命性的真切认知,由此宣布哲学即形而上学的终结而提出澄明历史性之思的任务。海德格尔对“此在”历史性的理论解读正是对历史之为历史的根本性诠释,其历史观念亦就此而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建立在对世界的前科学、前理论的先验的筹划的基础上。自笛卡儿以来的西方近、现代形而上学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存在者整体分裂为主体与客体,人作为主体,成为存在者的尺度与中心,客体通过与主体的关联而存在,正是这种对世界的先验筹划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并使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关于"事情本身"(Sacheselbst)的理解,提出伽达默尔的"事情本身"既不是胡塞尔的"意向性",也不是海德格尔的"生存性",而是"历史性"。论文最后还针对当代德国诠释学学者对伽达默尔的"事情本身"概念的解释,提出自己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
真理概念是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捍卫的核心,但他所说的真理不同于科学主义的真理,而是超出了科学方法论范围的本源性真理。他的真理概念直接来源于海德格尔,并与黑格尔的真理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伽达默尔真理观的特点就在于坚持真理的历史性和语言性,由此他试图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两难困境。从伽达默尔的真理观中可以看出他的哲学兼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特点,但更倾向于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认为,现代科学在其方法论里确定经验的可证实性和可重复性,而没有注意经验的内在历史性。按照哲学诠释学的理解,历史性是经验的基本含义,对于经验概念的反思,就是要意识到经验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肯定效果历吏意识必然具有经验的结构,通过对经验有限性特征的分析,伽达默尔阐释了在历史理解中实现历史真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在追溯伽达默尔哲学的理论渊源时,由于伽达默尔本人高举“哲学解释学”的大旗,人们往往想当然地把他与狄尔泰乃至施莱尔马赫这样心理学色彩浓厚的解释学家联系起来。其实,如果说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一种成熟的、成型的历史研究方法的话,那么,这种新颖夺目的的现代历史哲学与  相似文献   

10.
伽达默尔论"同在":作为理解者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在"(Dabeisein)是伽达默尔描述理解者存在方式的核心概念,其基本涵义是融入、参与、分有,它表明理解者的存在方式具有隶属性、真理性与辩证性.通过存在论上的"同在"概念,伽达默尔揭示了理解不仅是理解者的基本存在方式,而且隶属于理解对象即效果历史或语言世界的存在,并据此在诠释学领域驳斥了"现成在手"的存在论偏见,提出了有别于自然科学模式的真理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伽达默尔的"同在"概念既是对海德格尔"此在"概念的继承与修正,也是对柏拉图"分有"(Methexis)概念的复活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H.G.威尔斯是英国爱德华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托诺·邦盖》是威尔斯社会讽刺小说的代表作。《托诺·邦盖》对消费社会中的商品泡沫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金钱迷恋和商品崇拜的时代,具体体现在:第一,激昂的广告语言和异化的消费心理促成商机,从而使“托诺·邦盖”这种假药行销成功;第二,资本新责爱德华为彰显其高贵地位而进行炫耀性消费,而出身卑微的玛丽恩则通过婚姻关系来换取奢华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2.
辩证解释学:施莱尔马赫与伽达默尔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辩证性和对话性对伽达默尔诠释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辩证性和对话性及其关系可从四个方面阐释:严格的解释实践与不严格的解释实践、语法解释与心理解释、解释学循环、我们能比作者理解他自己理解得更好。这四个方面的思想都对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的形成有所影响,从解释学的辩证法方面来对施莱尔马赫与伽达默尔进行比较,比较异同,评述关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辩证解释学方面,施莱尔马赫堪称伽达默尔的先驱,他开启了西方解释学后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伽达默尔继续开拓这个思想方向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标题作为广告的基本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人际功能,因而起着促销的作用.运用 Halliday 的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广告标题的人际功能:陈述、提供和提问功能.分析发现,广告标题作为话语其人际功能体现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将军的一生是伟大的爱国者的一生,和平统一观是其一切爱国行动的指南。分析了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原因,总结了以“反对内战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敌入侵”为核心的张学良和平统一观的形成过程。阐述了张学良对停止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战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青年价值观进行了界定,阐明了张学良青年价值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萌发、形成、成熟的发展脉络,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发展眼光三方面阐述了张学良青年价值观的内涵,指出其特点:张学良的青年价值观是他在国破家亡历史条件下自身的感受和体认;它的核心和精髓是复兴民族、矢志救国;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思想。指出了研究张学良青年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并评析了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传统”理论。“传统”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伽达默尔针以地自艺复兴以来崇尚理性和否定权威、传统的现象、重新诠释了“传统”、“权威”;通过对理性与传统的关系,前见的合法性,理解的历史性等的分析。在“理性法庭”的废墟上营建了新的“传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孔祥熙和抗战时期的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孔祥熙处理通货膨胀的立场、观点和方式充满了矛盾性:一方面,他迫于某些客观原因不得不采用通货膨胀政策来支持国民政府的抗战需要,但又出于某种考虑竭力否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另一方面,他有时又承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并尽力抑制其发展.这种矛盾性归根结底是由通货膨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所以,它不仅不会成为我们简单批评和否定孔祥熙的理由,相反,它倒提醒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孔祥熙其人以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纠正某些传统学术观点和舆论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是在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首先他在参加军阀战争中,就提出了反对军阀干涉政治的主张,这是他追求国家统一的心理诉求;东北易帜和易帜后,他把拥护中央、服从政府,作为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理念;旅欧后他试图借助德意经验,拥护一个领袖,实行一种主义,以实现国家强盛;西安事变前后,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张学良国家统一理念的修正与升华.从反对军阀干政到西安事变,都体现了张学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以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认知观下预设功能新解与翻译课堂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世纪末,为了更科学地解释语义和逻辑的有关现象,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创造了一个新术语,这就是“预设”。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预设”的有关研究基本局限在静态语句内。认知科学的崛起迅速扩展了研究者的视野,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其认知规律及其在认知中的功能。在此背景下,以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观为理论框架,探讨了认知文本生成的过程,并据此重新阐述语篇预设的功能。认知观下“预设”的功能新解极大地触发了笔者对目前翻译教学的思考,尝试提出情境式翻译课堂的构想,期望对翻译教学及“预设”理论的充实有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学良教育思想中,主张男女平等、注重女子教育的特点十分突出。主政东北后,张学良冲破禁锢,大胆发展女子教育,在东北大学各系招收女生,开创东北女子高等教育新风尚,创办同泽女子中学,并亲任董事长。他重视女子教育的原因既源于"西学东渐"带来的"兴女学"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女性解放的时代背景和辽沈地区女子教育自身的发展,也由于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超前性以及他自身振兴东北、抵御外侮、强国保种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