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束晓舒 《现代妇女》2014,(10):308-310
医患沟通障碍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须条件,从传播学视角研究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医患沟通系统性教学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反映医学毕业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传播学角度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播学与医患沟通的相关思考,指出传播学在医患沟通中运用的重要性,以期更好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患沟通在影响语言康复患儿家长对治疗师信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某大型康复医院中言语治疗科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医患沟通和患方信任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儿家长对治疗师的整体信任度相对较高;医患沟通的频率、沟通语言和情感沟通都和患方信任呈现正相关性。结论:增进医患沟通可以提高言语康复患儿家长对治疗师的信任度,重视医患沟通、提高沟通质量,可以更好地促进患方信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因为提供医疗服务所产生的人际关系。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并不和谐,医患纠纷时有发生。作为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必然成分,唯有和谐医患关系才能提高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医学生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是基于医护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源头的审视与考量,提出的建设性对策是:把培养医学生崇尚医德的高度责任意识作为提高其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第一要素;把培养医学生待患如亲的情怀作为提高其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信任基础;把培养医学生敬畏法治的心理基础作为提高其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红线意识;把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履职习惯作为提高其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罗董文 《职业》2015,(10):75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医患之间的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趋势不容乐观,且实习医生“被拒”的现象存在颇多。因而医学院校应着重加强本科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医患沟通技能的提升不仅可以更好的协助临床工作,也为逐步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对“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此,去年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也明确提出了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6.
医疗知情同意制度是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是实现患者医疗知情同意权的保障,但是在实践中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方式、履行主体和判断标准方面均存在不足。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因此需要在履行方式、履行主体、判断标准等方面完善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进而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保护患者医疗知情同意权的实现,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瑶 《现代妇女》2014,(5):262-262
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医患关系的各种矛盾,医疗纠纷的频繁发生,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将医患关系推向了风口浪尖。在多数医患事故中,舆论和大众都将批判的目光指向医院和医护人员,与此同时一些重大恶性伤医事件的持续上演以及职业医闹的出现,又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到医患关系的构建上。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专业助人活动,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对医患矛盾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通过对医患双方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互动,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多数患者已不满足于仅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人们在就医时也希望医务人员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温馨、整洁的就医环境,良好的医患沟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现代化医院的着眼点正在逐步从传统的以重视医疗技术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聋哑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学习情况以及如何顺利融入社会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这一群体存在与他人正常沟通的障碍,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面对需要就医的情况,更是障碍重重。医护人员与这一特殊群体沟通也需要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对症下药,准确把握他们的病情,进行精准诊断,从而避免因为和这些聋哑儿童的沟通不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医疗保健业也不例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医患之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在当今社会日趋重要。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可以建构双方间的信任、合作及良好的互动,还可以促进我国医疗保健业良性发展。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深刻分析了我国医疗保健业的现状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我国医疗保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就目前的现状提出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医疗保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知行合一《商务礼仪》课程教改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公关世界》2009,(4):57-58
良好的职业形象,得体大方的言谈举止,有效的沟通合作能力是大学生踏入职场必备的职业素养尤其对从事管理和公众工作的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他们将来从事营销、贸易、公关、企业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职业能力要求。基于这些考虑,许多高校在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了《商务礼仪》课程,作为营销、贸易、公关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帮助学生塑造职业形象,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提升沟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梁国 《职业》2013,(12):55-55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沟通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强化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在教学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计算机课程特有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徐梦真 《现代交际》2013,(9):160-161
普通话作为标准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当今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加强普通话学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而言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社会的需求、学生的特点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探讨加强普通话训练在高职口才课程中的必要性,并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支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其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者以为患者谋利益为己任,医务工作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被施救的患者也往往怀有感恩之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医疗资源的配置方式日趋多元化,医疗卫生系统在机制上具有很强的趋利性,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双方在市场与非市场中博弈,生命与利益的冲突,使医患关系成为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台金绪 《现代妇女》2014,(8):248-248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7月至2014年2月间,已有32名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被患者杀害。层出不穷的医患暴力事件让中国医生这个职业成为了高度危险行业,是什么原因使医患关系急剧恶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在短时间内改善极度紧张的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却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6.
张建新 《职业》2013,(23):33-34
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如今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初步探索了中职应用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医患纠纷与冲突的频发致使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愈发关心,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激化成为学界共识,医患信任呈现"断裂"状态。而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决定了医患关系的互动状况,影响着医患信任关系。基于此,以内蒙古自治区R医院为例,在分析医患双方认知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减少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来提升医患信任。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2月,广州市民政局医务社工试点服务项目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正式启动,按照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向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福利资源链接、情绪关怀与压力调适、家庭沟通与关系促进、临终及丧亲关怀、医患关系沟通及病人权益倡导等服务,并协同医疗团队为其提供参与社会、心理与精神层面的照顾,构建起支持病人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的专业性服务平台.笔者作为该试点项目的医务社工,力图结合现已开展的医务个案转介服务经验,探索适合广州地区特色的医务社工个案转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商务写作与沟通》课程是商科类高职院校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在对教材、学生、教师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以OBE理念为指导进行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学时不足、“教师为中心”、课程学习成果难以界定及测量的问题。在OBE理念指导下,通过基于成果导向,设定教学思路;根据职业需要,确定教学目标;面向专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借助多元空间,整合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质量管理,改革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20.
<电机与变压器>是技工学校电类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电和机相互沟通的学科.该课以先行课程中的定理、定律、概念、原理为基础,结合电机的实际构造,形成新的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