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韩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2%,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韩国老龄人口很快将达到国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但现在令韩国人担忧的是:首先,多数人没做好养老的经济准备:其次,寿命的延长和传统家庭观念的消失,导致独居老人增多。他们不仅面临着孤独和生活方面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健康问题,由于无人照料将导致各种意外情况发生。韩国最近就发生了多起独居老人“孤独死”事件,震惊全国。  相似文献   

2.
王美龄 《现代妇女》2013,(12):I0044-I0044
庐隐作为一个觉醒的女作家,不仅看到了社会中女性对爱情婚姻的迷茫,同时她也以一个女作家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反映现实生活。在她的作品里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女性觉醒意识,同时因为新旧社会的矛盾冲突与新旧道德的夹杂,这种觉悟的意识在现实面前面临着种种挫折。庐隐通过作品刻画出了一代知识女性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和痛苦伤感。  相似文献   

3.
胡丹 《职业时空》2010,(1):125-127
斯皮瓦克从西方女杈主义运动出发,以女性主义的视角介入对后殖民主义翻译问题进行探讨,其女性主义思想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而作为一位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翻译家,冰心颂扬母爱,歌颂女性本身的美丽和力量,凸显女性的伟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意识。  相似文献   

4.
彭建胜 《职业时空》2008,4(9):184-184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的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诞生开始就发挥着一般文化的共同职能,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青年的自然环境价值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青年环境意识方面的研究表明,由于当代青年的社会活动和交往方式多以网络电话为主,失去了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生活方式趋向物质主义,影响到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本研究对昆明市青年自然环境价值观的调研可以为了解当代青年提供参考。调查结果显示出青年有较好的环境意识:涉及就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时态度矛盾;对个人经济收入与环保有关方面问题的回答态度犹豫:在生活方式与环保中,表现出观念上有对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的向往.但行为没有明显的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公私问题包括公私边界的区分问题,都是人类无可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它既关系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权力结构、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均衡状态,也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自由选择模式和参与公共生活的公共选择模式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等等。在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视域中,公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理论范式和知识框架,并成为当今学界关注并热烈讨论的主题。本文拟探讨当代社会生活中公域和私域各自的范围,并试图揭示公域私域合理界分对公域之治的制度建设的指向。  相似文献   

7.
核心价值、信仰与青春偶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心价值作为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是一个民族信仰的主导思想和精神力量。可以说,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物质满足后精神生活如何充实?这是现代人遇到的哲学问题。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转型之今天,生活意义和人生信仰再次成为社会和青年人所关注的成长问题。本文就核心价值、人生信仰、青春偶像等问题进行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14,(8):74-7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目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速,容易使人产生紧追感和压力感;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人才、资源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激烈竞争,导致青少年“高科技崇拜症”引发的审美意识、人文精神的失落;物欲横流、精神空虚,使部分青少年中出现一些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如负债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性消费、超前消费等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人们的意识形态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新形势下的"人学"研究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任务。《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马克思的"现实的人"、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深刻的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两三年来,笔者从案头小山似的青年来稿中发现,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在呻吟着孤独寂寞,从字里诗行中流露出种种愁苦与无奈。的确,随着今日社会人与人之间多层次化、多元化倾向的不断发展,个人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年轻人在成长阶段中敏锐的心理感受,体味孤独与寂*是正常与自然的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青年男女及成年男女有明显的“自闭心态”,这些人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往往是很不愉快的。“自闭心态”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有大致以下几种:A、“家庭背景阴影型”这其中又可分“创伤型“及“对比型”。据石家庄市第…  相似文献   

11.
刘丹 《现代妇女》2010,(9):67-73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一直在解放、挣扎和追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无论是“个性解放”还是“一个人的战争”,都使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全知叙述”的无力感。本文欲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在文本创作中出现的对于男性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困境的描写,挖掘出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寄托的“男性关怀”及其深刻原因,以期推动女性写作中两性描写的内涵由“对立”达到“和谐”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韩国电视剧和电影的热播,使中国的观众对身边的这个邻国有了些许感性的认识,剧中风趣幽默的语言,独特的韩国社会文化风情,不但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使我们对韩国社会的家庭生活有了较多的了解。在那些看似婆婆妈妈、平凡琐碎的生活背后,表现出了现代韩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生活态度,也揭示出韩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佟振保与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作为情妇的"红玫瑰"娇蕊,以及妻子"白玫瑰"烟鹂,她们都在振保身上倾注了大量感情,在恋情中卑微妥协,甘愿牺牲,而振保爱自己更胜他人,最终还是负了这两个女人,三人为爱身陷囹圄,不得善终。小说生动地呈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感和婚姻状态,对这两位女性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大量着墨,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再现了女性在男权意识统治的社会下生活的困境,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本文就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谈谈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球村的村民,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垃圾的生产者,只是平时,人们不意识、更不思考这个问题。SARS的一度肆虐,提醒社会和每一个人感觉到反省生活态度、检讨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由此,垃圾这个始终与人类生活相随相伴,如处理不当,就会成为瘟疫传播、污染泛滥的源头;处理得当,又完全可以成为为人类带来积极经济利益的资源产业。因此,人们渐渐意识到了对它加以“认真对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月31日的NHK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死”3.2万人的冲击》播出后,一时间在日本引起广泛讨论,无缘社会中的“孤独死”更是给人们心灵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只有了解日本社会孤独死的现状、产生原因、日本社会对此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才能为我国老龄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由于过度的教育热和以取得的成就为中心的竞争观念加上物质主义的价值体系,反而使韩国国民的主观幸福感处于急剧下降的危机中。通过对韩国和中国青少年的比较发现,韩国和中国的青少年价值观有差异性,但相似性似乎更具优势。具体来看,认为家庭朋友更重要,重视休假、健康、工作等价值观,"权利"的重视度两国青少年共同处于比较低的比率。"宗教"、"学历"和"金钱"的重视度中可以看出韩-中之间的差异:对学历的重视度中国青少年更高,而韩国青少年对金钱的重视程度则更高。韩国国民的价值体系应该向"后物质主义"转换,这意味着社会"创造性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贪婪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类对物质的占有本性,会使其产生占有物质的意识行为,这种意识行为促使他去劳动,去参与市场竞争,去发明创造,在无竞争力或劳动不得时去抢去偷。抢去偷。贪婪,即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贪得无厌,是人类贪占本性的极端体现。比如说,我们经常用“勤劳”来赞美一个人勤于工作,努力劳动,而这种勤劳却是产生于他占有更多物质的欲望。占有更多物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存在或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说到底,驱使人通过勤劳获取更多的物质,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本源就是人的物质占有本…  相似文献   

18.
张存江 《职业》2022,(17):45-47
在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观指引下,职业学校将“财创工匠”作为培养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社会经济生活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融合校内外办学资源,共同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素养,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将职业教育办成“活的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9.
<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2020年刚出台的《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表达了足够的人文关怀,使每个公民的人格得到保护,使人们精神愉悦,将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已经是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传媒化的人,没有人能离开传媒的影响。要想获得更多幸福,必须强化传媒素养,使现代传媒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印象中,男人似乎应该比女人更理智、更坚强,然而科学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生活科学》网站不久前刊登了一篇文章,告诉女性关于男人的十大有趣秘密。1、感情更丰富通过对婴儿的研究,瑞典科学家发现男孩比女孩的情绪反应更强烈。人们之所以认为男人不太感性,是因为受观念影响,男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以男子汉自居,从而隐藏了自己的情感。2、更害怕孤独虽然孤独感对每个人的大脑都会产生影响,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发现,老年男人最害怕孤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