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交际关系时,就是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它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外语学习中只有了解了语言的特点,语言的习俗文化,才能更加准确贴切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识,日语作为粘着语,有其本身的特点,敬语就是其中之一,只有较好的学习理解了敬语的使用,才能较好的理解日本人的敬语意识,才能开启日语学习之门。  相似文献   

2.
医学研究表明,年龄相同的老年人,血管“年轻”者,其肌体也年轻;相反,血管“老化”(即血管硬化)的人,其肌体也随之老化。血管老化后,由于全身各组织供血供氧受阻,会使人的腿脚出现不灵便、四肢麻木、反应迟钝等症状。那么,全面预防血管衰老,应从哪几方面做起呢?  相似文献   

3.
势利     
清云  晓科 《现代交际》2002,(4):48-49
人们总是把“势利”同“小人”联系在一起,说明“势利”是一种人人鄙夷的恶劣行为。 衡量一个人是否势利的标准,要看他待人的态度是否根据财产、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势利的人重权势,他们以权势的大小、财富的多寡为处事依据,有权有势的就巴结奉承,无财无势的就冷眼相待。 势利的人为结交有权、有钱、有势的人,往往作出一副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的样子,显得低俗、下作。那么,是什么使得他们如此心甘情愿地肉贬身价呢?我想,其根本原因就是个人利益在做内驱。势利的人结交有权势的人,目的就是为了从结交中获得利益。 观察生活我们还可…  相似文献   

4.
人性具有各种各样的弱点,完美的人只在童话中存在。所以说谎是不可避免的。美国人认为,政客是职业说谎家,那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能算业余说谎者。世界上没有不说谎的人,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 当然,谎话并非都是恶意欺骗不可饶恕的。信“口”拈来的谎言中往往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人情味。说个智慧的谎,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5.
徐艳虹 《现代交际》2011,(3):30+29-30,29
"意思"的六个意思,以及"不好意思""不够意思"中"意思"的意思扰乱了一位老外的心,到底该怎样理解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本文详细分析了每个"意思"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且提供了一份含有与"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for"的资料,并将其英文译本贯穿始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目的是追求世界或者宇宙的终极,它在研究哲学问题的方式上与其他科学不同。科学都是关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而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所有科学问题的极点。在这一点上,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的哲学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哲学并非以追寻世界本源为根本目标,而是通过对宇宙观的讨论来明示人的生存哲学。在哲学方法上,中国传统哲学一直采用辩证法,而不是西方哲学的运动哲学。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别造就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典型特征,即学说都是为社会治理服务的。本文在这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在受到西方哲学的冲击下如何重新构建其理论体系,发挥其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7.
英文的"face"和中文的"面"看起来意思大致相同,但实际上两个词无论是从字面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来讲都有很大差别。通过对两词字面和社会含义差别的对比分析,来探究其背后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字面上来讲,两词使用的范围、词性和词义搭配都有所不同;从其社会学含义上来讲,两词一个注重交往中社会价值的体现,一个注重交往中个人价值的体现。而含义差异的背后蕴含着文化起源、文化导向与价值观的差异,理解这层差异之后可以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升沟通理解能力,促进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8.
汪钦 《公关世界》2008,(7):50-50
十年“浩劫”虽已成为历史,但说来依然让人不堪回首,尤其那些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功臣、志士,更是令人悲叹不已。“文革”第一个被害的邓拓便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9.
宗岩 《现代交际》2014,(11):49-50
王熙凤杰出的语言沟通能力是其能够顺利为"官"的主要原因:对上,其话语表明她头脑清醒,善于逢迎,不乱方寸;对和自己地位相当的人,她又能够放低身段并轻松化解两难问题;对下,她则凸显身份、树立威权。  相似文献   

10.
孙林雪 《现代妇女》2014,(12):272-272
自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的提出,我国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兼爱”是墨子思想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社会中的人无等级、无差别的平等的互爱互利。本文通过对墨子的“兼爱”思想的论述,总结出其对当时社会与现世社会意义,总结果子思想对现在研究生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前两天看到《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上郑涌撰写的《哲思与文心》专栏的第一篇《傅雷仍在震撼、颠倒我们》,由此而想到“圣人”与“贤人”、“圣人”与“英雄”、“拯救”与“逍遥”、“启蒙”与“顺性”等问题。先说“圣人”,《说文解字》:“睾,通也。”就是说,圣人是通人。“通人”与我们今天说的“通才”概念似是而非。“通人”是从品德角度定义的,而“通才”是从才能角度定义的。  相似文献   

12.
刘江  赵海月 《现代交际》2024,(2):77-85+123
中国式现代化是带有中华文明特质规定性的现代化,其生发逻辑与价值面向体现着“和”文化基因。从渊源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规引。其中,“与天和性、天人合一”规约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宇宙观,“与邦和谐、协和万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际观,“与人和睦、和而不同”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观,“与心和解、人心和善”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3.
鲁迅身处大变动、大危机的历史时期。当时绝大多数民众没有受过精神洗礼,而先知先觉如鲁迅者自身也存在某些不足,因此异常孤独、彷徨,这深刻地体现在其前期的作品中。本文以《墓碣文》为基础文本,聚焦"坟""死尸""本味""微笑"等散点,兼顾中国近现代史与鲁迅的人生经历,结合鲁迅其他作品尤其是《野草》部分篇章,作互文式解读,希望从中窥探鲁迅早期的精神状貌。  相似文献   

14.
传统发展观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建立在接受性价值观之上,它诱发并强化了人们的贪婪动机,物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是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接受性价值与创造性价值的统一体。本文指出“作为人”的消费的三重规定,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背景,阐述了通过自主性消费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笑汀 《老年人》2009,(5):40-40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中国古代这句著名的民谣,因为揭示了生活环境对人的品质与情操的重要影响而被千秋传诵。但是,人毕竟不是泉水。对于环境而言,水只是一个单纯的受体,而人则既可以是受体,也可以是抗体,或者说,是一个有选择的受体。悠悠往史之中,“泉水出山”而依旧不改其“清”的佳话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人”.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对象。形形色色的人,千姿百态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的反应可能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非比 《女性天地》2007,(10):42-42
免费——只要广告语中出现白送一词,产品一般都非常受欢迎,其程度超过“买一赠一”。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在论述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有两个著名的假设——“经济人”和“道德人”.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人们的行为。“经济人”强调人们活动的出发点是利己,而“道德人”说明人们在活动中兼顾“利他”,文中将论述斯密是怎样将个人利己主义与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三、字谜     
《老人世界》2011,(6):62-62,12
1.草木之中有一人 2. 春风吹又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了一些外国留学生使用"刚""刚刚""刚才"发生的偏误,将其分为四类:误加、内部混淆、外部混淆、语序不当。并从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的角度逐一分析产生该类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三条教学建议。旨在对实际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