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叙事疗法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和产生背景,比较了两种疗法在理论基础、咨询关系和咨询过程方面的差异,以及在人性观和人性理论方面相似点,对这两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疗法进行了简要的比较研究,以期对整合流派众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劳工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以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程序员为代表的科技劳工群体。本文重新审视了传统劳工研究的理论框架,回顾了劳动过程理论与规范性控制理论对劳动控制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厘清了二者在冲突的基础、斗争的场域与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差异,分析了两种理论传统对于理解科技劳工研究中组织结构与文化的变迁、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社会/技术二分的职业分工等现象的启发。技术与劳动过程的辩证互动关系和劳工主体性仍然是科技劳工研究的两个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3.
高红 《现代妇女》2014,(3):23-23
本文旨在运用格里乔克的学习风格理论,从心理学认知风格差异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90后大学新生在不同专业、性别及性格方面表现出的英语学习风格差异现状进行较详尽的实证性调查研究,并对其未来走向作以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形理论研究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近年来已成为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如在河网水系、地层断面描述和城市变化监测方面都得到诸多应用,但将分形理论用于地震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研究仍不多见。通过建立汶川县地震前后土地利用数据库、计算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来揭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地震前后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稳定性差异。研究表明汶川县地震后各土地利用类型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地震对土地类型空间复杂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由此提取震后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震灾信息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环境行为理论和设计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基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综合性环境行为理论:自由意志论、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相互作用论和相互渗透论,着重阐述了相互渗透论的观点以及与其他综合性环境行为理论的区别,比较了工具性观点和精神性观点在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差异以及高度技术增长和人与环境研究的差异。基于相互渗透论和精神性观点,论文提出了的综合的设计方法论和动态的设计方法论,并结合研究案例说明了设计方法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思佳 《现代交际》2014,(10):198-198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种性别构成,目前人们对于男女两性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已进行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多发现。但对于男女在学习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差异,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这种差异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体现为男女学生在课堂表现、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成绩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分析英语学习中不同性别的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找出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的原因,论证学习主体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的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中抽取被试共25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高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的现状,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特点、人口统计变量与职业认同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细化研究,试图找出影响护校生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教育等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动态评估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总结各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情况,通过这两方面研究总结发现,国内动态评估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国内动态评估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对该理论的介绍与评价方面,在理论创新方面没有进展;外语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多集中于动态评估的模型建构,缺乏大量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为古代音乐文学题材和中国古体诗写作体裁之一,盛行于宋朝的词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为了对李清照和辛弃疾词体的文学对比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例证明法这两种主要的研究方式,以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体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李清照和辛弃疾在词体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深入地探讨了造成李清照和辛弃疾两人词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以期为宋代词体的研究者们提供李辛二人词体异同方面的理论支撑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龚磊 《职业》2010,(12)
近年来,技术创新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前沿,得到了大批国内学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得到的成果还很少,有关研究文献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管理这个角度出发,从他们的定义、主体和外部环境条件、内容、职能与特征、流派五个方面对近些年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梳理与评价,以期总结研究成果,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孩子学习语言的效果是不同的,年龄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形成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当前社会,很多孩子三四岁时开始第二门语言的学习应该也是基于这种原因。研究二语习得年龄差异对成人外语学习的影响,需要先了解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然后详细分析儿童和成年人在二语习得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适合成年人学习外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国内对评价理论研究的近十三年状况,以期为评价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应用。本文以《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对发表在国内10种CSSCI期刊与3种外语核心14年(2000-2013)中90篇有关评价理论的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回顾了评价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状况。统计数据表明,自评价理论创立以来的十年里,中国学者不仅对评价的本质、评价系统的建构和分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且对该理论在语篇分析、英语教学、翻译研究等领域的应用问题也作了许多探索。  相似文献   

13.
爱情这个主题长久以来都备受文学家、艺术家的垂青,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心理学家则尝试用实证的方法来解读这种微妙的情感。本文介绍了关于爱情的经典理论与进化理论,同时回顾了近年来社会行为研究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依据爱情的发展阶段主要探讨了爱情的盲目性、成瘾性以及长久性。并就爱情中的性别差异,注重研究内容与范式的拓展,跨文化的爱情差异等方面对未来爱情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军 《现代交际》2010,(12):117-117
本文从中西方教育理论课程目的性和本质性的差异,左脑型的思辨、批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东西方艺术教育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劳伦斯·韦努蒂的早期著作《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和《翻译丑闻——差异伦理探索》中,其研究重心从翻译策略向文化研究转移,这使得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成为其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分析早期两部著作中文化身份的侧重点,并对韦努蒂翻译文化研究中的涉及的政治维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弱化。本文试图从理论方面对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晰理论渊源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最基本的成份,主谓关系是语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英语和汉语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差异对英语为二语的习得者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一差异有什么好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多元智能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启示体现在教学、评价和科研三方面:(1)教学应结合学生的智能差异,教学策略差异化、个性化;(2)写作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促学作用;(3)写作研究应重视学习者个人与社会的需求分析,并结合情境因素对个体差异进行动态考察。  相似文献   

19.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及外语界的学者在研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时研发出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其理论体系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探讨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建构主义对产出导向法的启示。希望该领域的研究人员重视起建构主义理论在外语教学中产生的质疑,并在此方面做进一步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环境健康绩效的相关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和城市建成环境在健康影响方面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环境空间类型的恢复性效能差异还未能得到充分研究。通过实景图片环境模拟,本研究对不同类型的恢复性环境的效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恢复性环境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山景、农田、水景空间的恢复性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空间,人群对水景空间的偏好大于绿色空间,空间开敞度、复杂度与恢复性有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不同的空间类型及其空间特征,可为健康景观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