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直义上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吉祥图案、龙凤纹样、象形文字、中国红、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木版年画、戏剧脸谱、景泰蓝、剪纸、皮影、瓦当、画像石、太极、岁寒三友……这只是从其“形”与“色”的外在表现上的认识,而要从其内在表现上加以理解,则可以涉及到中国画的气韵、神韵、意境等,以及传统元素所隐含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意”。认识到这三种要素,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展示传统审美文化理念与现代书装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将中国传统图形艺术运用现代标志设计中,其造型设计、色彩搭配及审美标准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形成了一个更为独立且视觉传达语言更加丰富的视觉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3.
李仙玉 《现代交际》2014,(3):100-100
中国的服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精良的制作工艺。现代服装设计经过长期的发展,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力量和特殊的设计语言。作为一种艺术,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成为了表达个性美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融洽、含蓄端庄的民族性格。本文主要叙述了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多个方面的应用,以期为设计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龙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在中国所有的传统纹样中,龙纹的发展贯穿了整个民族的历史,龙的精神也逐步融入到艺术设计领域中,在对龙纹形象提取演变的基础上,巧妙的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设计出许多优秀的标志设计作品。龙纹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和象征,龙纹代表着人们积极向上、渴望发展、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价值。作为当代的设计者,我们要在传统图形的基础上创新和开发赋予标志新的意义,把中国文化韵味和民族的根基融合在当代的标志设计意识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代招贴艺术题材广泛,它的种类、形式复杂多变,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本文将中国文化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代招贴的发展有机结合,阐述了只有将两者的特色紧密联系起来,才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招贴文化元素中得到充分长足的发展,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基于现代招贴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人人重庆”城市形象标志是靳埭强先生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又一大贡献,是中西艺术设计理念的完美融合,其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元素赋予了艺术作品更多的内涵.特色文化的设计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诠释了艺术设计想要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赋予其文化内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对中国传统书画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首先是简单的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融合对中国传统书画发展的意义,并在简单的深入把握中国传统绘画背景与现代设计的功能的基础上,归纳了两方的形式、内容与价值。其次从两者的多种角度去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并发现他们的融合的交叉点与差异性,然后找到他们融合并创新的发展途径。从艺术的本质和当代的需求问题上研究探讨中国传统书画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主要以现代设计里面的三大构成的特点来与中国传统书画的表现形式做一个相应的融合并达到创新的目的,从而促进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以达到凸显现代设计形式的中国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8.
中国拥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使命。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提高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属性、民族属性的有效手段。然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盲目照搬中国传统文化,而是需要对传统文化之中包含的积极因素进行吸纳,要深挖传统文化之中隐藏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语言,提高其艺术设计魅力。本文围绕"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很多标志设计作品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从两点简述:回纹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吉祥符号的意蕴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传承了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和审美特征。现代艺术设计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设计的语言和内涵。同时,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传统图形的应用也需要了解其自身的艺术规律,通过分析传统图形的特征内涵,更好地借鉴中国传统图形图案,以求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汉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设计图形符号,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成为标志设计中一种独特的、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设计元素。本文从汉字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研究和探讨了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六种运用方式,进而提出,汉字图形化在现代设计中应当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才能设计出最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体现东方魅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璇  杨卫军 《职业时空》2008,4(7):102-102
21世纪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是凸显个性的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竞争也日趋频繁,而这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设计业中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它不仅仅能影响产品的销售业绩,树立产品的形象,更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及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只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设计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产业,向世界人民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让中国设计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3.
平面广告设计是一种以视觉的语言与人交流思想的艺术语言,它使受众能够简明的知道关于秦岭的信息,通过对秦岭文化艺术语言的提炼,形成具有地区文化特点的视觉传达语言。本文通过大秦岭艺术文化中的图像符号和色彩提炼、深度挖掘大秦岭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等方面探讨大秦岭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渐渐受到国内外设计师的喜爱,本文首先介绍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现状,其次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设计师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设计,是一门关于形象的艺术语言。它代表着某一特定的实物,并通过图形文字或者具象表现实物传达一种文化,表现一种精神。它看似简单.却是拓展其它视觉形象要素的基础。而标志设计中的文字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标志的主要构成元素。利用文字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前瞻性的国际化标志,即是中国标志设计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岚清是2003年春退休以后才开始学习篆刻的,他用“石可言美、石可言志、石可言情、石可言趣、石可言事”来形容对篆刻艺术的感悟。五年时间积累四百多方,并已先后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作品展览,他的印章里不乏充满生活情趣之作,读来很是幽默。  相似文献   

17.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进入21世纪的今天,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价值和和积极意义。本文认为,孝道文化构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伦理文化,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今天的中国人,包括世界华人仍具有强大的影响魅力,但是,由于传统孝道文化的复杂性、多元性,其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文化应是判断地继承,而且,更重要是取传统孝道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重建起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18.
相声是中国传统艺术里的一种,深深地植根于民间,承载着覃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文明的族群之根。而近几年来中国的传统相声却日益没落和边缘化,相声艺术的生存岌岌可危。一直以传统相声的代言人和“非主流相声演员”自居的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却倚靠和发展传统相声文化,扎根民间,赢得了自己稳定的受众群体和生存之地。这既是大小媒体宣传热炒的赫赫战功,更是他自身厚积薄发,活力四射的个性化语言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当下的世界早已全面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各国的艺术文化相互交流渗透,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消费观念迅速普及,传统文化体系被平面化,民族品格淡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平面设计如何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中找到平衡点,树立文化阵地观念,保持民族精神,是我们急需探讨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当前流行的简约主义设计风格为切入点,分析研究简约主义和中国传统元素的特点、发展趋势及联系等,意在将两者结合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对传统纹样的重构,衍生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的平面视觉元素。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文化的创造、发展及传承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而大学英语是一门既传授语言知识,又传播文化知识的课程。鉴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的必要性及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旨在让大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