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世界》2008,(3):45-4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城市基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单位制社会结构形式,社会成员不再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组织,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区人。赤峰市红山区永巨街道党工委为了让社区离退休党员继续发挥作用,在红山区委组织部的支持帮助下,组建了社区离退休党员支部。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城市社会成员从过去依赖单位、以单位为中心的“单位人”逐渐转为依赖社区、以社区为生活重心的“社区人”,“单位人”属性逐渐减弱。作为“单位人”的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的转为“社会人”而进入社区。城市社区老年人口集中,密度大,给社区老龄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创新是迎接挑战、解决新课题的重要方法。致力于观念、思路、方法、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公众认同的社区老龄工作的新路径,是老龄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3.
意识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人的行为有着积极能动作用地社会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组织意识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类型,是指人们自发自觉组织起来的愿望和心理状态,是人们“组织起来”的前提和向导.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社区”逐渐替代“单位”,成为社会的细胞,社区管理也随之成为城市管理的主题之一.社区管理的取向是走向公民治理,而社区居民自发组建起来的各种社会组织则是实现公民治理的关键,这就需要居民具有较强的组织意识和能力.但通过整理和分析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的有关数据发现,居民的组织意识是淡薄的.而“传统文化”、“没有经费”及“登记注册难”则是导致居民组织意识淡薄的三驾马车.为此,需要从居民思想意识出发,清除阻碍因素,形成强烈的组织意识,从而实现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地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对新农村社区可持续性空间布局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冰  薛锋 《城市》2009,(11):53-55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积极探索新农村社区建设之路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实现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是建设新农村社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化的产物,其功能日益显现,城市居民由过去依赖于工作单位变为更多地依赖于社区,社区服务的内容也逐渐从衣食住行向文化、体育、科教、医疗、就业、环境等方面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变。因此,社区建设和管理成为我国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广大市民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很多社会功能向社区迁移,社区地位日益凸显,并成为城市社会的基石,肩负起了更重要的时代责任。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和原有住房体制的解体,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阶层、职业的人群在社区重新集聚并产生冲突,社区的承载力前所未有地增强,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的城市社区居民构成多元化,彼此之间的价值取向差异大,交往和联系较少,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引发人们对城市社区文化新的思考和重视。毋庸置疑,城市社区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整个城市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升社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区、有效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和转型期社区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化大省,河北省文化基础良好,以社区为平台的文化建设刚刚起步,距离建设新型社区文化的目标差距较大。笔者关注河北省这一研究主体,通过对典型社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职能定位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一词源自英文“community”,是指“那些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为友、守望相助、富有同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费迪南德·滕尼斯语),人们加入这些社区团体或组织不是为特有的目的所驱使,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目前,我国城市变革中突出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旧城区的“单位人”演变为“社会人”,城郊结合部的“村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这一系列的转变并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经济的单纯增长,问题的核心是从企业和政府剥离出来的职能逐渐回归到社会时,以什么形式或途径来更好地承担或转化、实现这些职能?政府和社区团体之间的位置如何摆放?等等。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育成熟、市民政治民主思想日渐加深的进程中,如何加强居民社区管理,实施社区管理的“自治”,找回因现代工业化而日渐流逝的社区特质等,是我们亟待解决也是目前正在花大力气进行的一项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单位"功能不断弱化的过程中,城市青年正在经历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过渡.由于政府组织、经济组织、第三部门之间职能划分在实践中尚未完全明晰,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刚刚起步,社区满足青年需求的能力还比较差,社区群团组织对青年的影响还比较小,社区与青年的良性互动关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强社区共青团及其他青年社团建设,完善社区青少年服务设施,提高城市青年的生活满意度,满足城市青年的归属感和社会需求,应当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青少年事务社会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以后,市、区一些部门条线的事务性工作量实际上是减少了'而街道、社区的工作负荷则呈几何级数逐年上升,因此,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是必然的.但是,在大量的社会事务实行属地管理后,财政却做不到"费随事转".街道一个工作人员要对应一个或多个局、委、办的工作,一个社区几个工作人员更是要应对24大类、88项工作."压力山大"的工作、较低的待遇、不明朗的晋升通道,让社区工作成为年轻人(包括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流动性较大的"过渡性"职业.  相似文献   

10.
在浦东开发开放的有力推动下,浦东新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从而使新区的城市社区系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以建筑陈旧、配量设施不全为普通特征的传统社区在改造中逐步更新;同时,按照现代生活特点和设计标准规划建设的新型社区在开发中不断形成。这一过程一方面使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另一方面也对新区的城市社区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使新区的城市社区管理与城币社区建设相适应?这已成为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共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试在相当于街…  相似文献   

11.
日前,天津市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对社区工作者逐步向职业化、专业化社工转变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指出,在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资格的人员;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要在两年内取得社会工作员以上资格;现有45周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要在3年内取得社工资格,并作为续聘的主要依据。《意见》还提出要支持培育社会组织,积极引导各种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推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三社联动”。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未来10年城市社区居委会改革绘制蓝图。江苏省扬州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振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邻里中心“四位一体”是扬州社区管理服务体制的一大创新。其中,社区党组织属于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国城市的“单位体制”开始松动,“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渐露倪端,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不断上升,民主意识和参与愿望越来越强。所有这一切,一方面冲破了传统社区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樊篱,另一方面又呼唤着建立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微型社区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转型期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增强了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必定导致冲突频发,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于是冲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问题便成为社区工作者必然要面对的难题。本文作者通过对一具体冲突事件进行跟踪调查,兼具理论与实务的取向,分析了社区工作中冲突的成因和过程,提出了冲突管理流程。希望通过这篇论文提醒社区工作者重视“冲突管理”观念,掌握冲突情境以至化解冲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复杂,传统社会管理服务与社会需求、公众期望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之后,原有的单位管理服务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服务网络还不够完善,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得不到在“单位人”时期的贴身照顾,原有的社会管理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求,开展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社会人”是当代中国耳熟能详的名词,有多种不同解读。在社会学视野中,社会人与“单位人”相对。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地区,从摇篮到坟墓,城市居民都离不开单位,找单位解决问题也是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因此,这个时代的人被社会学家称为“单位人”。城市改革启动后,劳动合同制得以推行,单位制度不断解体。这就使得单位员工的生活重心逐渐由就业单位向生活社区转移,表现为单位人向社会人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社区服务与管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事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管理,推动社区服务的发展,对丰富和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广州实现城市“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为了配合广州加强社区建设的需要,广州市社科联日前召开了“广州现代城市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对策”座谈会,邀请有关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和学者就广州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问题进行座谈。《广州社会》特把此次座谈会发言整理编辑成专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新塘事件已成为广州市社会管理的一个教训,正如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分析个中原因时说,迫切需要改革创新,转变不合时宜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切实转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量户籍人口服务、轻外来人口服务的思想观念,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加强和创新枉会管理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像重视城市社区建设一样重视镇村社区建设,切实把加强和完善镇、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上议事日程,不断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推动社会管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转为社会职能,人们也逐渐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社区人”。社区作为人们生息相关的活动场所,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渐趋全方位、多角度地服务于全体社区成员。而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成为社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的老年人比例将迅速增大,尽管子女在主观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十分孝敬老人。并有赡养老人的愿望。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子女将不具备照料和赡养老人的条件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对人口流动和迁移政策的逐步放宽,我国出现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潮。据统计,2003年我国实际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已达到9900万人,且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尽管大量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居住及生活,却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没有融入到城市中去,反而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近1亿的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这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