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76名农业院校大学生做被试,考查了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学业归因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主学习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学习动机显著高于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学习设置显著高于自我调节;女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内归因倾向显著高于外归因;男生的外归因倾向显著低于女生。(3)大学生外归因、内归因均与自主学习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相互关系,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医学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的刻板性两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但在自我灵活性上显著高于常模;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恋爱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问管理倾向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个体自我评价、参与锻炼的动机、喜欢参与的形式和项目等几个方面着眼,目的在于探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积极的,互联网+正在影响着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学校的运动气氛和朋友的带动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杨春艳 《职业时空》2009,5(7):169-17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必要的场地器材、没有时间锻炼、无人组织和指导、没有掌握锻炼方法”是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金颖 《现代妇女》2010,(10):106-108
本文以苏州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培养策略进行系统构建。调查发现:苏州市中学生,在日常课外活动中,体育锻炼的参与性较好,锻炼的频率较高,但时间稍显不足。日常体育锻炼的项目以传统项目为主,同时新兴项目开展良好;体育锻炼的身心体验发展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仍需提高,且锻炼的持续性主要受到沉重的学习负担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对468名大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大一学生与大四学生相比较,大四学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更低;②女生在消极问题解决倾向上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鉴别年龄、性别与运动项目偏好是否会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同时考虑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自我决定问卷(SMS)进行填答,问卷分成3个维度,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与无动机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运动项目偏好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产生影响(P<0.05),运动项目偏好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总体得分影响较为显著(P<0.01),其中对外部动机得分的影响最为明显(P<0.01)。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在年龄分组中年纪最大的大学生相比较其他两组大学生而言,自我决定问卷的评定效果较差。另外,研究最初假设自我决定问卷评定等级会因性别不同出现差异,但研究结果在性别中并未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卢宇婷  郑嫦 《现代妇女》2014,(6):184-185
大学生无气力症候群是一种消沉的、颓废的身心状况,是疲惫、焦虑、倦怠、淡漠、消极、抑郁、悲观失望等的综合反映,不仅会阻碍到学生的学习也会影响到身心健康。本文以调查研究为主,文献研究为辅对某所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无气力的症状表现和成因进行探讨,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学习无气力症候群普遍存在,大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37.5。其中大一学生的无气力现象相对较低,占年级总人数的57.8%,大二学生占年级总人数的72.41%,大三、大四占年级的74.07%。男生无气力症候群的发生率低于女生。不同专业大学生无气力现象也不同。据调查分析原因,认为当前影响大学生无气力症候群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及学生个人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对体育习惯、体育意识与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概念界定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对策,以利于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引导在校大学生理性地、科学地对待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0.
李艳  王菲菲 《现代交际》2010,(5):192-19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检索法对鞍山师范学院教职工(非体育专业)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场所多集中在本单位的现有场地内,且以长走或跑步为主;锻炼形式中以个人锻炼、与家人以及朋友一起锻炼居多。本文针对影响本院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旨在增进教职工的健康,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立军 《职业时空》2008,4(9):34-35
大学生是高素质的知识群体,他们的生命尊严意识和健康意识,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未来。本文以2005—2007年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资料为样本,对19—21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素质发展以及锻炼行为进行了多指标的综合动态分析。被测试大学生有5000名。根据学生来源分为本市城市男生、外埠乡村男生,本市城市女生、外埠乡村女生四组,每组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100名,共1200名,根据19岁以上学生体质趋向稳定的特点,将3个年龄组合并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2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调查所得的数据研究了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亲子依恋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亲子依恋显著高于男生,且进一步分析得出女生在母子信任、母子沟通和父子信任方面显著多于男生,在母子疏离方面,男生显著多于女生;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亲子依恋水平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预测力。  相似文献   

13.
高职外语院校女生占大多数,男生寥寥无几,性别的极大失衡,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因素,关注女大学生的情感,帮助她们获得进步,健康成长,是外语院校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需要更多人士的竭力相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普通高校部分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和了解,研究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女生积极踊跃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使她们能身心健康地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其特点,本研究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及自编的《基础资料在户籍上不存在差异;在性别上,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困扰问题;在学科上,文科学生人际关系要优于理科生;在年级上,大四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要大于其他各年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使用网络过程中的满足感、依赖感及时间控制感。方法:使用自编问卷调查陕西省西安市及咸阳市1194名大学生,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及学校类型大学生使用网络时的感受。结论:在使用网络的主观感受方面,性别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六成多的学生对使用网络的时间没有思考和感受,某些成瘾的学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对网络的依赖性,半数学生的时间控制感较强;不同院校学生感受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导致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体育锻炼习惯逐渐被大家所忽视,这种现象的产生造成了终身体育没有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根据调查,当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随着年级的升高、就业的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对体育锻炼的忽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解读男生与女生在玩具、游戏、兴趣的差异,从男生与女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强调性别差异,提出忽略性别特点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弊端,要求根据不同性别承担不同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分工来改变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甘晓莉 《职业时空》2010,(2):183-184
以参加过TEM4(Test for English Majors-Band 4)的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英语学习焦虑量表(ELAs)的测量,探讨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焦虑对TEM4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具普遍性;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低于男生);英语学习焦虑和英语专业大学生的TEM4成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是由课上体育与课外体育两部分组成的,课外体育也是学校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课外体育是指体育课以外的一切与体育相关的活动,搞好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学校体育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客观评价体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和巩固体育课所授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西安外事学院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在课余体育的参与中表现很积极,有相当多的学生能主动投入到课余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锻炼当中。在参与的运动项目存在着男女比例的差异,在运动形式上已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倾向,这与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环境变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