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芭蕾一词的出现最初可追溯到15世纪的意大利。芭蕾舞专指欧洲古典芭蕾,之后又在各国形成了其独具风格的芭蕾,相应的芭蕾舞教学在各国形成,但其基本的教学原则和规范不变。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对舞者学习芭蕾极其重要,本文通过举例课堂教学训练对芭蕾教学的方法进行阐述,使舞者能更科学、规范的学习芭蕾。  相似文献   

2.
芭蕾这门舶来品舞蹈艺术进入中国这片土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芭蕾的传入到它的逐渐民族化,我国芭蕾艺术教育家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培养出了无数优秀芭蕾舞专业人才。在芭蕾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芭蕾舞人才,为芭蕾学科的不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3.
如今,走进某老年大学成人芭蕾班,20多名“奶奶”、“外婆”正在练习轻微小跳、压腿,整个教室里透着优雅和活力。 芭蕾舞轻盈、优美,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能跳得起来吗?授课的林老师解释说,老年大学里教的,准确地说是“成人芭蕾形体”,它以芭蕾舞基本动作为训练内容,但不追求台上的翩跹起舞,而是塑造优美的身体曲线,培养气质。  相似文献   

4.
《老年世界》2013,(6):42-42
主讲:珊丹(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一级艺术评论) 这一讲,我们为大家介绍熟悉而又陌生的舞蹈种类——芭蕾舞。当我们看到舞台上一个个身姿修长、亭亭而立于高高足尖上的舞者,迈着从容的舞步,带着优雅的气质,委婉而优美的抒发着情感的舞蹈就是芭蕾舞。芭蕾舞蹈代表性的作品,是大家熟悉的《天鹅湖》《仙女》《天鹅之死》《胡桃夹子》等。我国芭蕾舞蹈早期的代表作品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草原儿女》等。  相似文献   

5.
我出生于1942年,如今已是70开外的人了,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每当回忆起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在芭蕾艺术的滋润下走到了老年,心中便充盈着满满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正刘诗诗17岁出道,直到2009年因《仙剑奇侠传3》中的龙葵一角为观众所熟知,2011年凭穿越剧《步步惊心》中若曦这一角色而走红。如今《轩辕剑》在各大卫视热播,而根据备受欢迎的网络小说《大漠谣》改编的新剧也刚刚开机——刘诗诗似乎进入了一个事业上厚积薄发的时期。刘诗诗从6岁起就开始学习芭蕾舞,小学、中学均就读于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学习芭蕾,2002年更是凭借自己扎实的芭蕾基础考入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热爱芭蕾的刘诗诗原本只想做一名芭蕾舞老师,教小朋友跳舞。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却"误闯"进了演艺圈,做起了演员。  相似文献   

7.
芭蕾基训是培养艺术表演人才的重要部分,芭蕾教学法则是对芭蕾基训课程的理论指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芭蕾舞教学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要明确某一动作的固定名称、基本要领与训练方法。本文则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对增强动作规范的重要性,对合理编排组合的重要性以及二者间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三方面来论述芭蕾教学法对芭蕾基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姿态传情达意的艺术形态,课堂训练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基本途径。芭蕾舞是涉及舞蹈美学运动力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内容,是一种内容丰富、综合性强的教学训练体系。在芭蕾舞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芭蕾舞艺术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扎实推进芭蕾课堂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小杰  赵博 《职业》2014,(8):164-164
与一般人相比,舞蹈演员特别是芭蕾舞演员的体态无疑是最佳的。这源于芭蕾的形体训练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专门训练,也称为"整形",其显著的形体美化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对芭蕾形体训练方法改善中职学生身体形态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姑娘奥丽格曾经是一名成绩卓著的芭蕾舞演员,几年前因为受伤而不得不离开她钟爱的舞台。这以后,她来到中国,把全部的爱寄托在少儿芭蕾的启蒙教育上,希望自己的"芭蕾之梦"在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身上延续。热爱艺术的她平时还喜欢作画。她也喜欢中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但任何一种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就得不断地有新鲜的血液,新鲜的营养,不断地丰富自身,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满足在不同时期的人们文化的需求.从而焕发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作为古典芭蕾的基础: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同样得遵循这样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2.
芭蕾基本功训练是舞蹈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练好芭蕾基础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舞蹈所必须的"形体美",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身体的重心,时刻掌握身体的平衡。本文就本科四年学习中,不同年级的芭蕾基训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赵丽敏 《现代妇女》2014,(7):353-354
20世纪初,不少国家的有识之士纷纷投身于艺术教育改革的热潮当中。瑞士的达尔克罗兹(1865-1950)通过教学,发现许多学生缺乏乐感和表现力。他深入研究后,认为:乐感是由节奏引起的。节奏不仅可以用听觉来感知,其他有机体也能觉察。那种把肌肉和神经感觉置之度外的教育方法是极不完善的。于是,他提出: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细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然而,芭蕾基训课中乐感与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苏联著名美学家莫·卡冈注意到这一点,指出:“古典芭蕾是舞蹈艺术的一个种类,它使用的语言已有300年之久。古典芭蕾的形象结构在音乐、文学和表演艺术的交叉影响下形成。尽管迄今为止对新的舞蹈语言进行了多年执着的探求,然而古典芭蕾语言仍然是‘图案’可能性与‘叙事’可能性的最有机的结合。古典芭蕾比‘情节—再现’舞蹈或哑剧要紧密得多地和音乐联系在一起。同时具有日常节奏舞蹈所没有的那种心理表现能力。换言之,它把不同的而在许多方面甚至对立的艺术创作形式(如音乐和表演艺术)成功地固结为一个形象整体,正是这种情况决定了它在舞剧中的稳固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4.
李愚 《当代老年》2008,(11):12-13
英国剑桥郡威奇福德市88岁的老人约翰·劳伊的晚年生活无疑是另类而有趣的。这位老人79岁那年开始学跳芭蕾舞,目前是“灯之舞剧团”的一名演员。前不久,他在英国伊利市的马汀斯剧院里上演了自己的芭蕾舞“处女秀”。  相似文献   

15.
爱情站牌     
2013年的夏天,有天下班,大雨滂沱,我开车路过雁南路,看见我的小闺密段思思和她的古牧芭蕾在她家小区门口的站牌那拉锯战。段思思要拉芭蕾回家,而芭蕾不肯,死活要趴在站牌底下,一人一狗,形同角力。大雨里,段思思终于受不了,撒手松开狗绳,蹲在芭蕾旁边,哭得不成人形。我在车里看着他们,缓缓开离,没有停车。段思思那一刻的脆弱不想被尴尬撞破,她那一刻难得放任的哭泣也并不需要被打扰。我知道,芭蕾是在等周子恺。大型犬芭蕾实在很大,站起来像一座小山,一座灰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动作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艺术。本文针对芭蕾基训教学中,动作训练要严格遵循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科学训练的规律,就单一动作规范性练习对芭蕾基训教学的意义加以论述。笔者首先分析了芭蕾集训教学中单一动作规范性的特点及单一动作的规范性与动作组合的关系。然后就芭蕾基训中基础动作Battement tendu、Plie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总结归纳出单一动作规范在芭蕾基训课堂教学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她跳了7年专业芭蕾,因身体多处受伤,最终不得不放弃“芭蕾舞明星”梦.在妈妈的鼓励下她决定转行当演员.朋友们都觉得这想法太不靠谱,没想到,她竟以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2016年,在电视剧《小别离》中,连恋爱都没谈过的陈小纭饰演“后妈”蒂娜,这个挑战性很高的角色让她一举成名.接着她又与周迅搭档,在《后宫·如懿传》中出演如懿的贴身宫女口心.这个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草根小丫,如今已演过9部大型电视剧,她是如何从“受伤小小鸟”,逆袭成影视新星的?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三届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辛丽丽和舞伴杨新华荣获双人舞一等奖。这是中国芭蕾舞演员在国际大赛中首次获得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9.
叶萍 《当代老年》2008,(7):11-11
有这么四位老人,因为都喜欢《天鹅湖》的舞曲,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到一起,成立了一支老年舞蹈队,专门学跳芭蕾。  相似文献   

20.
电影速写     
《现代交际》2006,(11):57-57
《舞出我人生》相关影片大男孩泰勒来自社会底层,擅长各种街头舞蹈,而且也只能凭借舞蹈摆脱现实的烦恼。来自上流社会的女孩诺拉是一个芭蕾舞天才,即将参加艺术学院的芭蕾舞大赛,但前提是诺拉必须找到一个优秀的搭档。泰勒的街舞被诺拉注意,于是邀请他出任搭档,泰勒虽然不会芭蕾舞,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艺术才华……歌舞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