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率先提出并最早付诸实施的旷世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儒藏》的编纂,历经近20年的艰辛努力,已经取得了“史部”儒学文献类编274册,总计达1.5亿文字之巨的辉煌出版成果.《儒藏》史部文献资料宏富,类目分明序列完整,编纂体例创新,自成一家风范.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集大成的儒学文献丛书,《儒藏》成果的出版问世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舒大刚教授率先对儒学文献的著录分类和编纂体例,提出了自己慎密深思、严谨独特的"三藏二十四目"创新体系.首批<儒藏>"史部"类编50册著述问世,就是这一创新分类编纂体系的实践成果.它结束了迄今为止儒学文献史料没有专门著录体系,缺乏系统性、专题性整理之尴尬.此举实肇当代弘扬儒家文化风气之先,开21世纪大型儒学文献史料著录整理之先河.<儒藏>"史部"文献史料的搜罗荟萃或甄别取舍,无论是专书著录还是零星载记,或单篇记录,均慧眼独具,有其一套著录有据、实用合理的选择标准或取舍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四川大学从事《儒藏》编纂的具体历程,介绍了川大版《儒藏》的编纂理念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对儒学的专题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设想,是从事儒学文献整理和从事儒学史研究的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儒藏》出版的意义和价值,怎样评价都不为过。是利在当代,功在后世,为子孙造福的大事。我认为四川大学的《儒藏》编纂体例比较合理。反映了儒学的发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儒藏>是四川大学承担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规划项目,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经过数年努力,首批50册于2005年5月正式出版,已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评议.这里搜集和摘录了李学勤、张立文等专家学者关于川大<儒藏>首批成果的评议,汇录了郭齐、李文泽等<儒藏>参与者关于<儒藏>编纂体例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自2004年全面启动以来,今年9月已出版了《论语集解》等五种,应该说进展还是很顺利的。关于这一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在编委会下发的《儒藏工程工作手册》中已经论证得很充分了。据我的理解,此项目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儒藏》的编纂,一是《儒藏》与儒学的研究。就前一部分来说,这个项目实质上是一个大型的古籍整理工程。有人喜欢把编纂《儒藏》与古代纂修大型丛书或类书等相提并论。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整理、汇编文献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与攻关项目,其中《儒藏》精华编又是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对此项目的要求是“瞄准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认真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此项目的要求是“力求出精品,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成果。”此项目已于2004年1月正式启动,现北京大学根据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联合2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计划将于2010年完成包括近五百部儒家典籍、约一亿字的《儒藏》精华编,同时于2006年完成300万字的《中国儒学史》和《儒藏总目》,然后再用十年,于2020年完成包括5000种儒家典籍,约十亿字的《儒藏》大全本。为对儒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计划在此期间出版《儒家思想与儒家典籍研究丛书》一百种。为了读者方便阅读和利用、并可用电脑全文检索,《儒藏》将以繁体标点竖排加校勘记的形式出版,同时出版发行电子版。目前已出版包括五种《论语》注疏近百万字的《儒藏》精华编样书一册。2006年计划可完成《儒藏》精华编十五册至二十册。本期组织了一组有关《儒藏》编纂和研究的论文,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8.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与攻关项目,其中《儒藏》精华编又是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对此项目的要求是“瞄准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认真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此项目的要求是“力求出精品,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成果。”此项目已于2004年1月正式启动,现北京大学根据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联合2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计划将于2010年完成包括近五百部儒家典籍、约一亿字的《儒藏》精华编,同时于2006年完成300万字的《中国儒学史》和《儒藏总目》,然后再用十年,于2020年完成包括5000种儒家典籍,约十亿字的《儒藏》大全本。为对儒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计划在此期间出版《儒家思想与儒家典籍研究丛书》一百种。为了读者方便阅读和利用、并可用电脑全文检索,《儒藏》将以繁体标点竖排加校勘记的形式出版,同时出版发行电子版。目前已出版包括五种《论语》注疏近百万字的《儒藏》精华编样书一册。2006年计划可完成《儒藏》精华编十五册至二十册。本期组织了一组有关《儒藏》编纂和研究的论文,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最早提出<儒藏>编纂构想的,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所长舒大刚教授.在现今已有的种种<儒藏>的编纂体例中,最早成型、最为系统、最成熟而且也最为切实可行的,也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方案.作为一部前无古人的中国儒学文献丛书的编纂,"发凡起例"至关重要.舒大刚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三藏二十四目"的著录体系,这是<儒藏>编纂最为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10.
儒藏总序--论儒学文献整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作为历经两千五百余年发展的系统理论,已成为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和财富.要摆脱儒学研究的隔世感与陌生感,确立儒学的本位意识,认真搜集和整理儒学文献,建构完备的儒学文献库,就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了.汇集儒家经学的、理论的和历史的文献,编纂出一套大型丛书,同时研究儒学文献的类别,创立一套新型的适合儒学文献的分类体系和著录方法,仍然是摆在当今学人面前急需完成的神圣使命.<儒藏>将儒学文献以"三藏二十四目"来分类著录,以"丛书"和"类书"结合的方法来区别处理,形成以儒学为主题的"儒经"、"儒论"、"儒史"的基本著录体系,将历史上内容繁多、门类复杂的儒学文献系统地搜集和编录起来.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八年艰辛努力的整理考证工作,由贵州大学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张新民先生主编的《天柱文书》,作为贵州省清水江文书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的清水江文书系列首批重要成果之一,最近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精装8开22册,著录文书七千余件,字数960万,乃文书学集大成的重要成果,乡土文献整理的又一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创获。  相似文献   

12.
由著名学者、浙江大学中文系吴熊和教授主编的《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日前已杀青梓行 ,并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与《唐宋词汇评·唐五代卷》(已于 2 0 0 4年 1月出版 )是《唐诗汇评》的姊妹篇。全书共分五册 ,五百余万字 ,由李剑亮、陶然、沈松勤、胡可先等学者分册负责。较之《唐诗汇评》 ,该丛书收集内容更为广大 ,体例更为完善 ,是一部兼具综合性与集成性的两宋词学总案 ,集中反映了历代词学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收录了编者近年的研究进展。本书列入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所汇辑的唐宋词资料 ,分词人资料与作品资料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朝鲜族古籍丛书》,由延边大学古籍研究所负责组织专家学者整理出版。延边大学古籍研究所于1983年末成立以来,经过三年的准备、发掘、整理,从1987年起先后出版了“七·五”计划中的《朝鲜族古籍丛书》部分项目和《长白丛书》中若干项目;还有一部专著,共11本书和185万字。已出版的古籍有《延边调查实录》、《东医寿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一部比世人喻为“亘古未有”、“中华文化总汇”、“天下第一书”的《四库全书》容量还多数百种著作的又一部特大型综合性丛书。这部丛书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1992年提出,国家领导赞同,丛书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策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牵头。13位著名专家任顾问,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刘俊文和中华书局著名编审张忱石分别为正副总编纂,47名学者任编委,“海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协助”,按经、史、子、集四分法的仿古分类体例编辑,于1997年编纂结束。积极研究《从书》的编纂,充分展示,吸收编纂成果,对社会有关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大、人大、川大已在着力于《儒藏》的编纂。三家《儒藏》各有所长,北大版重在普及推广,人大版重在向海外延伸并促进国内外儒学互进共勉,川大版则重在研究创新。同时,三家《儒藏》均有所短,资源整合不到位,收录精、全难以兼顾,体例也各有所偏重。因此,《儒藏》的编纂并不能满足于当前,还需要有新的构想、新的编纂工程。这就是从新的角度入手,实施区域性、专经性、断代性《儒藏》的编纂,实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以零促整,以整带零,切实地推动儒学的复兴,全面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反映中华民国史研究几十年来重要学术成果的《中华民国史》(全36册)近期由中华书局出版。2011年8月30日,在该丛书出版座谈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档案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认为,该书是  相似文献   

17.
由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全国二十几个文博与学术单位整理编辑的大型系列文献丛书《中国藏西夏文献》,已开始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与敦煌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编委会主任陈育宁教授,总主编史金波研究员与陈育宁教授。全书共分北京、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新疆、台湾及金石等8编17卷,分装20巨册,现已出版北京编,2006年6月前全部出齐。北京编量最大,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藏卷;宁夏编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卷、宁夏回族自治区文…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89年第7期公布了由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整理的《脉书》释文。《脉书》第一部分叙述了人从头至足的各种疾病近七十种,其中相当一部分病名不见于文献记载。在本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医学史》里,作者将各种文献搜罗殆尽,统计出汉以前的疾病也才五十一种。《脉书》的出土,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医学史的认识,对发掘传统医学宝库,有着极为重大的价值。本文试将这部分疾病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19.
开发乡邦文献的壮举《长白丛书》评析车今顺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出版的《长白丛书》,以开发乡邦文献、弘扬地方文化为宗旨,依据吉林地区丰厚的文化积淀,对东北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目前已出版《长白丛书》80余部,总计三千多万字。丛书内容包括档案、诗词、满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张静如先生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5卷本的社会史丛书。本丛书是2011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成果,是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当代社会史的大型丛书。丛书第一卷的时段是1949-1956年,由渤海大学师吉金撰写;第二卷的时段是1956-1966年,由南京审计学院吴汉全撰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