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截止1994年,中国12亿人口中,仍有71.38%的人口为农业人口。85000多万农业人口,给中国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头“紧”中间“松”的运行格局。1.两大资源的紧配置(1)耕地资源的紧张分配:这种紧张态势具体表现在:a.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甚少。1994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4.24亿亩,农村居民人数为85549万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仅1.66亩。这一数量不及美国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耕地23亩的1/14,也不及印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85亩的1/2。b.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1994年,…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斯获表业与朱村任济发展的基率合新局评价新疆是农业自然资源大省,水土光热等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拥有耕地47O0万亩,人均2.8亩,宜农宜林荒地1.47亩,其中较易开垦的7300万亩。天然草场12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7.2亿亩。有大小河流570余条,地表水年径流量884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资源为252亿立方米,水电资源蕴藏量为3355万千瓦。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技术投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有了较大转变。但是,新疆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农…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口众多、耕地紧缺的中国,粮食更是千百年来令人关注的大事。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今天,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安徽省滁州市,粮食生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形势的要求,在全面实施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实现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们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发展粮食生产的历史回顾滁州市地处安徽东部,是位于长江淮河之间的丘陵地区,辖两区、六县(市),』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耕地617万亩,总人口4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0万人。滁州在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形势仍是非常严峻的。我国的人口以每年1500多万的速度在增长,①耕地却以8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人均占有耕地从1957年的2.59亩,减少到1988年的1.33亩,人均占有粮食已从1984年的784.4斤减少到1988年的724斤。②从1985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徘徊不前。1989年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5.
《徽州社会科学》2005,(9):10-13
乡镇区划调整后,歙县现有28个乡镇,427个行政村,9个街道居委会.3363个村民小组,15.6万个农户,全县总人口4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3万人,现有耕地9896公顷,茶桑果等园地2.5万余公顷.林地13万余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3亩、园地0.8亩、林地4.4亩,是典型的山区、库区县。通过对税改前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支总量及结构、乡镇组织、村级组织等情况的初步调研.从调查结果看.全县农村工作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人口过多,增长过快造成耕地不断减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因人口增多,导致占地盖房增加。据有关部门估计,到本世纪末,若控制基建用地不力,减少的耕地可达3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目前的3/4水平。近年来,农业建房用地每年也要约50万亩。1990年国家基本建设占用耕地100万亩,1991年为108万亩。福建省目前耕地不到2000万亩,1979年至门周年,全省基础建设征地和农村建房也占用地厂.6万亩,其中耕地近9万亩。(二)人口增多,森林植被破坏加剧,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使耕地面积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在…  相似文献   

7.
常德市鼎城区是一个拥有78万农业人口,103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区。近些年来,全区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首位,确保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5.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9%,农民人均纯收人达2011元。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农业大区暴露出来的一些带有共性的深层次问题已制约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农业结构难调。据对我区蒿子港等10个乡镇100名基层干部的抽样调查,在农业结构调整上,30%的人因前些年吃了“苎麻热…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耗费补偿是农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生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较快发展之后,出现减缓和趋于停滞,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低下。自然资源的过度耗用和衰败,以及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恢复、再生等,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弱化、劣变和衰败。到1986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6.11亿亩,净减少即“赤字”2.34亿亩。“六五”期间全国净减少耕地3689万亩,“七五”期间全国耕地“赤字”2697万亩。水土流失总面积由解放初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53万平方公里,即占总面积的15.6%,每年流失泥沙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现有36.18万人,每1万农民中仅有4.5人,每1万亩耕地只有2.5人。1983年统计,广西全区农业技术人员14,500人,平均每1万农业人口仅有4人;全区耕地面积3,941万亩,而农作物生产方面的技术人员9,148人,平均1万亩耕地仅2.3人,实际在第一线开展农业技术的技术人员还达不到这个数。近年来,许多农村中学改为农业中学,但从大多数农业中学看,基本上还属于初中教育体系。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是经过八年普通基础教育之后,再用两年时间进行职业教育的。我们应该使农村青少年有较宽广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高安县祥符公社龙湾大队,位于锦江河畔的小平原之上。全大队有十三个生产队,三百五十一户,一千四百零四人,二千零九十七亩耕地(人平一点四九亩),其中水田一千八百四十九亩(内含棉田五百亩),旱地二百四十八亩。此外,还有三十亩可利用的水面和二百五十亩荒洲荒坡。 这是一个以粮为主并重视经济作物的农业生产大队。其经济状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达到最高峰值。粮食亩产一千二百斤,集体分配人平收入一百三十元,社员养猪、种菜等家庭副业收入与集体分配部分大致相等。最近两年的集体生产,围绕着一九七九年的最高峰值徘徊。这里的生产责任制,一九七九年有所突破,划分作业组,包工或包产。这两年作业组时分时合,专业分工搞不  相似文献   

11.
永城是一个农业大县,在一百多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到92%以上,在160万亩耕地中,低洼易涝面积占95万亩;素有“九湖十八洼”之称;在140万亩小麦播种面积中,亩产多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农民的收入低而不稳。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永城从本地实际出发,把小麦良种繁育作为实施农业“一优双高”开发,强农富民的突破口,小麦的良种繁育面积先后由5万亩逐步扩展到100万亩,平均亩产由224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农民纯收入由1990年的385元提高到1995年的918元,摘掉了省级贫困县的帽子,加快了永城撤县设市的进程,走出了一条小麦“一优双高”开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在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合作交流日趋密切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漳州优势,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对推动漳州和福建农业发展,加强海峡两岸农业互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建区依据漳州市辖10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1890万亩),其中耕地250万亩;1994年末总人口42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1万人。漳州具有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的综合优势。(-)农业生态环境相似气候特点同属高温多雨气候。漳州位于北纬23”32’-25”13’,大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  相似文献   

13.
大同区是全市唯一的农业区,有耕地92万亩,农业人口17.6万人。近年来,针对大田作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产出效率低、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区委、区政府把棚室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棚室经济,"全区抓棚室、突出抓基地、重点抓品牌",实现了棚室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掀开了一场大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发展棚室1.8万栋,其中暖棚1574栋、冷棚16426栋,已成为全省西部最大的棚室果蔬生产基地。果蔬产量达到24.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对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到2050元,"大庆大同、北方寿光"正在全面唱响。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努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工作成效(一)农村土地流转稳步推进。全市农业人口275.39万人,承包经营耕地面积463.48万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户71.09万户。截止目前,全市流转土地面积17.98万亩,占农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袁志刚胡书东一、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及转移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劳动力过剩,1994年全国人均占有耕地1.2亩,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只有6亩,土地经营规模是超小型的。我们可以认为,农村劳动力是否过剩应该看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  相似文献   

16.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农业的功能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进而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必然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并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遵循客观规律体系.鉴于农业发展方式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在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不是要完全消灭城乡二元结构,而是要打破传统的不合理的结构,建立和谐共存互促的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加强集体经济是农业实现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前提,培育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古故地镇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距马市17公里,属典型的城郊型乡镇,全镇可耕地面积5万多亩,农村人均2.5亩,具有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古收地镇立足本镇实际,形成了以蔬莱起步,多种经营开路,发展“两高一代”农业,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此,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古牧地镇所有的灌渠都实现了防沙化。引进开发了日光大棚蔬菜生产新技术,农业生产基础得到根本改善,逐步形成了“三亩菜、五亩园、百亩粮、千只鸡、百头育,一村一品,一队一业”的古收地模式。199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600…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东兰县农业经济结构比例的状况和问题建国以来,东兰县农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生产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经济效果不太好。全县土地总面积360万亩,其中耕地21.8万亩,占6%,平均每人0.96亩;宜林地143万亩,占39.7%,平均每人6.3亩;宜牧地148万亩,占41.1%,人均6.5亩。宜粮宜林宜牧地的比例是1:6:7。  相似文献   

19.
江苏人多地少,土地的垦殖指数和利用率历来较高。建国以来,在土地整治、提高资源生产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即使如此,进一步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经济效益,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仍然有很大潜力。江苏省的丘陵地区,总面积1461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其中,耕地有749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1%。这个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潜力很大,是我省农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之一。一、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必须普遍遵循的原则。江苏丘陵地区由于地貌条件的特殊性,加之纬度跨越较大…  相似文献   

20.
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与对策许志宇,王智慧我省是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全省8900多万人中,农业人口占86%,农村人均耕地只有1.03亩。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全省3600万农村劳动力中,富余劳动力就达2000多万。再加上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