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失衡、生态危机与人类文化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人类文化自身存在具有双重复合性,人类文化与所处环境不可能永远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上,它会在无意识中与其所处生态环境发生偏离,随着这种偏离的叠加,这种偏离就会导致生态危机,目前地球上出现的生态危机就是这种文化偏离环境所导致的结果。生态失衡文化有责。但人类的文化也可以从这种偏离回归,以修复生态。因此,人类所建构的各民族文化不仅是支撑人类社会繁荣昌盛的无价之宝,也是维护人类社会生态安全的唯一依赖。  相似文献   

2.
森林文化及其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本文论述和确证了农耕社会之前、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森林文化的历史性存在。在中华文明史中,无论是在农耕社会,还是在工业社会,森林文化皆与时俱进,满足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需要,并广泛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森林文化以其独具生命力的文化类型,与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圣经律法对性别的建构: 一个女性主义的阅读与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人类文化的样态是丰富多元的,但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演进中,女性从属的普遍性是一个存在的事实,它不仅存在于社会与经济安排的任一类型中,而且渗透于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此种文化的性别差异的特性在希伯来圣经所叙述的古代以色列文化中,亦被生动地呈现。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的文化渗透无论在文化的共时系统还是历时系统都是全方位的。它具有人类各种传播媒介无法替代的文化功能。在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民族文化中 ,其文化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被人类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语言。隐喻是语言的一部分,是文化在言语中的集中表现,不同的文化语境下隐喻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能离开文化语境而单独存在。本文主要介绍了隐喻的本质、定义和对文化语境的理解,分析了隐喻与文化语境的关系,并且在文化语境相同与不同的时候,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所谓特有就是指人类生存方式与无生命物质存在和其他有生命的物质存在方式根本不同的方面。因此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涵盖在文化概念之下。 文化一词在英文中是“culture”,原意是耕作,通过耕种土地获得更多的食物,即人类对自然存在物施以作用,改变其原有的存在方式,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这是最初的文化含义。在文化最初的含义中包含着人类主动介入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脱离自然的存在状态这  相似文献   

7.
文化生产是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但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文化消费是人类享用文化成果的活动。现阶段,我国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个方面。文化基本矛盾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哲学总是与某种形式的实在论牵连在一起。我们应当认可人类这种动物的文化理性,这样也就给了一切哲学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对文化的实在性肯定,是人类对于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存在的承认,也在于它作为现实存在的客观性和作为历史存在的客观性。文化实在是作为系统的整体的结构实在,是作为系统的发展的历史实在。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一个文化进化的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文化进化可以表述为一个从人在一般物种意义上的存在到人作为人的存在这样一个自我完成和自我完善的进化过程。人类中心主义是与文化进化的第一个任务相对应的文化观念,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与文化进化的第二个任务相对应的文化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换,本质上是人的自我超越和逼近自己的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超越性是人所特有的行动。科技文化植根于人的存在,它产生于人类生活,又最终回归和服务于人类生活。人类就是通过科技文化的发展而逐步超越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实现并占有自己越来越丰富的本质。正是由于科技文化与人类自我超越本性的一致性,才使科技文化成为照亮人类种群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永不熄灭的火炬。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处在事关自身命运的十字路口。直面现实危机和解答发展难题以应对诸多文化乱象,人类需要站在文化世界的位面上,思考和确证文化的功能与意义,以寻找战胜困难的支点。从人类文化发展史的进程来看,文化的功能和意义是在人类文化创造和文化自觉的实践逻辑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其一,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安身立命和不竭发展动力的终极所在。人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就是创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离不开文化也就离不开自己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作为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存在不是抽象虚无空洞的,而是有其客观的存在基础和发生的生命本体。其二,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和意义。文化的不同往往意味着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当文化的价值导向呈现为异中之同占主导地位时,文化表现为融合融通共在的态势;当文化的价值导向呈现为同中之异占主导地位时,文化则表现为对立矛盾分裂的态势。其三,文化具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辐射之波”,使得人类文化生发出促进文化交往、文化传播与文化融合的内生力量,呈现出文明互鉴、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图景。  相似文献   

12.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化是相对稳定的人为程序和为人取向的统一。体现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是非自然的存在 ,但不应处于反自然状态。自然界不能容忍过分异化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自觉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保持生态平衡的文化。要摆脱人类文化的困境 ,必须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战争状态”转向“永久和平”。由“战争文化”向“和平文化”的转变 ,是人类面临的最具深刻意义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艺术是人类对对象世界--自然与社会历史的,时空样式的精神反映与结晶.具体民族、国家文化时空的不同,存在方式呈现鲜明特色.人类一体中的多样与多样中的文化多态,在同层次间与不同层次间呈现同质异型、同构异形的性质,显现出人类音乐文化艺术"色彩纷呈"现状.差别与差距是客观存在,音响应用、控制对应精神情感样式也呈现出同与不同.  相似文献   

14.
扰动文化的反文化——一种哲学视野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明、有序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无序的、不和谐的现象。这些现象就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误入歧途的、对文化提出挑战的反文化现象。反文化是一种普遍性、规律性的存在,它鲜明地表现出与文化相反的品质:功能的减序、增熵,程序的劣化,价值取向的自发以及非理性、非逻辑性。文化“返祖”、文化“忘本”、文化“异化”和文化“非法链接”,是现实生活中反文化倾向的四种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 人地关系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依据,是人类文化发生的初始之源。人类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文化。“文化”一词使用广泛,含义颇多。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全世界正式出版物中对“文化”的解释达160种之多。目前仍存在许多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有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之说。从现代的科学角度理解,狭义的文化指的是在社会系统中通过对物  相似文献   

16.
生态问题,归结到底是人的问题.在传统的生态文化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以人为本",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观念对立,强化着人类存在的反生态本质,从而导致生态的反向发展;二、"物我共生",主张"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消灭主体价值,以最终实现人类的幸福.所以,生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与伦理问题.自然,两种不同的生态文化伦理,必然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后果,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从文化开始.  相似文献   

17.
科学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是与人文文化融为一体而存在,其间人文文化作为文化的主要样式主导了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这在中国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倡导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文化,而且孕育了近代科学,催生了科学文化。科学的自主发展从器物层面到价值观念层面全面影响了人类的文化样式,科学文化终在20世纪成长为人类文化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发生学的原理和方法,考察中国娱乐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问题。娱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需求是存在于人类本身的生物性与原始心理之中的,主要是人类"游戏本能"催生了人类的"审美娱乐"。中国娱乐文化的发生发展还有其它几个非常重要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影响,包括图腾崇拜、原始巫术、部落战争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大文化模式。首先,神性文化模式,它以农业文明为背景,表现为科学的幼稚与蒙昧,人对自然、社会的依赖,及理智、价值、情感的混融合一;其次,机械文化模式,以工业文明为背景,表现为科学的进步与扩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及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与分裂,体现了文明进步的必然性,同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人类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化模式,以系统、生态存在论为基本思维范式,确认人类肉身存在的脆弱与局限,正确定位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表现为科学的反思与成熟,人与自然、社会的相异相依,理智、价值、情感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使自然与文化达到更高层次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校、校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存在,文化行为。它既是人类成长、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又是选择、聚合、传递与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社会成员培养成为文化人并继续发展人类文化。这正是教育与文化、校园与文化相互沟通、融合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