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科举考试,自顺治三年(1646)丙戌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正恩会试112科。苏州府考取了十三个会元,二十五个状元,六个榜眼,十二个探花,状元数占全国的22.5%,为全国各府之冠。关于清代苏州府在会试中考取的情况,根据《清秘述闻》等书的记载,介绍如下: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十五年丙辰科、十八年己未科的状元,为长州韩菼、彭定求、常熟归允肃所蝉联。  相似文献   

2.
论张謇与近代师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海门常乐镇人。1894年考取光绪甲午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甲午战败后,国势日衰,他深感官场腐败,朝廷无能,遂屏退故里弃官而营实业,探索实业救国与教育救国之路。他提倡“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的思想,在发展教育事业中取得显著成就,并以开创和发展我国近代正规系统的师范教育而名垂史册。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逐步提出了废科举、采西学、设学堂的主张,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社会风气。张春也以他敏锐的历史眼光提出“今变五百年之科举,而使天下人才尽…  相似文献   

3.
清末废武科的自身原因可归结为三点:一是武学、武进士不足以抵御外侮,国家设立武科,已失去了选才的意义;二是武科人才雍滞,成为社会上的流闲阶层,其中一些人恃顶戴为护符,武断乡曲,为害百姓,“既于国家无益,实于治理有害;“二是改革武科的尝试失败。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王朝在内外压迫之下,终于下决心停罢武科。武科的废除,对文科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文科举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相似文献   

4.
孙冉 《今日南国》2007,(16):9-11
女状元流行的背后,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女生更聪明或者男女更趋平等的必然事实,而是高考改革的荆棘难行——公元1853年,也是太平天国三年。这一年,南京才女傅善祥走进科举考场。随后,她荣登魁首,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话题。她是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中诞生的惟——名女性状元。傅善祥是太平天国的女科魁首,却并非大清朝的状元。如果不是前者主张男女平等,开女科科举,女状元这个荣誉称号在中  相似文献   

5.
丁治棠曾经求学于成都锦江书院,先后任四川尊经书院分教,合州瑞山、合宗两书院山长。丁治棠虽然在经学方面较有建树,但他仍然热衷于科举功名,三次赴京参加会试。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参加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会试的全过程,所记科举实施情况与清代统治者规定的科举制度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的实施环节甚至完全背离了科举严密的制度。这使得晚清科举陷入到既无法达到统治者的预期值,亦无法吸引读书人积极应试的困境之中。而清末统治者既无力,也无心重整科举,因此其走向停废似乎就是必然的结局了。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归国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开头四行写自己辞官归田的原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其中“一去三十年”句中的“三十年”,应如何理解?据[宋]吴仁杰《靖节先生年谱》的说法,认为“一去三十年”句“当作‘一去十三年’”。理由是:陶渊明在诗中说自己年轻时是喜爱丘山园田的,后来却出仕做官,误落了尘网。误落尘网多久呢,三十年。这“三十年”吴氏认为有问题。吴氏推算,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癸巳(公元三九三)出任江州祭酒,到乙巳(公元四0五)辞掉彭泽令归田,做官做了十二年。而《归园田居》…  相似文献   

7.
苏州碑刻博物馆曾征集到一批反映苏州清代药业情况的碑刻(简称“药业碑”),现陈列于碑廊内。这类碑刻主要有:1、《吴县严禁好徒原称戈制半夏在乡镇分销发兑,蒙混渔利碑》,立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初六日。2、《上海县永禁外姓假冒戈老二房牌号,出售戈制半夏碑》,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二月十八日。3、《元和县水禁渔利之徒假冒戈老二房牌号售卖假药碑》,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三月初四日。4、《苏州府禁止渔利之徒假冒戈老二房牌号仿单碑》,立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二月二十日。5、《长洲县为各药销药料儿…  相似文献   

8.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明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今属潍坊市)人。宣德二年(1427)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统三年(1438),与修《宣宗实录》成,升侍讲学士。正统五年,由杨士奇荐,入阁预机务。正统十年,升任礼部右侍郎。正统十二年卒。赠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赐谥号“襄敏”。有《澹轩文集》传世。今据其所传诗文及相关资料,编此年谱。  相似文献   

9.
坚守民族本位 走向宗教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文科学的分类体系,是在20世纪初参照西方的教育体制和学科分类体系,切割、糅合中国本土的经史子集和方外的释道知识系统而建构的;文学作为一个学科从传统中独立出来花了10多年时间: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张百熙主持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主张大学堂设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科;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4日),《奏定大学堂章程(附同儒院章程)》规定“中国文学史研究法”,用以指导文学课的讲授;  相似文献   

10.
论历代状元的录取与科举考试制度的关系莫雁诗科举时代,作为进士科第一的状元(武状元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内),它的录取除了受科举考试成绩制约外,笔者以为,它还与科举考试制度息息相关,是随着历代考试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本文拟就此问题作初步阐述。隋代为科举萌芽期...  相似文献   

11.
杨守敬作为清代地理考据的殿军,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完成编订的《历代舆地图》是他一生地理考据研究的重要结晶。该图历时三十余年而成,凡三十四册(组),分总图和分图两种,全面绘制出了我国自先秦至明朝的历代地图,对清代乃至清代以前的沿革地理学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总结,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同治七年,清朝廷在刚刚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基本平息之后,又恢复了科举选仕。在戊辰科殿试中(1868年),山西省稷山县坞堆村的王文在被钦点为探花———一甲第三名。这不仅在稷山历史上前无古人,而且在山西全省几百年来也是绝无仅有的。据说,此次殿试王文在成绩最佳,本应该是状元,但后来却被同治帝钦点为探花了。原因何在?众说不一:一种说法是,因为荐卷老师和主考官对他才学的偏爱,极欲让同治帝钦点为状元,结果误点为探花了,造成“有心栽花花未开”的遗憾。另一种说法是,王文在是北方人,而殿试主持者多系…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咸、同年间湖南人才的领袖陶用舒(益阳师专学报编辑部)清咸丰、同治年间,湖南人才形成了近代第二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道光年间,以陶澎、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湖南人才在全国所占的比例进一步扩大。据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咸丰、同治、光绪三...  相似文献   

14.
从《说难》看《国闻报》报人的隐衷陈伯超《说难》,是严复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写的一流文章,原载于1898年8月5、6日(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八、十九日)的《国闻报》,后辑人《国闻报汇编》.《说难》以甲乙二人对话的形式,从“酒肆中之庖人”、“北里中之女子”和...  相似文献   

15.
《广州城坊志》点校说明钟文笔者点校的《广东城坊志》,是近人黄佛颐编撰的一部有关广州城坊建置沿革和文物掌故的史籍,全书共六卷。黄佛颐虽为近人,但人们对其生平事迹知之不多。黄佛颐宇慈博,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世居广州。宣统...  相似文献   

16.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报》曾刊载过一篇莫名其妙的《<新水浒>之一节》,经考证为陈景韩戏撰,是为吸引读者而投石问路的一个策略,得到回应后却未续载,只以《<新水浒>题解》搪塞,却意外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成为编读互动和展示创意的"游戏"平台。这一系列"游戏"对后来的《新水浒》同题之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在无意中开启了晚清翻新小说的大门,并促使其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经历宋元明清以至中华民国,千年不废,影响深远。在"三百千"中,唯独《百家姓》的写作时间和著者不明。本文在宋朝王明清、明朝李诩、清朝王相等人详考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考证、推理,指出:《百家姓》的编著者,似是"老儒"钱俨;《百家姓》的编著时间,似是开宝四年(971)至太平兴国二年(977)之间。  相似文献   

18.
姚化伟 《社区》2012,(8):56-57
《儒生》在中国内地创刊并公开出版格外招引目光。晚清新政后科举废,民国肇造后读经废,五四新文化后孔教废。三废之余,“儒生”这个秦政一统时出现并伴随中华帝国始末的名号,实质性内涵已然被掏空,偶有人用用。也无非是泛指书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苏州府“在顺治初,因明制,州一县七。雍正二年,升太仓为直隶州,割崇明、嘉定属之。又析长洲置元和、昆山置新阳,常熟置昭文、吴江置震洋。乾隆元年,又设太湖厅。光绪三十年,设靖湖厅,隶府”共领九县二厅。清代苏州的状元,长洲县七名、吴县七名、市熟县六名、元和县三名、昆山县一名,计有二十四名。另有嘉定县一名,因为王敬铭(嘉定县人)于康熙五十二年考取状元时,嘉定县尚“属苏州府,”故清代苏州府总共有二十五名状元。  相似文献   

20.
在红学史上卓有成就的研究家中,王国维和俞平伯无疑是很重要的两位。尽管他们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甚至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乃至错误,但是他们毕竟是站在了时代的前列,给《红楼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勃勃生机,在红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是具有程碑意义的红学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写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后者写于1922年,1923年出版。前后相隔近二十年。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