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选取大商所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货主力合约2006~2012年收盘价作为研究对象,对大豆压榨套利模拟实证,基于统计套利研究框架,对价格序列进行协整检验,以此为基础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验证三者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根据协整系数确定套利交易投资组合,依据价差序列进行套利交易模拟,结果表明,豆类期货统计套利获利能力赢利能力并不明显,交易阈值的确定对于交易成本、交易次数和套利效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斯(Steven A.Ross,1976)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理论).APT理论是一种市场均衡定价模型,是基于收益率的因素模型而讨论当时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时的证券的均衡价格.套利定价理论认为套利行为是现代有效市场形成(也即市场均衡价格形成)的一个决定因素,市场的投资者会利用证券的不同价格来赚取无风险利润.在市场没有达到均衡状态,市场就会存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由于理性的投资者具有厌恶风险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特征,因此投资者发现了有套利的机会就会去利用它们,随着套利者的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的供求状况会发生改变,套利的空间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有价证券的均衡价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Black-Scholes模型回顾为表述上的简洁性,本文讨论最简形式的Black-Scholes模型,它基于如下基本假设:①原生资产价格的变化遵循几何布朗运动;②存在一个定常的无风险的市场利率;③不考虑交易成本和支付红利;④市场不存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4.
净投资为零的无风险套利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套利定价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Stephen Ross 1976年提出的套利定价理论(APT)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套利定价理论的讨论中,许多学者往往先给出一两个净投资为零的无风险套利组合的例子,然后在无套利机会的条件下推导出套利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建立在一价定理的基础之上,即同样一种商品卖不出两种价格.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神经网络和动态GARCH模型结合,挖掘了价格偏差中的非线性特征,弥补了自回归只能挖掘价格偏差中的线性成分的不足,信息更新的加入使得动态GARCH模型更及时发现波动性的变动,降低了传统静态模型预测的风险.实证表明信息更新NN-GARCH模型的套利框架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有不同的表现,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该框架依然有很好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门限协整套利: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市场上的同质或相似商品的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价格偏离均衡时,由于套利交易的存在,偏离会迅速回到均衡。在一定的门限值以外,二者服从协整关系,在门限值以内,二者没有协整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门限协整。本文在Balke,Fomby(1997)[1]和Hasen(1996)[6]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T-VECM)的sup-Wald检验,用Bootstrap方法模拟统计量的渐进分布,验证了英国富时指数期货(uk100)和德国法兰克福指数期货(ger30)的门限协整关系,并用Hasen,Seo(2002)[11]提出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LE)同时估计出门限参数和协整向量,并给出了在这种门限协整关系下进行跨市场无风险套利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ETF的股指期货套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根据中国期货市场的特性,利用ETF复制现货,构建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无套利区间模型,其次采用中金所股指期货模拟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股指期货模拟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期现套利机会,最后,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灾债券的定价是巨灾债券的核心技术及难题。文章从规范学的角度来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金融衍生品的无套利定价方法确定巨灾债券的价格;从实证学角度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利用精算学中的Wang变换和双因素变换模型为定价方法,分析巨灾债券的价格。通过对实际巨灾债券的价格实证分析得到;双因素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实际价差,对单一事件单一期限的巨灾债券,运用双因素模型得到较高的拟合优度。  相似文献   

9.
景楠  王彤 《统计与决策》2012,(11):171-174
文章选择以SHFE交易量最大的铜期货为例,主要针对商品期货市场上常用的跨期套利运作方式以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建立具有普遍和实践意义的跨期套利操作模式,给出套利市场上的切入点和点出平仓点,以期对投资人在判定跨期套利行为是否可行及降低风险上有所理论指导和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毛新述  刘应文 《统计研究》2008,25(12):85-92
 本文在从不同市场的长期均衡和短期信息流动的视角清晰界定市场分割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协整理论的市场分割统计检验方法。并从市场和公司两个层面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分割情况。研究得出,从市场层面看,在B股市场对境内居民开放前,AB股市场基本是分割的,而开放后两者是一体的;从公司层面看,尽管同一公司A股价格和B股价格始终存在差异,但从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信息流动来看,我国AB股市场并不存在市场分割情况。这表明,因担心不同市场之间的套利而通过政策强制合并A股和B股市场可能并无必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将交易成本、冲击成本、借贷利率不等、融资融券、间断股利发放等因素纳入考虑,对克莱蒙考斯基和李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进行改进,推导出一个不完美市场下适用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的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和隐含增长率定价模型假设条件太强的缺陷,在对11份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日收盘价数据的实证后发现,该模型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定价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上的市场均衡是供给价格恰好等于需求价格时,市场所处的状态.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现实经济中不应该会存在所谓绝对的均衡.一般说来,市场均衡意味着特定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在数量上大致相等或相近.也就是不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度现象,在商品市场上,商品价格维持在所谓均衡价格上,厂商提供的商品的价值都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3.
赵铁成  韩夷 《统计与决策》2006,(11):110-111
新股抑价是指股票的发行价格低于上市首日价格,从而产生正的初始回报的现象。新股抑价现象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EMH),因为在有效市场上,由于套利资本的存在,新股的发行价格应与上市首日的价格相一致。但各国研究表明,新股抑价普遍存在于各国股票市场,成熟股票市场的抑价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封闭式基金净值与价格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洋 《统计与决策》2005,(24):98-100
我国封闭式基金普遍存在净值对价格的正向引导关系,但是绝大多数的封闭式基金净值与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基金的折价率不是均值回归的,所以认为基金价格必然向其内在价值回归是不正确的,试图要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中套利的行为未必可取.  相似文献   

15.
在无效的市场里,通过在同一时间里贱买贵卖的,这种无风险的套利活动往往比较成功。但随着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效,这种无风险的套利活动变得越来越难以存在,或者说这种套利总是存在风险的。随着我国股指期货即将推出,通过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套利也因此成为可能。文章通过构造风险中性组合对如何降低这种套利活动的风险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政策漂移视域下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漂移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其交互效应使得我国政策漂移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机制;(2)政策漂移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叠加影响提升我国通货膨胀水平;(3)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包含了较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且主要体现为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动;(4)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且对城市消费价格的冲击较农村更大。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周期已经形成.全球金融周期会改变各国资本流动情况,进而影响主要资产价格,这一作用机制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印证.文章进行VAR分析,结果表明:以股票市场价格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为代表的中国资产价格对于全球金融周期存在较为敏感的负向反应.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价格认知往往与市场上的商品标价不一致.商品标价符合消费者的的价格认知,则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价格过高,消费者会转而选择其他供应商,价格偏低,又会使消费者对品牌质量产生怀疑,对企业利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进行定价选择时,必须先了解消费者对于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主观评价,即心理价格,这样就可使企业最终制定的实际价格尽可能接近消费者的心理价格.  相似文献   

19.
分形市场假说在上海股票市场中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 1.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数量化资本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模型(OPT)都是建立在该假说之上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票市场的价格能及时、准确和充分反映所有有关的信息,价格只有在收到新信息后才会变动,故价格只能由新的信息决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同步交易的国内外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庆富  华仁海 《统计研究》2008,25(12):59-65
针对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成熟期货市场交易时间的非同步性,本文给出了基于非同步交易的信息共享模型,并对国内、外主要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非同步交易的信息共享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非同步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并且,国外发达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要明显大于国内市场,由此表明国外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仍居于主导地位,这进一步支持了价格发现被期望在较低交易成本市场发生的交易成本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