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积极而广泛的参与,社区参与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居民自主性社区参与的程度非常低。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勃兴,城市社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社区软件建设,尤其是居民社区参与的现状又如何呢?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扩大社区居民参与的路径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武汉市9个不同类型社区的750名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居民愿意参与社区事务吗?居民社区参与意愿是社区参与的前提和条…  相似文献   

2.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是指在大学生自愿参与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和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依托数据化背景,通过数据化管理学生活动,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从高校、学生、社区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情感功效的发挥是一个“志愿行动—情感传递—治理效果”的传导过程。在社区治理的国家建构层面,志愿服务通过媒介丰富、情感信息社会认知、启发社区治理公平的方式深化居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在社会建设层面,志愿服务通过聚合情绪氛围、开展积极活动、塑造社会身份认同的方式培养社区共同体的情感;在群体互动层面,志愿服务通过相似吸引、启动互动仪式链、增进积极相互依赖的方式营造合作、友爱的社区氛围;在个体心灵层面,志愿服务通过抑制居民不道德行为、让居民获得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体验、彰显居民个体优势的方式引导社区居民道德向“善”,从而为建设美好社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区》2015,(25):30-31
有社区工作者来信咨询: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要求,社区应该开展志愿互助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流程有哪些?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75年)》(国办发[2011]67号)明确:“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刊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辛人 《社区》2003,(22):20-20
2003年8月23日上午,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蒙自社区具有选举资格的2798名居民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选出了7位自己的当家人,蒙自社区新一届居民委员会产生了。蒙自社区的这次选举工作有“三个高”。首先是居民们对居委会候选人推荐工作的热情高。第一轮是“海选”方式,以楼组为单位,共有1200多名居民参与了推荐,占居民总数的41.7%。其次是居民参与居委会工作的热情高。首轮被推荐的31名候选人,都表示十分乐意参与社区管理工作,并表示即使没有被选为居委会成员,还是愿意为社区居民们做些事情。最后是居民们投票行使民主权利的热情高。蒙自社区有选举资格的居民共有2845人,选举中共有2798名居民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投票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6.
探讨疫情期居民志愿与互助实践样态,对寻求不确定性时代城市治理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结果显示,疫情期的上海社区互助氛围浓厚,附近性的重要意义得以凸显;居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强化了社区联结;居民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增强了社区团结。进一步检验社区互助、社区志愿与社区感之间的关系发现,社区互助行为及其产生的积极感受显著增强了社区感;当居民感受到邻里温暖、助人乐趣、社区更团结以及加深对街道、社区、居委、基层党组织等主体的认知后,会对社区感产生正向影响。不同志愿服务类型对社区感的影响存在差异。社区居民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诉诸附近性而形成的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抗击疫情的基层行动者网络,这是被激活的共同体,它展现了情景性团结。  相似文献   

7.
王桐叙 《社区》2008,(22):32-34
社区主体是居民,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大多数社区居民对于参与社区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参加活动”的阶段,即“你组织活动,请我参加”的被动参与状态。虽然不少社区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社区民间组织,但这些组织也仅处于搞活动、自娱自乐、自我服务状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参与社区治理意识不强,途径不畅,是制约社区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所属社区,在解决社区工作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诊断工作法”,提升了居民社区参与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徐向林 《社区》2013,(2):10
社区建设是循序渐进的,不可一蹴而就的,更离不开人的参与和人的发展。一个好的社区,往往都有那么几个"灵魂人物"或"精神领袖",他们引导着社区价值体系的构建,影响着社区先进精神的培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组织开展寻访"社区达人"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的热情参与。居民身边"带头人"的号召力。社区建设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如何引导居民走出私人空间,参与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就需要有  相似文献   

9.
应用网络小工具 解决社区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敬明  兰晓飞  高莉莉  黎波  黄伟  俞芳 《社区》2012,(13):24-27
多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在各个居委会的逐步普及,一些受人欢迎的网络沟通手段被迅速应用,尤其是一些方便实用、互动性强的小工具,像QQ群、博客、微博等。凭借这些小工具,社区居委会在发现和满足居民需求方面的工作方式变得愈加灵活高效。这些流行的小工具是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好帮手,使社区的"草根治理"成为了现实,同时也为社区志愿活动更添活力。  相似文献   

10.
李月娟 《社区》2013,(7):44
时下,社区志愿服务在青海省西宁市已蔚然成风。据了解,志愿服务大多由组织者单向提供。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志愿者呢?需要能坚持下来的志愿者"我们去年招募了上百名社区志愿者,但是经过一年的服务,发现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3月12日,西关大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海涛说,所以只得  相似文献   

11.
社区居民参与的性别平衡有利于社区的和谐和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中,女性比例大大高于男性,存在明显的性别失衡.通过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全国文明社区)的个案发现,男女两性居民拥有的社区性别资源差异与参与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关联性.相对而言,女性居民比男性居民拥有更多的社区参与资源,这也导致女性的参与意识与行动显得比男性积极,从而造成社区参与中的性别失衡现象.社区性别资源差异的形成,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一定的责任,但关键还是在于社区最高领导层决策的无性别视角.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我国宏观领域渐成趋势,但在社区更多的是一种性别盲区.为了改变城市社区参与性别失衡的现状,社区管理者要树立性别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建构有利于男性参与的社区氛围,针对居民性别特点设计活动,提高男性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长缨 《社区》2001,(Z2)
什么样的社区有吸引力?哪类社区能够凝聚居民的心?良好的生活设施、惬意的环境就足够了吗?不一定。一个成熟健全的社区会让居民有归属感和亲切感,会让人们以住在这里为荣,并更加关心所住社区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这样的良性循环,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社区成员的参与。“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参与,严格说来是将社区建设的旁观者转变为操作者,是一种换位。这种换位仍然要求从小事实事做起 要说温州市鹿城区桂柑社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有一支“桂柑之歌”,“茵茵草坪花飘香,人人安居精神爽”。当这支歌在社区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社区已成为居民生产、生活、学习、休闲和娱乐的重要场所,社区文化也成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较好、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意愿比较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频率也较高,同时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情况与居民的年龄、居住年限、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改善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4.
困境与治理: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志愿服务是完善社区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社区治理与善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目标,然而社区志愿服务的失灵阻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失灵的现状要求重构社区志愿服务结构,再造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机制。依据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观点,社区志愿服务包括意愿、激励、组织、资源、文化、技术六大内部要素和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三大外部要素,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机制就是这些要素的有效组合,它涉及志愿微循环机制的完善、协商机制和参与机制的合理选择,以及事务分流机制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骆飞 《社区》2008,(7):25-25
元月上午9点,在江苏省南京市美丽的秦准河畔的古林社区里,居民们正在自发地组织庆贺社区流动“小喇叭”志愿服务队成立4周年活动。这支“小喇叭”志愿服务队,不论是严冬酷暑,还是阴晴雨雪,4年如一日地在小区的院落楼栋之间为居民做义务治安巡逻,而这个“小喇叭”不仅仅喊出了上班族的安心工作,喊出了居民群众对小区的归属感,也喊出了社区院落的和谐平安。  相似文献   

16.
长缨 《社区》2001,(5):26-28
什么样的社区有吸引力?哪类社区能够凝聚居民的心?良好的生活设施、惬意的环境就足够了吗?不一定。一个成熟健全的社区会让居民有归属感和亲切感,会让人们以住在这里为荣,并更加关心所住社区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这样的良性循环,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社区成员的参与。“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部分高校1 45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的意愿和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养老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措施?共发放问卷1 4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62份,有效回收率为93.9%?大学生对养老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较高,了解途径主要为志愿服务团队;大学生养老志愿活动的参与意愿较高,不愿意参与的原因包括“活动内容枯燥?类型单一”?“缺乏专业指导”?“经费不足”以及年级?性别;实际参与到养老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未过半,并且存在多种影响服务者活动满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荣娜 《社区》2001,(2):37-38
义工(volunteer scrvice)是国际上通常的一种说法,在国内我们一般叫志愿者。义工与社区关系密切,因为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并且参与程度的高低能反映出一个社区的凝聚力以及社区成员对本社区认同感的强弱。 为了解社区居民对于义工的看法,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1.你愿意做义工吗?2.你愿意接受别人为你做义工吗?3.对时下“做好事难”的现象有什么看法?在我与80位被访者的谈话之后,引发的问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志愿者的动机是影响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价值取向。以莆田市S社区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有社会责任型、精神满足型、人际交往型、盲目从众型和个人利益型,性别、年龄、收入状况、婚姻状况及家庭支持状况影响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意愿及取向。为引导志愿者确立合理的志愿服务动机,在行动上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要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内在动力,科学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引领社区志愿组织从"他组织"到"自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社区教育因其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进行社区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居民的参与社区教育热情和提高他们的参与频率.基于此,对影响当下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动力机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动力机制的建构路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