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宏观调控中的土地政策传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传导机制是否通达顺畅,对土地调控政策的有效发挥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土地政策传导机制的内涵、构成要素和传导渠道,然后重点分析了土地政策传导的时滞性问题,并提出了减少时滞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研绍兴县南岸村、长兴县月明村、安吉县洛四房村和省农业厅、杭州市农科院等地,参阅相关统计数据、媒体资料,梳理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几个威胁因素,从理论的层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土地制度性滥用和浪费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切实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反动统治的重要基础。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着手解决农民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误。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土地私有化与农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私有化是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切入点 ,也是俄罗斯变革土地所有制关系 ,在农村全面实行私有制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前总统叶利钦还是现任总统普京 ,都倾注全力推进土地私有化进程。土地私有化不仅引起土地所有制关系的重大变革 ,而且客观上也要求俄罗斯对农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本文依据相关资料 ,首先对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土地私有化的基本情况、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 ,考察了俄农业改革和土地私有化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继而阐述了俄罗斯基于农业改革和土地私有化的现实问题而对农业政策所做的调整 ;最后得出了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回顾台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产业布局、规划理念、内部结构、调控手段、土地政策等方面总结了台湾地区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最后进行思考,提出了相应建议,认为要借鉴台湾经验,探索符合地方特点的产业转型路径;土地政策与规划政策联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适时调整规划理念,满足产业发展的动态需求;营造良好配套服务环境,实现产城融合与功能混合;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着力打造区域联动发展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6.
姜爱林 《唐都学刊》2003,19(3):77-82
近年来有关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发展演变的研究日见升温。为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将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8年土地政策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徘徊时期等四个阶段,将有助于我们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土地政策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主要通过调整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供应方式的途径来达到政策目标。本文分析了这三种调控手段,指出了当前土地政策在土地供给结构、政策执行力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明明 《浙江学刊》2005,4(4):152-162
中国共产党的联邦建国构想在历史上主要是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而提出来的,它和联邦主义原理相通,又从属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本文通过对中共早期文件和相关参考文献的阅读,按照历史的线索叙述中共联邦构想及民族政策的思想来源与制约因素,讨论二者与中国革命内外环境和不同时期的关系,分析该构想之背景、变异与终结的过程与原委.  相似文献   

9.
10.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极端羸弱作为最根本的客观动因 ,引发了布尔什维克对外关系思想、政策和策略的重大转变。但只是到斯大林掌权时期 ,苏联对外政策才真正完全 (或近乎完全 )按照政权和国家的双重安全需要而非意识形态理想来规定和实施。如此的对外政策一方面造就了苏联国力的突飞猛进 ,另一方面也导致或加剧了苏联在若干方面的严重内在虚弱。正是这种虚弱 ,使得斯大林将防止或避免对苏战争当作最高国策 ,为此他在慕尼黑协定签署后实行了无论从道义还是从历史结果来看都应予以谴责的对德合作方针。依靠斯大林治国模式急速造就的宏伟国力 ,苏联不仅赢得了这场苏德战争 ,也拥有了俄国历史上空前巨大的地缘政治权势和超强国际地位 ,并由此确立了苏联东欧体系。不过 ,由于苏东体系存在多种内在弊端而难逃败亡结局。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美科技政策成败的原因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认为,战后日美经济兴衰的原因在于,日本采取了优于美国的政策导向,尤其是科技政策的导向,即采取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和科技含量大的重点企业倾斜;促使科技与产品开发相结合;重视技术的引进和综合;加强人才的培养;及国家政策的制定和经济部门的发展等。旨在为我国的科技政策的制定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榆林市土地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退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位居陕西最北部的榆林市,严重的土地退化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依据统计资料,对榆林市1994-2004年土地退化现状及土地退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地退化的主导类型是风蚀、水蚀和盐渍化,退化程度目前以中度、轻度退化为主,土地退化是以脆弱的自然条件为内因,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等活动为外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土地政策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变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时期,二是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时期,三是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实行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时期。第三个时期即新时期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成功的,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功不可没;但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通过国家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李自成起义军之所以能够深得民心,主要是因为受益于其在崇祯十三年以后推行的减轻赋役负担、赈济贫穷、严明军纪和平买平卖四项政策,而非土地政策.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而根据明清时期"均田"的含义、李自成的思想体系以及起义军推行的土地政策来看,此处"均田"不是指平分土地.明官府也曾注意到当时的社会矛盾,实行过与李自成起义军相类似的政策以自救,但终因阶级利益所碍未能彻底推行,从而走向败亡.研究李白成起义军的上述政策.对重新客观审视晚明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明末农民起义所达到的政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潘华  勾霄丹 《社科纵横》2010,25(4):116-118
通过对国共两党抗战时期民族政策的分析,分析出两党民族政策的差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最终夺取全国政权是有着深厚的基础的。  相似文献   

17.
应对气候变化之政策与政策工具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下,经过多年的博弈,欧美将口号变为实际行动,各国基本实行的是市场机制下的碳税、排放贸易机制混合的碳减排制度,在工具选择上遵循公平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的标准。我国目前气候变化政策工具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可考虑由专家与政府共同决策,按照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分地区集团化进行的减排路径,建立以市场为主、行政为辅、法律监管为后盾的减排政策机制,实现经济工具、政治工具、法律工具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8.
王东 《学术交流》2003,(12):19-22
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两个原因,斯大林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和高度国家军事化,使苏联社会结构蕴藏着潜在的重大危机,这是苏共执政丧失权柄的社会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如雪上加霜,伤口撒盐,又使苏联各个阶层、各派人物对政府和苏共极端的不满,戈尔巴乔夫和苏共领导核心为保全自己的利益,步步退让,直至自动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苏共执政地位丧失的主要原因或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国民安居是社会安定、民心稳定的基础。政府在制定土地开发及房屋建设、供应、服务、管理的政策及法令时,应当遵循三个法则:一是土地特殊的资源属性法则,政府应当充分考量土地具有超级的自然属性、不可替代的对其他资源及资产的承载属性和政治属性;二是土地的社会学法则,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到公民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的基本生活准则,要通过税收、补贴、金融等调控策略,使全社会的安定和谐建立在公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土地资源及房屋产品的基础上;三是经济学法则,政府应当在尊重经济发展及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兼顾土地的商品属性及社会属性,合理把控市场无形之力与政府有形之力的均衡点,既不能一味放纵房地产商的市场化开发行为,也不能对土地资源管控得太过僵化死板,以保障社会各阶层安居乐业为原则。这三个属性决定了:政府面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安居诉求,应研究制定尽可能公平、透明、合理的房产建设、供应、配置与管控政策,使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可以拥有适合其消费能力及消费形态的安居之所。  相似文献   

20.
冷晓玲 《创新》2009,3(1):76-78
西藏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中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障碍。印度对西藏政策的从属性、两面性和长期性特点的形成,有来自深层次的国内因素,也有受复杂的国际背景的影响。近年来,印度政府开始意识到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然而,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还将有待于两国在西藏问题上对现有分歧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