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辽宁沿海经济带迎来了振兴老工业基地、建立东北亚经济圈和东北亚航运中心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之路是新形势下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分析国内外环境成本,结合当前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成本削减途径提供政策上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长远发展提出可供参考、借鉴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困问题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贫困成为许多地区资源利用过度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短视并非穷人的本性与专利,贫困不必然破坏环境.要摆脱贫困,就不能种植贫困的种子,要控制人口,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推广生态模式,加大扶贫力度,改善社会环境,使消除贫困和维护良好环境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3.
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甚至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现代化进程。西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和森林植被破坏。引发西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是五滥,即滥垦、滥牧、滥樵、滥采、滥用水资源。人为因素背后的社会根源是人口急剧增加使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过大,政策误导和决策失误,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落后,贫困和环境法与西部环境问题的脱节。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管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管理战略和方法,国际上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正日益采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重大的生态系统工程,需要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从法律政策、生态经济、人口控迁、企业参与和生态补偿等多方面综合推进才能实现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保平 《求是学刊》2005,32(3):53-59
经济发展成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经济发展成本的最小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围绕经济发展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理论基础,通过强化制度安排来减少经济发展的代价。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来自人类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而深层原因则在于制度安排的缺陷。因此,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统一性,必须强化制度安排,运用制度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来抑制经济主体可能发生的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机会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压力,若想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转变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工业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工业,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型工业具有实现生态型资源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特点。对循环型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环境事件生态补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环境事件对国家、社会及人民的利益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如何消除灾害带来的后续影响,使其生态环境得以有效的恢复,是许多学者都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突发性环境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破坏性强、形式多样性、流动性,等特征.建立突发性环境事件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谁污染,谁补偿、可持续发展、下列与公平兼顾、市场化、应争性的原则.建立突发性环境事件生态补偿机制应采取的对策有:界定补偿者和被补偿者;确立补偿标准;建立生态补偿资金;多样补偿方式;把一次性补偿和长期补偿相结合;解决跨界生态补偿问题鼓励公众参与;立法化.  相似文献   

7.
王建华 《唐都学刊》2005,21(3):71-73
西部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西部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传统会计未能计量出环境污染的成本,使企业缺少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内在动力,企业为减少自身成本,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绿色会计强调对环境污染的计量和补偿,从而使企业自觉走环保之路,以促进西部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伴随的能源和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工业结构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避免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促进经济尽快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而实现经济结构变迁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必须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体认识到粗犷型发展方式的弊端,资源型省份不能靠无限制开采矿物资源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了解决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便成为学者们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用人均生态足迹来反映地区的环境状况,用地区总量GDP来反映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先计算出生态足迹,再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估算二者的关系,以期为资源型省份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甘肃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说明甘肃省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另外,二者的二阶差分是平稳序列,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显著,以绿色税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税收不仅限制负外部性,通过补贴或税收优惠鼓励正外部性,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绿色税收制度的优化助力可持续发展。而现阶段在协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方面,我国的环境政策、环境税收措施仍然滞后,尚未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起到应有的抑制作用。因此完善绿色税收制度,增强绿色税收的环境保护功能,在环境问题尤为严峻的今天,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界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入手,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作了数量分析,并对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浙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特殊性问题作了探索,认为控制人口、保护耕地、减轻污染和增加科技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为规范;在对待山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生态成本的转移支付问题的认识有新的进展。研究报告还根据浙江实际,从发展理念变革,到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规划、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法制体系、金融体系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刑法基于"人本主义"围绕传统法益构造重大污染事故罪,将环境利益排除在法益范畴之外,进而模糊了保护环境这一首要目的.当前,环境污染事件愈演愈烈,然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实然法益的界定,使得司法层面上无法解决追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的取证难题,并且延续了行政从属性地位,限制了刑法在惩治污染环境犯罪方面的作为,无法发挥刑罚特有的惩罚与预防犯罪的作用,客观上形成了刑法在保护环境方面缺位的状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演进,应当将环境利益作为具有独立保护价值的对象引入刑法的保护范畴,改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犯罪构成,并制定体系完备的环境刑法法规,加强刑法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为,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这也是人类社会经过数百年工业文明之后作出的重大抉择。我国特别需要可持续发展,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基数庞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污染蔓延与自然环境恶化等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中国工业化进程还在小步提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表现出力不负荷的症状。但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伦理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生态环境的破坏 ,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已不是出于科学上的无知 ,而主要是源于道德上的沦丧。因此 ,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生态伦理道德观 ,是在解决世界生态和环境问题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伦理道德观 ,其核心是人地公平 ,尊重自然 ,真正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 ,才不仅有可能改善环境 ,使迟迟得不到控制的环境恶化趋势被有效遏制 ,也才能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拯救人类自身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区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国有林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仅阻碍了国有林区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生态安全以及木材安全和粮食安全也构成严重威胁.转变传统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是当前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出路,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宏观政策、社会对生态环境基本需求等构成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2003》(SEEA)对构建各国的环境核算理论体系,指导各国的环境核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按照SEEA的构架,可以设计出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CSEEA)的范式。CSEEA的理论基础是环境学、经济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环境资源的存流量、资源消耗、自然灾害、环境成本、环境保护投入以及环境资产重估价等是CSEEA的重要核算内容;账户、核算表、指标体系是CSEEA的主要核算工具。  相似文献   

17.
虎海峰 《社科纵横》2004,19(3):35-36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发展历史的综述 ,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一门涉及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等诸多学科的边缘性学科 ,并在此基础上就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作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口、环境、资源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是这三个问题中非常现实和突出的问题,经济的无序发展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和其它各类生物的生存环境。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建设碧海生…  相似文献   

19.
以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暴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策略,特别是近年来宏观经济与城市化快速发展,致使中国经济增长采取高耗能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导致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和环境污染加剧。能源与环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双重约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关键点在于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改革。非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使用制度的变革,目的在于充分体现资源成本与环境成本。资源成本是需要通过完善资源的基础市场即矿业权市场来实现的,而环境(生态)成本是需要通过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实现的。最终,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专家学者和环保人士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农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理性,但是如果在农产品低价、劳动力不足、资源严重短缺、竞争无序等问题出现后,农民迫于生活压力,会忽视应有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理解农民,通过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约束农民过度使用环境资源等途径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