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吴崇伯 《创新》2014,(1):25-28,33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发展低碳农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发展低碳农业区是当务之急,应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农业在减少污染、增加绿化、培育碳汇方面的独特作用,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以"绿色"为抓手。  相似文献   

2.
培育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低碳广州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低碳产业在低碳广州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低碳产业发展规划颁布、低碳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呈聚集化发展趋势、产业创新能力逐渐增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等方面分析了广州发展低碳产业的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州发展低碳经济、开创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可达  王铮 《探求》2014,(1):92-96
培育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低碳广州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低碳产业在低碳广州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低碳产业发展规划颁布、低碳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呈聚集化发展趋势、产业创新能力逐渐增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等方面分析了广州发展低碳产业的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州发展低碳经济、开创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城市转型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是转变城市消费理念,驱动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性产业.应该从低碳旅游的市场拓展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业态创新模式、技术推广模式等方面探索低碳城市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实现低碳减排的主要战场。建立低碳制造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可对我国制造业的低碳发展进行定量的研究评价,并从制造业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和低碳环境三方面分析对碳排放的影响。我国的低碳制造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未来,我国的制造业既要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也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低碳技术,调整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6.
毛晖  王一帆  张佳楠 《创新》2023,(3):53-66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生产流程绿色化、绿色生产高度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三个维度,采用熵值法构建评价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综合性指标,并运用2009—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费用型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存在“U”形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建议从完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制度,保持合理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模,优化环保税体系等方面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当前,国际社会的低碳发展转型趋势为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但目前欠发达地区的低碳发展道路仍面临着诸多障碍:对脱贫路径的认识误区带来的观念障碍、后发性导致的选择障碍、创新能力不足构成的技术障碍、财政困难和市场需求惨淡招致的资金障碍、落后技术和低端产业造成的锁定障碍。及早采取措施和行动突破上述障碍,顺应低碳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走适合区域实际的低碳发展之路,是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也是欠发达地区提升竞争力,加快发展和更好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能源资源使用技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概念缺乏对制度、文化、伦理、观念等社会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考虑,所以对于我国而言,低碳社会建设较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更有效的科学战略.我国建设低碳社会在具备强大的国家动员体制和能力的优势、成本优势和一定的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基础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所以,选择积极发挥我国国家动员体制和能力的优势,建立政府主导的、与市场和公民社会开展有效合作的低碳社会建设新体制,借鉴其他国家建设低碳社会的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等适宜的路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会有望实现我国低碳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王可达  张军 《探求》2013,(2):36-42,47
随着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间合作的深化,城市群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本文在分析低碳城市群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建立产业耦合机制、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培育低碳示范城市、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增加区域森林碳汇等方面探讨构建广佛肇低碳城市群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日韩基于各自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战略,通过各种模式向低碳社会经济发展道路迈进,并不断加深和拓宽三方相关领域的合作.低碳环保技术是中日韩环境合作的核心领域,但目前中日韩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激励不足等诸多障碍,因此,应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为中日韩企业技术转移搭建平台,为企业参与技术合作消除各种障碍,提供正向激励,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推动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1.
田原  孙慧 《求是学刊》2016,(4):58-64
研究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我国实现2030年碳减排行动目标以及积极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加快产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究了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并构建了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驱动—阻碍"作用机制模型,最后提出促进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两大专业市场发展形成了两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专业市场是共享式交易平台,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政府控制市场资源有利于提供公共产品,避免市场柠檬化,避免集体行动的困境和形成要素洼地,但是也抑制了市场活力,因此,在发展中出现了两种模式的融合趋势.在发展模式的融合过程中转型升级是目前专业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以专业市场制度创新为引擎,拉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逻辑必然性:专业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倒逼机制,拉动产业转型升级;专业市场的发展提升,强化了市场对企业的替代,促进分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专业市场的发展,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积累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要素和需求保障.政府掌控部分市场资源,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公共服务是专业市场拉动产业升级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虽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低碳经济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由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强调的是绝对的低碳,而发展中国家强调相对的低碳,进而在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无论绝对的低碳经济还是相对的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反映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兰 《创新》2010,4(4):15-18,33
2003年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响应,一些发达国家采取积极的战略策略和政策措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这些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倡导公众广泛参与以及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消费将是我国未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污染、高排放难题,单靠转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村实行低碳消费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方式的现状不利于低碳消费方式的开展,实现低碳消费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农户收入水平不高;农户低碳消费观念薄弱;农村低碳消费领域资金支持不足,缺乏制度保障与引导。就此,农村居民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主要路径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大新能源、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活用能效率;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与治理,提高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广泛宣传低碳消费观念,提高村民的低碳意识。针对农村低碳消费属于新兴的理念,需要政府相关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建议可实行以下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新型环保能源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大力倡导并扶持农村低碳生活;建立健全低碳消费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开展鼓励低碳消费的农村消费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6.
陈劭锋  刘扬  苏利阳  严晓星 《创新》2011,5(6):63-68,127
作为亚洲和世界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低碳发展对亚洲和世界的低碳转型意义重大。在分析和总结亚洲推进低碳转型面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亚洲推进低碳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框架和战略对策,以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向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可以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充分利用优质生态环境和新能源的优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提升低碳经济竞争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率先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本文在探索低碳经济竞争力内涵基础上,构建了省际低碳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东部沿海9个省份低碳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了福建省低碳...  相似文献   

18.
低碳责任:企业发展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炜 《创新》2010,4(6):118-122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低碳理念已经成为全球热点,低碳责任已成为企业发展价值观的必然选择。企业低碳责任的驱动乏力、政府低碳责任的带动失力、社会低碳责任的推动无力是当前弱化我国企业低碳责任的主要因素。应从企业、政府以及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化模式推进企业低碳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张伟明  于蔚 《浙江学刊》2013,(1):208-214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为浙江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提供了强大支撑.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集聚是浙江产业集群的重要特色,其发展具有本土联系、市场联动及地域关联等特征.本文以绍兴轻纺产业集群为例,从交易方式升级、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四个方面阐释了传统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演化路径,并提出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史丹  史可寒 《国外社会科学》2023,(4):95-120+243-244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语言”。探索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保持战略主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指出,减碳目标方面,中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加大减碳政策力度,以确保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通过加速绿色投资、充分发掘绿色消费潜力,缓解碳约束趋紧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经济转型方面,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实现“相对脱钩”,但未实现“绝对脱钩”,需要警惕“相对脱钩”可能引起的管控放松。能源转型方面,能源结构呈清洁化趋势,但新能源消纳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支撑不足制约了能源战略的推进。影响因素方面,人口、经济、技术和能源等要素的作用机制复杂且存在较强的区域异质性,在制度设计时应当因地制宜。政策工具方面,一是要提高碳市场定价效率,增强碳市场有效性;二是尽快开展碳税试点工作,形成对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同时应对欧美国家“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