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春福 《学术交流》2006,1(1):120-124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失衡、强弱群体分化明显,使政府面临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任务非常艰巨。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要有效地发挥公共政策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作用,必须完善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的民主价值,表现为其所包含的民主精神、民主特征、民主原则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民主理性与民主文化有机结合的客观成效.优化与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必须着眼于促进这种复杂系统的良性运转,优化民主表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等民主价值实现方式相得益彰、相互协调的运行系统,开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网络等不同领域民主价值有效促进、有机统一的承载系统,完善党内与党际、政党与社会等不同范畴民主价值实现的制度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3.
梁志伟  高菊 《探求》2014,(2):74-7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持续发展和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幸福的生活依托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优化的生态环境也是幸福社会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分析幸福与生态的关系和广东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建设幸福广东的生态举措,即优化生态格局,提升生态效能;构建生态经济,促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保,构建宜居城乡;完善生态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提升生态素养。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利益群体之间日益增多的矛盾和冲突,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严重挑战.能否将各种社会利益主体纳入制度化管道,协调不同矛盾,形成公共政策,成为党和政府必须具备的治理能力.宁波北仑区建立的"区域和谐共建理事会制度",继承了当下国家一社会关系中的法团主义色彩,又与基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基层政府与各种社会利益主体良性互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秩序需要制度规范,和谐社会作为一种良好、协调的社会秩序,要求优化制度经济建构,建立有效合理的制度。制度被视为一种生产性资本,它的存量和增量的高低,制约着一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制度可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制度的运行和实施是有成本的,制度的现实性依赖于制度成本的高低。社会更加和谐需要效率高的制度逐渐取代效率低的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能够降低制度成本,制度创新必须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前提,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实现制度发展的“扬弃”和“质的飞跃”,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严强  王心 《阅江学刊》2015,(2):5-12
社会体制是社会领域或社会空间中的一种"客观结构",是社会领域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在中国,社会体制是围绕社会领域中真正的活动主体即居民个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权利保护,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运用多种机制和相配套的社会政策等多种手段,以主动建构和自然演进同时并进,以培育充足的公共性和提供充裕的公共服务为前提,通过他治与自治相结合,规范社会行为、协调利益关系,形成在福利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享受上充足充裕又公平正义,在总体社会运行和状况上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体系。要构建现代社会体制,必须具备五个关键部件,即国家和社会分离的主线轴心;社会利益分配公平正义的价值核心;社会状态既有秩序又兼具活力的目标靶心;积极参与、负责任和善于自治的居民和社会组织载体;配套而合法有效的规则体系。社会体制的构建和改革就是要分层次地、渐进地将这些部件锻造出来,有机地组合起来。围绕社会体制构建的五大关键部件,分别形成社会体制中的五个次级体制:作为基元的社区体制;作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体制;作为载体的社会组织体制;作为保障的社会立体安全体制;作为动力的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周中之 《唐都学刊》2013,29(3):7-11
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等环节分析公共政策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影响,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确立整体性理念,使各项政策形成有利于促进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合力。为了使公共政策的执行获得更好的实效性,要建立分类指导的操作方案。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加强公共政策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社会结构转型必然引起公共政策体制的变化。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具有双重过渡的特点,导致公共政策体制的极其复杂的异质性,使之既具有前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也具有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上的集中型、层级型和网状型三型同构;权力分配上的高度集权、层级授权和多元分权三重交叠;运作方式上的单向命令、双向指令和多向协商三式并存;运行机制上的传统规范、法治规范和混合规范一定程度的三规虚范。在社会结构转型期要优化公共政策体制,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正确处理人民大表大会、执政党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政府整体同政府部门及其所属组织的关系;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和最基层的执行者的关系;公民权利同国家权力、官员职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领域相互协调、良性运行的社会。而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正是文化这一渗透在社会整个系统的灵魂,使得制度合法化、结构合理化、行为规范化、社会和谐化。加强马克思实践人道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是优化人文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要在各级领导人员中树立重视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要突出人道主义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要把对生命尊严的重视和张扬具体落实到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叶蔚云 《探求》2006,(6):30-33
特殊利益群体有其独特的政治生态,它的存在和发展,导致了社会公权运行和社会利益分配的扭曲,加深社会矛盾,制造社会混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要阻止特殊利益群体现象的肆虐,就要注重制度的科学设计,确保制度能体现正确的价值秩序和利益秩序。  相似文献   

11.
建设项目审批复杂是商事主体在营商环境中抱怨最多的领域,改革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已经成为营商环境改革的"控制性工程"。营商环境的本质就是政务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就要聚焦审批流程,通过简政放权,压缩审批环节和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是一种服务于社会和民众的管理行为,其制定关系到国家机器是否能够以常态运行,因此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一个环节——政策议程的提出——所使用的模型,政治动员模型,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陶君平 《探求》2006,(Z1):11-12
中国共产党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它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利益协调、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需要以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因而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尊重利益的多元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充分凸现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民主、法治的方式,建立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来容纳、规范、协调和化解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冲突.这种制度安排必须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具有均衡性的利益制度和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保平 《求是学刊》2005,32(3):53-59
经济发展成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经济发展成本的最小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围绕经济发展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理论基础,通过强化制度安排来减少经济发展的代价。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来自人类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而深层原因则在于制度安排的缺陷。因此,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统一性,必须强化制度安排,运用制度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来抑制经济主体可能发生的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机会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的目标转变及调整范围和制定主体的不断扩大,政策的制定重点应转向体系和机制的完善。但目前多数知识产权公共政策运行仍然遵循着强调单一政策效率的传统模式,各种政策之间的冲突与效能抵消造成系统内耗,致使政策体系整体效能降低。本文将协同学原理运用于公共政策体系构建和运行中,在于政策协同运行机制的高效率及其实用价值,提出了构建我国技术转移政策协同运行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袁会敏 《创新》2013,(6):26-29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虽然保护生态是人们的共识,但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当,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顺利推进。制度经济学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必然会有利益矛盾。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对个体的利益进行整合,降低交易成本,使不同经济主体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活动。然而,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和非正式制度的失衡使得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因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屡屡发生。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才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刘锦  阚凯 《探求》2015,(1):93-98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下,过去以行政管制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现已逐渐转向偏重市场的力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以成本有效的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发展的趋势。然而,市场有效需要不足、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投资主体权责不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因此,政府必须以培育市场需要、强化政策驱动、优化政企合作模式等措施,创新条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助推新时期、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7,(6):46-51
党内监督作为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要素,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党内监督的不断完善提供了顶层设计的指导。但就当前党内政治生态不容乐观的现状,党内监督在实际中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包括主体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和党外监督层面等。要解决党内监督存在的困境,必须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能动性,促进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塑造良好的监督文化,强化党外监督的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芷铭 《创新》2011,5(2):21-25,126
政策生态学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有力工具。区域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显著,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内各项制度安排。区域企业政策作为制度安排的重要方面,其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因此,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区域企业政策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影响区域企业政策运行的外部生态因素和内部生态因素,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政策生态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20.
医患关系的伦理透视和实践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优质的医患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科学理解医患关系的实质,透视医患关系背后的利益博弈和伦理蕴涵。通过对现有医疗卫生制度的伦理审视,本文认为,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是由于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成本—收益的失衡和社会信用资本不足等问题造成的。因此,要想建构和谐医患关系,就必须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合理的成本补偿机制和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