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谈黑龙江方言中的合音现象姜文振黑龙江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北方方言)中的东北官话。它同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相比,既与其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同时也有自己的显著特色。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本文拟就黑龙江方言语音中的一类特殊的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2.
曹爽 《社科纵横》2009,24(3):93-95,98
通过和普通话对比,认为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有着特殊的句法特征:修饰形容词时,在使用范围、重叠形式、与"的"的搭配、句法功能四个方面和普通话程度副词"老"存在差别;能够修饰动词和动词短语;能够和否定副词"不"连用,构成两种否定形式。语义上,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含有情态义,加强了说话人的语气。语用上,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可以用于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3.
杨松柠 《学术交流》2015,(2):176-180
站话是一种"严重濒危"的汉语方言,从研究目标上来看,一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对站话进行细致的描写、保存和分析,二是挖掘站话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研究任务来看,一是从广度和深度上对站话进行更为全面的补缺调查,二是利用各种存储介质对站话活态语料完整地记录。此外,发挥方言群体的主导作用,既是站话研究中一个新视角,也是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郑燕萍 《学术交流》2007,(4):162-165
《型世言》中的程度副词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型世言》中的语言事实说明,不同的共时平面,程度副词的组合功能是不一样的。程度副词主要修饰谓语,做状语是它普遍的、经常的用法。还有一些可以做补语,其中共有“极、之极、甚、异常、不胜”5个程度副词。《型世言》中有少数程度副词如“极、更、越、一发、何等”有时可以异位位于整个谓语结构前,而不紧附在它所修饰的词语前。异位不只是为了使程度副词在行文中显得突出,同时也为了加强语气。《型世言》中程度副词的这种用法和近代汉语定中结构的定语和中心成分之间可以不加结构助词的语法规律是一致的。重视这些语法现象并把它们之间的不同揭示出来,对近代汉语程度副词以及整个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宋时期儒学思想的演变,是探究儒学发展演变的重要进路。通过对李翱、周敦颐诚论的分析,可知唐宋儒学存在从伦理之诚上升至本体之诚的发展过程。李翱以“至诚”解释天道,使得天道内涵明确化,并赋予天道之诚以“定”“不动”“虚”等特征,致使天道之诚显现本体色彩。同时,李翱从以诚性为代表的道德之性与“诚”的道德修养工夫等方面着重对人道之诚进行阐发。周敦颐采取将人伦道德本体化为天道的方式,将伦理之诚归于天道提升为本体,又把本体之诚落实到具体的人性中,实现了天道与人道的真正贯通,并通过对“诚”作为道德规范、修养工夫及理想境界等问题的讨论,强化了本体之诚的地位。从李翱伦理之诚到周敦颐本体之诚,展现了儒学本体化的发展过程,也为汉唐注疏之学向宋代性理之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宋皓琨 《求是学刊》2007,34(2):109-112
诚斋体与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诚斋体表现出的“童心”已经不只是本真意义上的儿童之心,而且渗透着诗人的理学观照。诚斋体中的童心不但表现为儿童的童心、万物的童心,还表现为诗人的童心,三者共同建构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显示了诗人透脱的胸襟,使诚斋体成为宋代诗坛的诗歌范型。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话属于东北方言,但东北方言的内容也并不一致,南部和北部确有很大差别,譬如大连话和哈尔滨话就是这样。而它们与共同语之间的差异也就各成系统。这里只就哈尔滨话语法方面的一些特点作点介绍,供研究东北方言以及北方方言的内部情况作参考,为推广普通话工作提供一些条件。一、构形法哈尔滨话词的构形方式的种类与普通话大体相同。比方普通话中词的重叠、词的曲折变化等方式,哈尔滨话中都有,而且也很发达,只是在具体的语言结构中其变化方式不同。这里就其不同的变化方式,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辽西方言是在中国北方普通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具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幽默滑稽等特点。辽西方言的流行区域非常广阔,除了辽西地区,还有吉林、黑龙江的一些地区和内蒙古靠近辽  相似文献   

9.
胡建升 《唐都学刊》2006,22(3):123-126
《诚斋诗话》的成书时间主要有壬午前说和壬午后说两种。笔者根据《诚斋诗话》中的条目内容,结合历史材料和杨万里的生平进行仔细的梳理和考证,以详实的材料证明《诚斋诗话》不可能写于壬午前,而且还进一步对壬午后说给予更为确切的时间界定,认为《诚斋诗话》是杨万里自金陵退居故里后成书的,也就是说其成书时间应该是绍熙三年壬子(1192)年以后。通过界定《诚斋诗话》的成书年代,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此诗话的诗学思想,还详细考述了《诚斋诗话》的诗学思想体系是和杨万里晚年的诗歌理论主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自诚明”与“自明诚”是张载工夫论中“成性”的两种方式,而以往研究多认为“自诚明”不可能或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即使是肯定“自诚明”的也多是从穷理与尽性、知与行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但这并没有完全涵盖张载“自诚明”的内容.实际上对张载来说,伯夷、柳下惠即是“自诚明”的代表,他们通过致力于自身所禀赋的清和之气亦即“致曲”而成为圣人.但由于张载比较重视气质与习染对成德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以“致曲”方式而成圣的局限性的理解,所以他更强调“自明诚”.  相似文献   

11.
短时突发义副词作为从语义特征角度划分出的时间副词的下位类,其内部成员依旧庞大多样,用法复杂。从认知语言学出发的构式理论对短时突发义副词的小类划分给出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将语义语法与构式语法相结合,明确了“X然”类短时突发义副词是一个封闭且稳定的范畴,并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方法对语料进行考察分析,对其下位小类作出了明确的划分。  相似文献   

12.
杨万里是涵养于理学的诗人,理学使杨万里具有了玄远的思维空间、广阔的观察视角和乐意盎然的观物态度,这是理学对于诗人自身创作素质的培养,是杨万里得以创作出诚斋体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理学影响了诚斋体的内涵和韵味,形成了具有乐意、生机、童心、灵动和趣味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的虚词肩负着重要的语法作用,其中的副词是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再"又"还"都可以用来表示重复义,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是几乎所有欧美学生习得汉语的一个难点.文章对欧美学生习得重复义副词"再"又"还"进行调查,分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克西 《唐都学刊》2001,17(4):41-46
儒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儒学重视的诚、仁、忠、信、义与孝、慈、恕、惠、中、和、宽、恭及廉、勤、俭等德目或伦理思想,是传统美德产生与形成的主要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5.
高量绝对程度副词是量级较高的绝对程度副词构成的集合.高量绝对程度副词除了修饰相对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之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修饰绝对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部分固定结构、部分普通动词及部分名词.高量绝对程度副词与被修饰成分有两种组配模式,根据标记理论可以判定,作状语是高量绝对程度副词典型的、无标记的用法.作补语是高量绝对程度副词非典型的、有标记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米文科 《唐都学刊》2013,29(5):29-33
以“德性所知”的涵义、“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和“天德良知”之间的关系、“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三个问题为中心,对学术界有关张载认识论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结合明清学者的注释,对这些问题和争论做了反思,认为必须回到经典之中去,在对张载思想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基础上,方能对其认识论有一更为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冯莉 《学术交流》2012,(9):166-169
现代汉语中的"相对"一词具有词汇化、语法化、语言接触及其相互关系等多维度研究价值。通过基于语料库的历时与共时分析,考察"相对"一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发现该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从短语到动词的词汇化过程。在现代汉语阶段受到间接语言接触和语频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从动词发展到形容词,并且形成向介词、副词和话语连接语多路径虚化的多向语法化和构式语法化发展的复杂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在电视节目中经常听到的东北话,更确切地说绝大多数都是铁岭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铁岭籍的小品演员、二人转演员、喜剧演员实在是太多也太出名了,归功于他们,铁岭话远播四方,全国人民就按铁岭的口音给东北话下了"定义",以为东北方言就都是这个味。因此,可以说铁岭话绝对是东北方言的典型代表。实际上铁岭话和吉林四平一带的农村口音相似度更高,口音接近吉林味儿。这  相似文献   

19.
清末北京话中才出现"干脆"一词,最初为形容词,经百余年的发展到现代已完成了从形容词到语气副词的语法化过程,"直接"这一语义特征和形容词作状语这一句法位置是其变化的主要条件。北京话语气副词"干脆"的意义和用法与普通话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轻声性质探赜——以南京方言轻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方言轻声的音高变化,使用与一般连读变调不同的另一套连读调式,一般连读变调采用后字不变的"右字调"型调式,轻声连读调式采用后字皆变的右向延展式。轻声音变现象与该方言语音系统密切关联:轻声音节的调值由其前字调类决定,并可从前字底层调值预测,阳平、入声后接的轻声不"轻",轻声前字阳平变调。详细考察轻声在南京方言中的分布情况,提出轻声是一种表达语义、语法等功能的功能性变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