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树发 《浙江学刊》2003,1(1):50-58
世界历史是一个以物质交往为主导和推动力量的自然历史过程。普遍交往是这一过程的直接实现形式。从交往主体看 ,世界历史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国家关系 ,但更是一种阶级关系。基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冲突和以此为基础的阶级冲突 ,马克思得出世界历史条件下共产主义革命的结论。世界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揭示了世界历史条件下人的发展的规律。就普遍交往的内容来说 ,世界历史又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活动全面交往的过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问题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的形成及其网络化生存的实现,不仅影响了人的消费模式等诸多方面,而且建构着现代人新的交往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网上交往中存在四种心理问题道德心理失范,恋爱心理失衡,人格心理失真,文化心理失根.对上述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调适,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引导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心理始因是求知趋新,其心理机制是为了逃避现实压力而寻求深层次的内涵交往,实质上是寻找情感的寄托.这样就导致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扭曲,加深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浮躁程度,自然就造成了大学生弱社会化与群体极化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增强其吸引力;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开展网络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障碍问题;构建立体网络育人空间,促进大学生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统一;采取技术监控手段,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4.
浅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及消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花 《唐都学刊》2008,24(4):126-128
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们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重新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便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却出现了多种心理困惑,由此而增加了心理负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揭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形成原因和消解对策.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提高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机制与生存历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认为交往是实现人自由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历史性的内在机制。非生存交往只是达到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它是人实现超越的前提;只有生存交往才能实现"生存"。生存本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非对象性,是趋向于"超越存在"的意向性,它始终是敞开的和不确定的。因此,就它要超出生存界限的意义而言,就是对作为统一完满的总体性追求,这种超越活动本身就是自由,是与人的生存本性相一致的真正的内在自由。一个领悟自己自由的人就是超越这个人的界限而与"上帝"融和在了一起,自觉地做出选择和行动。而生存的自由与超越和对作为总体目标的信仰就是真正生存历史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快实现人的现代化问题日益尖锐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文章从对日常交往问题的研究入手,首先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考察了日常交往的涵义、构成要素、特征以及日常交往的一般历史进程;并考察了日常交往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中国目前存在着的一个庞大的日常交往世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寻找日常交往发展最佳点的几点建议。文章为解决目前中国人的现代化滞后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7.
交往是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础和根源,交往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是一个中心内容。一些心理学家十分重视交往的作用,把交往看作是人的心理特性、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必要的、本质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在犯罪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中,不良交往起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绝大多数与不良交往有密切关系。某省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研究,对少年犯管教所的140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具体分析,发  相似文献   

8.
王美 《创新》2014,8(5):103-109
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正确理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与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大任务。通过定性研究,揭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是突出个性的系统发展,是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定量分析,构建起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和谐为原则,包括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并通过定性与量化分析的评价方法,为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目标引领和科学测评。实现高等教育终极目标的两大任务正面临着理解片面和实践障碍两大挑战,而通过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阐释力、吸引力和实践的指导力是解决该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9.
赵爱玲 《唐都学刊》2011,27(6):33-36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使社会个体的世界观、心理意识、生活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交流交往方式、语言行为方式等产生了极大影响。高校德育应如何实现提质增效目标,成为摆在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看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往是一种关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启示我们,在当代条件下,应立足实际,积极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交往模式。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以其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清楚地看到,从主体中心化的理性出发不可能真正实现对中心化主体的突破和超越,也就无法使自我达到对他人的理解及对群体的认同。为了克服主体性哲学的负面影响,他从生活世界出发,构建了蕴涵着主体间平等、真诚、正当交往的交往理性,以此摆脱当今西方社会人与人交往困境。汲取这一理论成果,对于解决中国当今社会在多元分化态势中人与人交往的扭曲及生活世界被殖民化等方面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品德的有利影响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交往是网络时代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一种新形式。大学生作为上网群体中的主力军,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感情,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网上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方面的有利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袁校卫 《社会工作》2011,(18):37-40
增权理论强调从能力和关系两个向度考察服务对象的权利拥有状况。在能力方面,乙肝大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出现了障碍、交往认知能力出现了偏差和交往行为方式发生了异变;在关系方面,与不同社会群体交往过程中投射出的关系存在数量和交往空间较小、人际网络结构呈现单一化趋势。因此,不仅要改善乙肝大学生的情绪感知和交往认知,矫正他们的不当行为,打破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的持续性;而且还要拓展他们的交往数量,交往空间和人际网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社会的前提规定为四重关系:人与自然的现实的历史关系、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人类主体本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存在.他们认为在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前提;在人对人的关系中,体现出交往实践的发展.他们还提出生产与交往具有同构性;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社会化进程具有内在关联;任何实践都是社会中的实践,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相关联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绿色工作”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绿色工作是一种无毒、安全、清洁、健康、可持续的工作,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自然环境,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绿色工作强调环境与经济、环境与人的“绿化”,包含意识、技术、政策和市场四个紧密联系、均衡发展的要素。加拿大、美国、德国、孟加拉国等在绿色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元模式”、自上而下的“分散模式”以及非政府组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模式,在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上成效显著。通过法律政策的保障以及人才、技术的支持,推动我国绿色工作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发展是开创绿色经济发展新时代的绿色使命与历史任务,是世界发展的新未来、新道路。21世纪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在经济领域内,就是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全面生态化或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路径。供给侧改革是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品供给绿色化。供给侧改革应以绿色化为导向来进行,通过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建设绿色能源基础,提高科技绿色化程度,扩大绿色产品供给,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董根洪 《学术交流》2003,(11):66-72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全面实现交往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建设农村物质文明必须实现农民经济交往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建设农村政治文明必须实现农民政治交往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必须实现农民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而全面实现农村交往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其根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扩大交往量、优化交往质,从而提高交往力,增强发展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之间的族际交往是一种道德生活实践,是民族伦理关系产生的基础,族际交往伦理是民族间伦理文化互动的真实反映.《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叙述哈尼族漫长迁徙和发展历程的史诗,记载了哈尼族与彝族、傣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相遇”时所发生的交往生活状态,展示了哈尼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所遵循的族际伦理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哈尼人知恩感恩、委曲求全、宽容忍让、自保避害、责己周人、诚实正直、团结协作等族际交往伦理观构成了哈尼族道德文化的主要内涵.族际交往伦理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伦理,应当采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际交往时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所经历的时间和所占有的空间.随着人类语言、文字、印刷术与造纸术、无线电技术及信息网络技术等交往媒介的革命,人际交往时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社会信息需求量激增为人际交往时空变革创造了条件,使人际交往展现出不断拓展的交往时空、多样化的交往方式及人际交往范围无限扩大的图景.同时,人际交往时空变革加速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人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易导致个体的孤僻个性、形成反社会的亚群体、激发潜在的社会冲突.正视人际交往时空变革产生的正负面效应,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际交往时空资源.  相似文献   

20.
梁华 《社会福利》2010,(6):42-43
儿童福利院的儿童由于失去父母或被父母遗弃,使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有些儿童还面临身体残疾,因此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或无助感,常出现自卑、胆怯、过度警觉、疏远外界、不愿意和别人交往等现象,影响了儿童融人社会与生存发展。因此,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各类活动,特别是通过平时生活中与儿童的交往,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